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幾乎都有過小腿抽筋的經歷。小腿抽筋,醫學上稱作“腓腸肌痙攣”,多發生在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發作時疼痛難忍,尤其是半夜抽筋疼醒,影響睡眠。
現代醫學分析
過度疲勞:腿部肌肉的運動量過大或用力過度而造成肌肉過度疲勞,夜間肌肉緊張狀態未得到緩解,加上乳酸等代謝產物未能及時排除,便容易引起小腿抽筋的現象。
寒冷刺激:夜間睡眠時,腿部受涼、受寒容易引起腿部肌肉痙攣。
低血鈣癥:當體內鈣離子濃度過低時,神經肌肉接合的興奮值降低,低于正常強度的刺激即能引發神經肌肉興奮,容易產生異常的肌肉收縮,引起“腓腸肌痙攣”。這種情況多見于骨質疏松癥的老年人。
血流阻滯:對于腿部靜脈曲張或腿部動脈血管硬化的老人,如果睡覺時長時間保持某種姿勢不動,腿部血液循環會受阻不暢,造成血流淤滯,造成局部組織缺血缺氧,代謝產物不能被及時帶走,當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刺激肌肉收縮,造成腿部肌肉的痙攣現象。
小腿抽筋的預防與保健
1.按揉小腿肌肉。自膝蓋后側的腘窩開始至跟腱,雙手用力按揉數分鐘,如果發現肌肉特別緊繃的地方,就加強該部位的按摩。
2.按摩拍打小腿。用兩只手掌按摩、拍打小腿5分鐘,并重點拍打三陰交穴、足三里穴和承山穴各100次。
3.兩腳交替用力跺腳。坐在椅子上,兩腳踏地輪流交替用力跺腳200次,可顯著改善小腿部的血液循環,增強代謝功能,緩解和消除小腿疼痛和抽筋。
4.拉伸、舒展小腿肌肉。伸手抓緊抽筋那只腳的腳趾,腳尖盡量向上翹、腳跟盡量下蹬,使小腿肌肉保持伸展狀態。
5.每天堅持步行鍛煉。可增強肌肉、韌帶、骨骼、關節的活動能力,促進腿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
夜間小腿抽筋注意事項
1.一般來說,冷氣、電風扇均不要直接對著身體吹;如果有小腿容易抽筋的困擾,冷氣、電風扇更不宜對著腳部吹。
2.冬天時天氣寒冷,小腿更容易抽筋,因此在寒冷天氣中更要注意腳部的保暖。
3.睡覺前,可以堅持泡腳,以40℃左右的溫熱水浸泡雙腳15-20分鐘,可以促進腳部末梢血液循環、舒筋活血,達到預防小腿肌肉痙攣的效果。
4.患有骨質疏松癥的中老年朋友,也會有小腿抽筋的情形,應多補充鈣質、維生素D的食品,例如:小魚干、海帶、豆類制品等。
5.老年人頑固性腿疼抽筋,大都與動脈硬化腿部血供障礙有關,動脈硬化后,腿部血供減少,血流不暢,代謝產物不能被血液帶走,當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刺激肌肉收縮,從而引起疼痛抽筋。在白天活動時,還會發生“間歇性跛行”的癥狀。隨著動脈硬化及血管堵塞的加重,病人的癥狀還會加重,發作的次數會明顯增多,發作的時間也會逐漸延長。這樣的患者應該以軟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脂、加強腿部血液循環治療方法為主。
(原載于2023年2月2日南陽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