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三星堆遺址并不神秘

從跨學科角度建立夏朝前身后世的新假說

良渚——石家河——齊家——二里頭——三星堆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三星堆中的炭屑樣品進行了碳14測年分析,初步確定三星堆的年代區間屬于商代晚期(約3200至3000年前)然而,三星堆出土的器物卻被媒體報道稱為“古埃及文明”甚至是“外星文明”。實際上三星堆遺址并不神秘,其與夏商關系密切。向前追溯夏商歷史甚至是史前歷史,就能看出三星堆的來龍去脈。

分子人類學的研究表明,三皇五帝是中國早期歷史上幾個朝代的更迭。三皇是指三個大朝代,五帝是指五個小朝代。5300年前的涿鹿之戰后,紅山文化的黃帝部族從遼西南下入主中原,而仰韶文化的炎帝部族失勢西遷至甘肅青海一帶,形成馬家窯文化。同時,在安徽輝煌了600年的凌家灘文化徹底滅亡。湖南、湖北一帶的大溪文化變成了屈家嶺文化,遺址中出現了大量的玉器。江浙一帶受到凌家灘文化影響的淞澤文化,在5300年前變成了良渚文化,出現了各種與紅山文化相似的玉器。紅山文化中權力象征的玉鉞、玉瑁、玉璧(以半拉山陵墓為代表)等,變成了良渚文化中鉞、琮、璧。

紅山文化時期(左)和良渚文化時期(右)的鉞

5000多年前,東北的紅山文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河沿文化。小河沿文化的器物上都是山東大汶口文化的紋飾,所以小河沿文化來源于大汶口文化。相傳,山東一帶大汶口文化的統治者是東夷少昊。因此,黃帝部族統一中國時很可能沒有占領山東,后來少昊氏攻打東北的紅山文化,變成了小河沿文化。這時的黃帝勢微,無法統治全國各地。后來,黃帝后代在江浙良渚文化的統治不穩,可能發生了春秋末年“田代齊姜”式的事件。因此,我們的研究發現,良渚文化貴族不再是紅山文化貴族的O3型Y染色體,而是變成了當地的O1型。
 

“1978年以來對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的發掘,使人們相信古代文獻記載的“五帝時期”后段的堯舜時期確有史實依據。而近40年來對遼西地區紅山文化的探索,也正在印證有關文獻對“五帝時代”前段黃帝時期記載的可信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院 朱乃成研究員

紅山文化玉立人(左)和石家河文化玉立人(右)

良渚文化的統治者,很可能是傳說中的顓頊。如今江浙一帶的很多人家,家譜上都認顓頊是他們的祖先。史書記載,顓頊是黃帝的后代。和黃帝、炎帝等稱號一樣,顓頊可能并非單指一個人,而是一個帝號。因此,良渚文化歷代的統治者很可能都被稱為顓頊。當然,早期的顓頊可能是黃帝后代,后期顓頊就可能不是了。這可能發生了我們前面提到的“田代齊姜”氏的事件。不過,大禹是顓頊的后代,這一點上所有的書籍都有明確記載。顓頊中的“頊”字,意為玉人頭;而“顓”字則指華麗的禮帽。“顓頊”就是指帶著華麗禮帽的玉人頭。考古研究發現,玉人就是良渚文化中的人像,最早可追溯到紅山文化中的修道玉人像。良渚文化就出土了雕刻有獸面的玉琮,這一形象在后來許多文化遺址中頻頻出現。

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琮(左)和石峁古城石雕圖案

4500年前的許多考古遺址都有玉人頭出土,特別是湖北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玉人頭像,它和良渚文化玉琮上的造型非常接近——夸張的大鼻子和大耳朵。同時,這一造型與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面像極其相似,這說明三星堆并不是所謂的外來文明,而是我們自己傳承下來的。最初這一造型刻在玉石上,到了良渚文化中就采用蛇紋石制作。再后來有了青銅合金,便采用青銅材質。這些都是夏人用于祭祀列祖列宗的。后世有“夏人尚鬼”一說,就是因為夏人把自己的祖先刻成雕像來祭拜。這一造型從良渚文化開始,延續到顓頊時代的石家河文化,再到陜甘的齊家文化。

石家河文化玉首(左)和三星堆青銅人面像(右)

考古研究發現,4500年前良渚文化北上進入山東,甚至影響了中原地區。到了4400年前,良渚文化影響到了陜甘青一帶的齊家文化,取代了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出土的大量類似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璧,還有一些中原地區的玉刀,可以說齊家文化就是“西北良渚文化”。最近,齊家文化的石峁皇城臺遺址清理到基部,挖出的石柱等建筑上的頭像造型與良渚文化中的如出一轍。同時,良渚文化另一支向南遷移到廣東韶關一帶,變成了廣東的良渚文化,稱為石硤文化。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面像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捋出一條從史前到夏商的歷史脈絡:少昊是五帝中的第一代,打敗黃帝部族之后,進入中原;過了100年,良渚文化變強北上,打敗少昊得天下,開啟顓頊時代;再過100年,帝嚳從安徽河南一帶興起,打敗顓頊奪得天下,顓頊部族逃亡陜北,即良渚文化遷往陜北,形成齊家文化。石峁古城是齊家文化最重要的文化遺址,位于陜西榆林市。所以顓頊部族流亡到陜北,極有可能以石峁為界建立都城,幾代之后,傳到大禹。四千多年前,由于這一帶東西方文化交流頻繁,西方傳給中國麥子、羊和青銅。西北地區考古遺址中發掘出來的麥粒,經測定最早的麥粒恰是4100年前的。夏人得此三寶,力量逐漸壯大。所以大約4000年前,考古文化發現石峁的力量從陜北向南擴張,攻下堯都平陽,即陶寺遺址。“夏為越后”“禹出西羌”的傳說也就不難解釋,即大禹祖籍江浙,生于陜西。疑似夏都的二里頭文化遺址中出土的一件重器——綠松石鑲嵌的青銅龍,其造型與2019年石峁古城中的石雕龍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石峁古城基部石雕紋飾(上)
二里頭遺址綠松石鑲嵌青銅龍(下)

夏朝末年時,商湯滅夏不僅僅是一場戰役。商湯剛開始滅夏時,夏人南逃至長江流域的安徽一帶,史稱“夏都南巢”,開啟了大約300年的南夏北商的對峙。直到后來商人可能有了戰馬,才把南夏滅掉,夏人逃亡四川,同時把宗廟搬到那里,所以留下了三星堆遺址中豐富多彩的青銅重器,這就是《三字經》中記載的“四百載,遷夏社”。三星堆滅于周初,可能是周人滅商以后又滅了殘夏。所以三星堆的祭祀坑,或許并不是祭祀,而是周人毀了夏社,并用象牙壓勝。近日,中國考古學會的分析表明,三星堆新出土的由玉琮、玉璧、玉戈和牙璋演變成的儀仗用具和青銅尊、青銅罍、銅鈴等,都是中原地區的風格。這些風格的遺物,基本上是在夏王朝后期都城二里頭遺址形成,有相當一部分被商王朝所繼承。因此,三星堆并非所謂的“外星文明”或“古埃及文明”,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文化遺址之一。

— END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古玉之六器—玉琮(黃琮禮地)
說琮|蜀式琮的真面目
從“滿天星斗”到“月明星稀”,龍山時代的繁星是如何隕落的?
新石器時期的玉器和中國文明的肇始
三星堆文明到底來自何方?古老的苗族或許能帶來答案
昌意西遷監察西方與上古中國西部的“眼睛”(凸眼)崇拜對昌意及其后裔的影響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京山县| 天台县| 闽清县| 女性| 平塘县| 台安县| 德令哈市| 宜都市| 永修县| 广南县| 米泉市| 鸡泽县| 晋城| 台州市| 胶南市| 泸定县| 绿春县| 安多县| 皮山县| 疏勒县| 苏尼特右旗| 额济纳旗| 漳浦县| 建阳市| 阿尔山市| 长海县| 萨迦县| 酒泉市| 沅陵县| 山东省| 闵行区| 钦州市| 朝阳区| 贵州省| 宁海县| 乡宁县| 承德县| 麻城市| 当涂县|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