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宮博物院館藏丁觀鵬釋迦及十六尊者像屏為例(闕第三、五、十位尊者)
丁觀鵬(1736~1795年)順天(今北京)人。雍正四年(1726年)進入宮廷為畫院處行走,與唐岱、郎世寧、張宗蒼、金廷標齊名。乾隆時,與弟丁觀鶴同奉職于南熏殿。他在宮廷畫院供奉50年左右,所畫作品200余幅,并深受兩代帝王賞識。據《養心殿造辦處成做活計清檔》載:雍正四年三月十六日雍正賞給他錢糧八兩,公費銀三兩,共十一兩。這在宮廷畫院中屬于較高的俸祿;乾隆皇帝也曾為其多幅畫卷題詩,如《題丁觀鵬羅漢圖》:“云海遨游睹圣僧,觀鵬筆妙藐云鵬。”可見丁觀鵬繪畫造詣深湛。
本師釋迦摩尼佛
乾隆御題:“本師釋迦牟尼文佛,轉物覺生,能仁調御,寶月常圓,法雨普霔,天上天下,世出世間,六度萬行,作如是觀。”
第一阿迎阿機達尊者
中國古代畫羅漢,比較著名的是五代時期的貫休,明代仇英,以及本文即將提到的清代著名人物釋道畫家丁觀鵬,而他們三位畫的都是十六羅漢。
第二阿資答尊者
佛經中說,十六羅漢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在釋迦牟尼佛涅槃時,受佛祖囑托,在人間繼續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他們不入輪回,食天人供俸,常駐人間。
第四嗄禮尊者
所謂十八羅漢,是加上兩位尊者,宋有人說是迦葉尊者和君徒缽嘆尊者,乾隆說是降龍(迦葉尊者)和伏虎(彌勒尊者),而藏傳佛教也有另外的說法。
第六拔哈達喇尊者
釋迦及十六尊者題材的畫作,丁觀鵬畫了很多件,故宮博物院、沈陽故宮、臺北故宮均有同款收藏。
第七嘎納巴蕯尊者
丁觀鵬完成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法界源流圖》卷,場面宏大,人物眾多,描金設色,精細絢麗,為中國佛教藝術瑰寶、世界佛教藝術明珠,現藏吉林省博物館。
第八嘎納囗哈囗喇綴雜尊者
丁觀鵬乾隆十三年(1748)作《乞巧圖》卷藏上海博物館。
第九拔嘎沽拉尊者
丁觀鵬二十六年(1761)作《無量壽佛圖》軸、《寶相觀音圖》軸藏故宮博物院。
第十一囗查巴納塔嘎尊者
丁觀鵬三十五年(1770)八月作《說法圖》軸藏西柏林民俗博物館。
第十二畢那楂拉拔哈喇綴雜尊者
著名的乾隆御筆題清人畫《是一是二圖》,也是丁觀鵬所繪,現藏于故宮博物院。
第十三巴納塔嘎尊者
《讀畫輯略》記載“丁觀鵬、丁觀鶴,順天人,兄弟皆以白描人物、山水,供奉于南薰殿。丁觀鵬兼善寫照,名勝于弟。曾蒙恩賜七品官”。《國朝院畫錄》記載“丁觀鶴,觀鵬弟。工人物《石渠》著錄一。《摹宋人四獵騎圖》一卷。”
第十四納阿噶塞納尊者
另有明代畫家丁云鵬,也擅長畫人物和佛道造像,是仇英之后最著名的人物畫家,在明末人物畫家中,丁云鵬與陳洪綬、崔子忠成鼎足之勢。
第十五鍋巴嘎尊者
乾隆皇帝對于畫家丁觀鵬的題語中,最有趣的便是在《羅漢圖》上所題的“四大本幻,作么傳神,云鵬觀鵬,前身后身。”在另一幅《羅漢圖》題“云海遨游睹圣僧,觀鵬妙筆貌云鵬,依然誰認前身是,可畏端知后者能。”又題《十六羅漢圖》“觀鵬此日之云鵬,又復氏族同為丁,疑是三生熏白業,解于浄土傳真形。”乾隆皇帝一而再、再而地在題詩中提到明代“云鵬”,將丁觀鵬視為丁云鵬的轉世。
第十六阿必達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