上篇文章(友情鏈接:類激素樣的中藥,你了解多少(一))已經把內分泌三條軸以及性腺激素重點介紹過了,這次我們來認識一下糖皮質激素,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激素藥。
1 糖皮質激素的概述
1.1 糖皮質激素的由來
糖皮質激素又叫腎上腺皮質激素,是由腎上腺皮質束狀帶合成和分泌的一類甾體激素,因為其調節糖類代謝的活性最早為人們所認識,故稱其為“糖皮質激素”,以下簡稱“糖皮”。
1.2 糖皮質激素的劑量
糖皮的作用廣泛而復雜,且作用隨著劑量的不同而異。生理情況下所分泌的糖皮主要影響物質代謝過程,具有調節糖、脂肪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和代謝的作用,超生理劑量的糖皮則有抗炎、抗免疫、抗休克等藥理作用。
1.3 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
長期大量應用激素會引起諸多的不良反應,這些大家都很清楚。例如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誘發或加重感染、潰瘍、精神失常、癲癇、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對少數患者還可誘發胰腺炎或脂肪肝、導致骨質疏松、股骨頭壞死、肌肉萎縮、傷口愈合遲緩等。另外,停藥后還可能出現停藥反應,如反跳現象、腎上腺功能不全等。
2 類糖皮質激素的中藥
諸多臨床實踐及藥理研究表明,很多中藥具有類似糖皮質激素的作用,雖其藥效的強度不及西藥,但其副作用卻小得多。該類中藥多集中于補益類中藥中,如人參、西洋參、黨參、甘草、生地、熟地、知母、山茱萸、龜甲等。另外還有些祛風濕藥,如秦艽、穿山龍、雷公藤等。
2.1 直接的皮質激素活性
甘草、穿山龍、雷公藤等其本身就具有激素活性,或與激素同用具有協同性,被習慣稱為“中藥中的激素”。
穿山龍為薯蕷科植物穿龍薯蕷(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的干燥根莖,味苦,性平,入肺、肝、脾經。
穿山龍為纏繞草質藤本。根狀莖橫生,圓柱形,多分枝,栓皮層顯著剝離。莖左旋,近無毛,長達5米。單葉互生,葉柄長10-20厘米。
穿山龍可祛風除濕、舒筋通絡、活血止痛、止咳平喘,常用來治療風濕痹病、跌撲損傷、關節腫脹、咳嗽氣喘等,是國醫大師朱良春治療風濕病的三大主藥(穿山龍、川烏、鬼箭羽)之一,亦為成藥壯腰消痛液、骨刺消痛膠囊、穿山龍注射液的主成分之一。
穿山龍含薯蕷皂苷元是合成甾體激素藥物的重要原料。
現代藥理研究,穿山龍具有明確的鎮痛、降糖、抗炎、平喘、抗疲勞、抗腫瘤、降尿酸、降血脂、抗氧化和保肝的作用。
2.2 興奮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軸
該軸是人體內分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中樞神經系統、免疫系統一起共同協調機體的功能,維護內環境穩定。有些中藥是通過作用于該軸的某個環節,而達到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產生類激素樣效果。如秦艽等。
秦艽始載于《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中品,曰“秦艽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下水、利小便。”
秦艽與他藥配伍組成了諸多方劑如秦艽丸、秦艽散、大秦艽湯、秦艽鱉甲散、秦艽白術丸、秦艽地黃湯等。其中,大秦艽湯是治療顏面神經麻痹、缺血性腦卒中等屬風邪初中經絡者的經典名方。
秦艽在治療風濕病的中成藥中也多有應用,如獨活寄生丸、風濕寒痛片、骨刺消痛膠囊、疏風活絡片、舒絡養肝丸、強身壯骨酒、追風活絡酒、驅風蛇酒等。
秦艽,味辛、苦,性微寒,歸胃經、肝經、膽經,具有袪風濕,舒筋絡,清虛熱之功,主治風濕痹痛,筋脈拘攣,骨節酸痛,日晡潮熱,小兒疳積發熱等。
研究顯示,秦艽可通過神經系統刺激垂體,來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從而發揮了抗炎作用。
2.3 影響肝細胞對糖皮的代謝
糖皮在體內發揮作用的過程是其在體內分解代謝、排泄的過程,而延緩肝細胞對激素的代謝,減慢激素在體內的滅活速度,也可以發揮類激素樣活性,如知母、生地、熟地等。
END
本公眾號所發布文章均已獲得相關作者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該文章可能侵犯其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轉載本微信文章請注明出處!我們保留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