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碑林北擴非動《開成石經》不可嗎?|| 貞觀大講堂

貞觀大講堂是由貞觀」連同西安教育電視臺推出的一檔文化公開課,上周六在書院門關中書院舉辦了第一場。



第一節課邀請到碑林博物館研究員陳根遠老師,為大家開講《西安碑林與開成石經》。



以下為講課內容的文字版(全文有刪節)

 


歡迎大家的到來,我今天主要介紹西安碑林和開成石經。

 

公元904年,朱溫挾持唐昭宗把首都搬到了洛陽,接著對長安城進行了全面的拆毀。當時留下來的一個節度使叫韓建,開始縮建長安城。韓建的繼任者叫劉鄩,他有一個謀士叫尹玉羽 。尹玉羽以“外城墻根底下國子監里的碑石,再有外敵時,它們就成了拋石機的炮彈了”為理由,勸劉鄩將《開成石經》等碑石搬進了尚書省的西隅。再后來又經搬遷,終于在1103年的時候搬到了現在碑林的位置。

 

自此,碑林便具備了收藏古代文物,陳列古代文物這樣現代博物館最重要的職能。所以說有915年歷史的西安碑林,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博物館,而且是最重要的遺址類博物館,而它最重要的標志就有《開成石經》。

 

在秦到唐之間,最重要的書法文獻,往往以石刻的形式出現的。而這一時期,西安一直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這也給碑林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碑林因此在上世紀60年代初評定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時候,位列“石刻及其他類”國家編號第一號。


碑林有國寶級的文物十九件組,有顏真卿的碑七個,柳公權的碑三個,這都是不得了的存在。 毫不夸張的說,如果減去西安碑林收藏的名碑,一部高潮迭起的中國書法史將只剩下一堆殘編斷簡。

 

我給舉幾個例子介紹下碑林館藏。

 

 

《嶧山碑》,為李斯所書。李斯是中國文字統一的操盤手,也是中國書法史上幾乎第一位以篆書聞名的大書法家。原碑石在唐代就被燒毀。


碑林所存的是徐鉉的摹本,是最好的。


 

美有兩大范疇,一個是優美,一個是壯美。而《曹全碑》就是中國的秀雅優美之路的隸書的第一號作品。其在明萬歷年間出土, 先搬到了合陽縣城的孔廟,在1956年的時候又挪到了碑林。萬歷年間挪到縣城時,第一行最下面的一個“因”字就損了。后來1956年,就這么一個不算大的碑,再被搬到碑林的時候,“老”、“離”這兩個字又損掉了。足見搬運對碑石的損害往往是很大的。


 

這是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他的書法圓融遒逸,法度嚴謹而出之從容,非常了得,達到極高明的境界。這個碑立好以后,“車馬添集碑下,氈拓無虛日”,人們天天拓,很受歡迎 。


 

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碑》。這一千多字的內容,都是從王羲之的書法中,一個字一個字的集成的。其對王書的推廣和歷史地位的確定,都是決定性的。


 

唐玄宗親自抄錄了《孝經》,并且給《孝經》作了序。 孝經是唯一由皇帝做注的儒家經書,這個碑也是中國的國寶級文物。 915年前《石臺孝經》來到碑林,隨后碑林經歷整修,但是如同定海神針,《開成石經》和《石臺孝經》卻從來沒有移動過。


 

《顏勤禮碑》是顏真卿為自己的曾祖父所寫。 顏真卿是王羲之以后,中國書法史上亞圣級的人物。


 

這是張旭的斷千字文。張旭是把中國書法的音樂美發揮到極致的大師,是一個無法模仿的天才。


 

《玄秘塔碑》是柳公權為大達法師立的,大達法師是當時佛界的領袖, 碑文主要記載歷代的皇帝跟大達法師的和睦關系。

 

碑林不光是一部立體的中國書法史,碑林還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檔案庫。


  

這就是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秦是中國古代對羅馬帝國的稱呼,景教是基督教一支即聶斯托利教派。這個碑見證了中國與其他文明的文化交流。 

 

咸豐年間,陜西糧道韓泰華主持修建碑亭,把它保護起來,但在同治年間,碑亭又因故被燒毀。后來清政府撥款100兩白銀重修,但因為層層克扣,新修碑亭的錢到最后只剩5兩,建好后不久又塌毀。


1907年,丹麥人何樂模想把該碑給買走,但未果。隨后該碑被安置在碑林。

 

但搬動過程中仍有缺損,中國碑石鑒定最重要就是記載什么時候損了哪個字,甚至什么時候損了哪個字的哪一個筆畫,甚至是哪個點的一小部分,所以說任何碑石的損壞都逃不過史書的記載,它在1907年搬到碑林的時候,最下面角上華山的“華”字就損掉了。

 

西安碑林還是儒家文化的圖書館。為了保證儒家經書的準確傳抄,中國歷史上有七次大規模的刻經。第一次是1800年前由蔡邕主持,當時刻了七經四十六石,即《熹平石經》,立在洛陽太學。


  

《熹平石經》命途多舛,刻好后不久,董卓殺入洛陽,把它砸了個一塌糊涂。東魏的時候,《熹平石經》隨遷都搬往鄴城,但途中一大半又墜入黃河。再后來又經歷了多次搬遷。到唐代開始注意搜集《熹平石經》時,連1/10都沒有了。

 

西安碑林存有第三字多的《熹平石經》,為于右任先生耗費4000大洋購置。而同時期李根源購置兩火車皮共計93個唐墓志也才是2000大洋,足見珍貴。1937年碑林大修后,于右任把它捐給碑林。


隨后,日本開始轟炸西安,當時的館長張扶萬,只能把眾多珍貴的石碑埋在博物館里,卻獨獨抱著這塊《熹平石經》回到富平老家,再把它吊在后院的一個枯井里。兜兜轉轉, 熹平石經最終于50年代才重新回到碑林。

 

這是第一次刻經,碑后來損壞了。后來三國正始年間,又有一次刻經,其碑石和《熹平石經》一樣很快也被損毀。

 

公元830年,國子監祭酒鄭覃,給皇帝上書,認為過去的石刻已經損壞,同時經典的傳播中也有錯誤,應當重新刻經。 隨后就刻了12經,114石,228面,650252字,這就有了《開成石經》。《開成石經》于 公元915年搬到碑林后就再沒有動過。1936年的時候,梁思成先生來碑林,為它做了近代最重要的一次整修。梁思成把展室做了調整,同時為《開成石經》設計了良好的防震措施。

 

《開成石經》囊括了儒家的12部經書,其中包括:《詩經》,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尚書》,中國最早的一部史書;《周禮》,中國的禮法之源;《儀禮》,一部關于禮儀方面的書;《禮記》,這是中國最重要的儒家經書, 大學和中庸都實際上是禮記中的兩篇;《周易》,這是中國的一個早期的哲學名著,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出自于此;還有春秋三傳:《春秋公羊傳》、《榖梁傳》與《左傳》,《鄒忌諷齊王納諫》就出自與此;有我們熟悉的《論語》;此外還有《 孝經》和《爾雅》,《爾雅》是中國最早的字典。

 

《開成石經》的重要性:


首先《開成石經》奠定了西安碑林的基礎。915年前,西安碑林的建立就是圍繞著《開成石經》的搬遷而進行的。其次,《開成石經》保存了很多儒家經書的最早的版本。同時,《開成石經》使《爾雅》進入了儒家的核心經典,奠定了儒家核心經典的框架 。最后,開成石經用的都是正字,異體字率極低,也是對儒家經典的一次極為成功的規范。


此外,過去的碑石都是逐行雕刻,而《開成石經》完全是按照書版設計的。它的捶拓方式就是雕版印刷的方式,而且由國家組織捶拓,影響力巨大,這也促進了雕版印刷在中國的傳播。這種文化傳播對人類的生活改變是革命性的。

 

去年起,碑林準備北擴,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件。碑林北擴是幾代碑林人的希望,也是我們大力支持的。


但是它搬遷中的重中之重是搬遷《開成石經》。很多學者都非常的反對。在7月2號,「貞觀」也發了一個關于保護開成石經文章,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4000多個投票的人中有92% 反對搬《開成石經》。

 

為什么?首先法律上規定不可移動文物的原則是要原址保護的。碑林是中國不可移動文物中最高級別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最核心的區域就是《開成石經》。915年來,碑林也從來沒有動過《開成石經》。從這一角度,我們不應該搬遷它。 


 

第二就是搬遷難度大,《開成石經》114石、228面、650252字,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文物組群。 搬動一個碑石,位置稍有偏差并不是問題,但是《開成石經》是由114塊碑石連起來順讀的。它必須絕對的垂直地面,而且上下的高差不能超過0.5厘米,才能在讀的時候保持水平。同時,碑石跟碑石之間的距離應該是等同行距,每個碑都要緊緊的挨著。但輕輕一搬,萬一沒對正, 就可能缺損。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此碑到碑林前就已經搬了三次,碑石的接口破損就已經很嚴重,再搬破損的風險極大。

 

此外,915年前的搬遷,本就是極為縝密極為嚴肅的一個工作,它的布局是非常合理的,沒有搬的必要。

 

另外有人認為搬遷有利于防震,但這并不成立,1936年, 梁思成先生把原來碑石上的碑首去掉后再用鋼筋水泥加固,每隔六個碑,設置一個立柱,并在去掉舊碑首的情況下打上橫梁,給《開成石經》“裝了個鏡框”。這個“鏡框”極為結實,它不倒,碑石肯定不會倒。之后,西安歷次地震,它都毫發未損。中國三峽博物館原館長王川平先生認為梁思成先生設計的這個保護方案,都應成為保護內容。


 

今天我對碑林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對儒家文化的影響等給大家做了一個非常粗淺的介紹。我相信西安碑林和《開成石經》都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豐厚的遺產,是要我們用一生去品讀的大書。

 

北擴是碑林千年歷史上難得的發展機遇。但是人們需要思考,如何不搬開成石經,卻依然能將這個事做得風生水起。

 

北擴不必一定要建立在搬遷《開成石經》的基礎上。碑林沒有陳列的碑石非常多,碑林沒有發掘出來的選題也非常多。例如,碑林能做中國古代碑帖專展;碑林光顏柳的碑石就十個,足以撐起一個展館;碑林的昭陵六駿是中國浮雕藝術的壓卷之作,也不會讓展室空下來。

 

不搬《開成石經》,我們依然可以把北擴做得風生水起;不搬《開成石經》,我們留下老碑林的根,老碑林還有可能跟新碑林交相輝映,顯示我們這一代人對文化的繼承和對文化的尊重。但是搬了,新碑林的建立將是以對老碑林的徹底的涸澤而漁式的掏空為前提的,這是一個非常不符合今天文化保護理念的事情。

 

保護《開成石經》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謝謝大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書法名碑圣地,西安碑林
第106篇.陜西游記(六)西安碑林博物館之《開成石經》
西安碑林
【轉】重量級的儒家經書:“三大石經”
在碑林:感受書法的嬗變和經典
西安碑林博物館導游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绛县| 淮安市| 永吉县| 大余县| 高邑县| 东兴市| 博野县| 黄陵县| 宜黄县| 大关县| 杭锦后旗| 易门县| 肇东市| 盐池县| 汕尾市| 淳化县| 巴里| 磐安县| 泸州市| 化隆| 绥棱县| 平顶山市| 张家川| 建德市| 金乡县| 美姑县| 琼结县| 晋宁县| 子洲县| 紫阳县| 韶关市| 平舆县| 庄河市| 呼和浩特市| 诸暨市| 铜陵市| 循化| 安阳市| 晋宁县| 长乐市|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