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高的人,不是喜怒不形于色,而是喜怒不滯于心。
前段時間,有條新聞上了熱搜。
一位女子在下班高峰期開車回家找不到路,無奈之下把停車在了主干道上。
當交警走過來提示車輛違規時,女子竟突然崩潰,聲嘶力竭地哭喊道:
“我怎么辦啊!我導航都不會用,打電話我老公,也沒人接!!”
“我加了兩個星期班了,今天好不容易正常點下班!想著能早點回家做晚飯,又在這被堵了!”
原來,該女子剛拿駕照才2周,導航和實際路況有偏差,再加上所住小區道路又在施工。
不知所措的她想起生活的不順,所以忍不住崩潰大哭起來。
最后,在暖心交警的安慰和幫助下,該女子安全回到了家。
這個視頻引發了網友熱議,很多人說笑著笑著就哭了。
“她崩潰的不是找不到路,而是生活。”
“那種感覺我知道,就像置身孤島般絕望無助。”
“我理解她的壓力。”
成年人的生活,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顯然,“迷路”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們無法得知,這一次的情緒爆發,之前積壓了多少不滿和壓力。
一旦到了那個爆發的節點,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都能成為她崩潰的導火線。
都說“成年人要戒掉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
我非常反對這種說法。
一味隱忍的負面情緒,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消散。
而會慢慢地,以不易察覺的方式對身心進行攻擊。
甚至轉化成一種內心的狂躁,讓神經飽受考驗,變得敏感。
很可能會找到一個替罪羊,發泄在無辜者身上。
心理治療師讓包羅·奧斯特說: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不要發泄負面情緒,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無論悲傷,憤怒,還是抱怨,都需要承認它就是你的一部分。
成年人的崩潰,從來都是從戒掉負面情緒開始的。
你的負面情緒,需要被看到
今年年初,杭州一小伙因為逆行騎車,被交警攔下。
在接完一通電話后,突然摔掉手機,猛地跪在地上,情緒崩潰起來。
“我真的好冤啊,我要加班,現在趕回去還有事,求你們了!”
說完立即沖向橋邊,癱坐在地上抱頭痛哭。
“我壓力好大,每天加班到十一二點,我女朋友沒帶鑰匙讓我去送鑰匙,我其實真的不想這樣的!”
面對如此激動的反應,一旁的交警也有些出乎意料,只好陪在他身邊安慰:
“沒事,你發泄一下可以的,我們在這里守著你。”
有人說,堂堂一個大男人,居然也能哭成這樣?
其實,正是一句“男兒有淚不輕彈”,把多少男人逼向了崩潰的邊緣。
男人,憑什么就不能哭?
一直以來,社會都在剝奪男性哭泣的自由,認為哭是負面情緒的表達,是懦弱的表現。
但其實,凡是一個健康的人,都有負面情緒。
即便是那些看上去“風光”和“完美”的人,都有自己脆弱的一面。
表達脆弱并沒有什么不對,你的負面情緒,需要被看到。
很多的成功人士,也并不會掩飾自己的脆弱,他們不會覺得表達脆弱有什么羞恥。
與其做一個花力氣去掩飾自己脆弱的人,不如表達真實的自己,將注意力更多的聚焦到所要完成的目標上。
正如心理學家艾耶·古羅·勒內說:
“我們必須要傾聽自己的負面情緒,因為它能幫助我們保持個性的完整。”
既然沒有人能擺脫情緒而存在,何不以平常心接納它們,讓每一種情緒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表達負面情緒,是一種能力
作為民謠的代表人物之一,樸樹從出道開始,便以真實而讓大家喜歡。
他的歌曲真實,同時對生活以及對音樂的態度也很真實。
正是因為這樣,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他。
在一次音樂節試唱現場。
主辦方提供的設備條件不佳,經過多次調試,依然沒有達到樸樹的要求。
演唱歌曲《平凡之路》時,樸樹不止一次的將耳返拿下又重新戴上,表情十分不滿。
在唱完主歌部分,耳返還是無法正常使用,于是樸樹直接打斷音樂,朝后臺人員發飆怒吼。
一直以來,樸樹為人低調,脾氣雖然古怪,但也是公認溫和。
這次公然發怒,驚呆了所有人。
但歌迷們卻表示,這是人之常情,我們理解。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灌輸一種觀念。
生氣不僅會破壞人際關系,還會顯得自己不成熟,情商低。
但其實,負面情緒在恰當的緊急情況下表達出來,是一種值得尊敬的情感。
就像樸樹現場發飆,既讓工作人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保證了演出的質量。
目的是阻止事情向壞的方向發展,沒有人會苛責他無理取鬧。
合理表達負面情緒,能讓我們找到自身需求和他人感受之間的平衡點。
這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一種積極的力量。
發泄負面情緒,要理解界限
如今的年輕人,非常喜歡“吐槽”。
特別是女性,幾個閨蜜聚在一起,總能有吐槽不完的人和事。
比如“吐槽”傻逼客戶,奇葩同事。
一天24小時惹自己生氣的直男老公。
又或是無奇不有的社會熱點現象。
盡管這種行為在不少人看來很嘴碎,但在一定程度上,“吐槽”對發泄負面情緒也是非常有利的。
然而,不少人跟朋友吐槽的時候,總得不到想要的回應,比如感同身受的跟著吐槽,或者是積極的安慰。
更多的,是對方在你滔滔不絕之后,流露出一絲厭倦。
魯迅曾經說過:“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無論多好的朋友,都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蟲,畢竟情緒是你自己的,需要自己調節,解決。
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在傾吐負面情緒時,需要建立一道心理界線。
對自己說:我的負面情緒,是我的事情,這只是一種情緒宣泄,后續還是要自己調整回來的。
所以不必產生糾結情緒,即使對方采取有界限的聆聽方式,也能使你心情得到舒緩。
但如果只想自己一吐槽,別人就來安慰或者想解決辦法。
這看起來是一種幫助,但實際上剝奪了一個人獨立處理情緒的機會。
尊重負面情緒,但不任由它放肆
負面情緒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它來了,接納它,尊重它,并允許它的發生。
但要注意的是,表達負面情緒,需要得體。
既要傳達出自己的情緒,也不能失去對對方的尊重。
要學會控制不超出事件本身的程度,不能對他人過于苛刻,也不能把積累的怨氣進行爆發。
修養高的人,不是喜怒不形于色,而是喜怒不滯于心。
我們之所以愿意跟一個人親近,是因為他是個活物,有足夠豐富的喜怒哀樂。
每一種情緒,都需要適當的表達,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健全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與自己的情緒為友,更好地讀懂情緒,不斷地修煉自己,找到心靈的和諧。
/今日作者/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原創,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