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更
優秀的選擇?
//
之前寫了篇客廳地磚的,看了看大家的評論。
毫無疑問,「水泥磚」和「木紋磚」拔得頭籌,更受青睞。
關鍵還是因為這兩款磚太百搭,只要鋪的好,你會發現,哪怕再經幾年它還是當初那質樸,不爭不搶甘愿當綠葉的模樣。
能讓自己最合適的融入環境,便于軟裝各種發揮,是它們的優點。
難怪鄰居看了以后,都吐槽自己家的強化木地板,還不如用這兩種地磚來得更為高級,分分鐘想拆了重裝。
而下面這兩個家庭,似乎就諳于此道。
同樣是鋪地磚,來看看“別人家”都是來怎樣打造自己的風格的。
(有的人還能從中找到一些精裝修改造的思路)
俄羅斯35坪現代公寓
讓人沒想到的是俄羅斯居然也會鋪全屋地磚。
我還以為冰天雪地的地方,不會設置那么冰冷質感的地面。不過,雖然沒有介紹,但我猜測,這應該是為了全屋地暖準備的。
還是很壕氣~
你會發現,這套全屋鋪裝的大house,運用最多的元素,就是空間里的線條感。
操刀的俄羅斯設計工作室 Sens Studio,采用大面素凈灰磚鋪設全屋,主要在墻面與天花輔用大量純白與原木色調,透過不同材質相互堆疊、建材交接拼貼的線條,為原本全素的室內空間增添豐富視覺層次。
這個角度,你會看到的幾條線條感特別明顯:
一是隱形門的線條感,無門檻,只有一圈細線條。
二是屋頂板材的線條;
三是純黑燈軌間接照明的線條,這是一道光影的視覺動線。
四是壁爐隔斷也運用了線條。
電視矮柜的桌腳特地用了暖橘色,讓整個空間為之一亮。同時,往后看你便會知道,全屋在多處運用了橘色,相互呼應。
比如,這個紅銅質地的抽油煙機,增添視感亮點之馀,也替空間挹注一抹暖心質感。
又是一個餐桌椅和島臺成T字的布置,就此形成一個大的回字動線。
我還發現了關鍵的一點:這套房子并沒有 像我們之前的裝修習慣一樣,灰色地磚就用同款地磚材料來做踢腳線,而是用了白色踢腳線。
非常機智~
臥室的線條感會少一點,更為柔和。
灰墻灰地面也不怕性冷淡,只要有原木和羊毛感的地毯在,溫暖的質感還是能夠打造的。
菱形的線條又不同于平行直線,更為活潑有趣些。
總的來說,這套是素配素了,以保持大氣清爽的狀態為主。
更溫馨的日式風
如果要更溫馨,多數人是選擇肯定是日式的原木風。
比如下面這套中國臺灣房子,是一對新婚夫妻未來的家。夫妻倆都希望利用日式溫暖氛圍,來享受舒適無壓的生活。
頤樂空間設計接了這個案子,設計總監方淑貞深入了解屋主的生活習慣與心中期望后,打造了這個白色及原木色建構簡約清新的空間,并將屋主珍愛的多數收藏品布置于各空間中。
活潑的色彩在單純原色的襯托下成為最動人的點綴,比例不高卻格外搶眼。
從入戶門進來,映入眼簾的木格柵讓視覺保有些許遮擋,又不影響光線穿透,同時這也是區分玄關與客廳的隔斷 。
強大的收納電視背景墻,是客廳收納的一注強心劑。
隱藏收納和陳列收納并存的方式,能助于日后客廳持續保持清爽。
沙發背墻做了個半墻增厚空間,形成一個半墻平臺,上面可擺放植栽或裝飾品。內崁的小柜體符合人體工學的高度,方便拿取常看的書籍、遙控器。
和上面那套房子一樣,為了減少地磚帶來的冷感,就用了毛絨絨的地毯來化解。
餐桌椅的選擇就很日式,桌角和靠背椅的弧度正剛好,哪怕以后孩子降臨也很安全。
喜愛拼圖的夫妻倆需要一處可以掛作品之地,設計師就特地在餐廳位置開辟了這一區域。
9幅慕夏風格的宮崎駿系列拼圖以畫作方式加上強力磁鐵吸附于上,方便屋主可隨時更換不同的拼圖作品,讓使用上更為靈活彈性。
每天面對著自己的勞動成果還是會很開心,也是兩人滿滿的回憶。 同時,也給餐廳增加了更多色彩。
櫥柜的原木顏色用了不同于墻面飾面板的顏色,圖片上來看還可以,現實中不知道會不會怪。如果是我,可能會用白色或者灰色櫥柜作為中和。
據說這是一套日系 Cleanup 櫥柜,更能貼合女屋主嬌小的身形,更多抽屜的設置,使得櫥柜下方空間得以充分利用,減少浪費。
還好有溫暖的木制柜體與床組,平衡冰冷感。采光一流,也為此加分不少,陽光灑落室內,在墻面上產生恣意流動的光影,凸顯水泥本身的深淺灰階與紋理變化。
另外,你會發現,這是個無主燈的臥室,也許因為采光太好,用的都是間接照明:
一墻到底的木質背景內嵌燈帶;
兩盞可愛的短臂壁燈分立床頭兩側;
一旁的梳妝臺上也只在側墻貴定用了柔和的壁燈。
第一套更為高級,但不宜模仿;第二套更為溫馨,也容易借鑒,缺少未來感。
在我看來,如果第二套的地磚能換成啞光的地磚,可能看起來會更加舒適,而且防滑效果也會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