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學習,就少不了作業。
但對孩子們來說,卻是恰恰不喜歡寫作業的,可能80%的孩子對寫作業這件事都或多或少有排斥心理。
還記得我小時候也是極不喜歡寫作業的,特別是放長假的時候,媽媽每次叫寫作業,我都立馬答應“嗯,好,知道了……”
結果她一不在家,我就打開電視,作業早就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從窗戶看到她馬上就要進家門了,就馬上把電視關掉,裝作在認真寫作業的樣子,結果,我媽媽也是很聰明的,走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摸摸電視,電視還是微微發熱的……
相信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家長小時候大多都做過類似的事情,所以孩子不愛做作業這件事多么正常啊,千萬不要因此就把孩子罵得頭都抬不起來。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完成作業呢?
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事例吧。
傍晚時分,我家孩子坐在對面做作業。她 11 歲半,六年級。和孩子班上家長聊過做作業的事兒,極少數孩子不需要陪伴,大部分家長都覺得小學階段還得陪伴,但陪伴的方式有講究。孩子幼兒園階段,我和孩子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留下一些隱患。待孩子上小學的最初兩年,也沒有及時抓孩子的日常習慣,導致孩子上三年級的時候,分心問題比較明顯,如今也在和這個頑疾作斗爭,但是日漸轉好,效果明顯。
做作業之前有“三問”
不能只問“作業多嗎?”
作業本簽字不可馬虎
從來不幫孩子整理書包
固定時間讓孩子生活變得有序
陪伴孩子作業的小貼士
總之,家長對孩子做作業的陪伴,關鍵還是理念要清晰,要知道現在陪伴是為了今后無需陪伴,具體來講,我們的目標是小學 6 年級做作業的陪伴,為的是初中做作業的較少陪伴,以及高中做作業的無需陪伴。如此,我們認識到在陪伴時需要抓的就是各項基本習慣的養成,常抓不懈,讓孩子品嘗到好習慣帶來的甜頭,從而樂意去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