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富源縣古敢鄉傳來喜訊,該鄉的紅托竹蓀基地立足于發展高端高效農業、設施農業、觀光農業,加大科技投入、實施新法種植,實現工廠化立體栽培。通過能人帶動、抱團發展、“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園區”的創新種植模式,引領著富源縣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同步協調發展、相生共榮、互惠共贏。
“我們這個竹蓀企業是1984年在貴州畢節市成立的,但引進創業是在貴州省安龍縣,在貴州已經創業成功,現轉回曲靖富源古敢鄉來發展,主要是古敢鄉便捷的交通比較方便進原材料,加之土地及氣候條件適宜,水電非常好,每畝的投入要比在其他地方種植少投資5000多元,每畝產量可以達300斤的干花,一斤干花可以賣280元,畝產值達5至6萬元,而且可連續出菇2年。”云南紅托竹蓀負責人胡濤介紹道。
靈秀的山水、適宜的氣候、平坦的土地、便捷的交通、富余的勞力、和諧的環境等諸多優越條件引來了紅托竹蓀入駐水鄉。如今走進古敢鄉紅托竹蓀種植基地,近500個立體栽培示范大棚排列整齊有序,村民們正在大棚里忙碌著。
古敢水族鄉紅托竹蓀生產基地位于古敢村委會肖家灣,種植面積160畝,每畝投資約3.8萬元,目前總投資530萬元。按每畝產值5至6萬元計算,預計總產值達960萬元。
特約記者 曹振華 (曲靖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