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 你 有 關 的 , 她 的 三 兩 事
▼
每 晚 22 點 22 分 | 陪 你 聽 她 的 三 兩 事
晚上好
GOOD EVENING
多少感情的開始,我們無話不談,希望和你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大到工作壓力,小到生活瑣事;而多少感情的結束,最后連多說一句話都變成了一種奢望,甚至連發過去一個表情,都成了另一種打擾。
有人說:好的感情就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吃好多好吃的,說好多好多廢話,而那個無時無刻都愿意陪你聊天、愿意陪你說話的人,對你的感情也應該是深入到骨髓里的吧。
前段時間和老友孫先生小聚,一同而來的還有他一直說要引見給我認識的他的愛人。
和孫先生認識十年有余,在我心里他一直猶如“閨蜜”一般存在著,而我于他而言,也如同“鐵哥們兒”一樣,無話不談。
畢業后由于工作的原因,沒能經常在一起,雖無話不說,除了覺得他越來越貧之外,印象也一直停留在還在學校時的那副,時而不靠譜、時而不著調的樣子。
孫先生的愛人——小花,小他兩歲,兩人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沒多久,便閃婚了。
小花內向,不善言辭,喜怒哀樂不形于色,而孫先生則活潑開朗,是那種一坐下來便沒完沒了的說個不停的人,有他在場,你完全不用擔心會冷場,我一直覺得這是我們偉大友誼一路走過十多年的其中的一個緣由。
吃過午飯,就近找了一家咖啡廳,打算在那里消磨時間,聊聊天。
一杯焦糖,一杯拿鐵,一杯美式,三個人相對而坐。
由于和小花剛認識,不是很熟,聊了幾句,她便坐在一旁默默地玩起了手機。
聊天的過程當中,孫先生時不時的扭過頭去看一眼小花,還會時不時的探頭去看一眼她正在看的視頻,偶爾聊到輕松的話題,他還會問她:“你說是吧?”惹得一旁的小花一頭霧水,“你說什么,我沒太注意聽”,然后他開始哈哈大笑。
偶爾他還會伸出胳膊肘,去碰小花一下,見她對自己翻白眼,他則轉過頭來笑。
看著他倆的相處方式,一時沒能壓抑住心中的好奇,就問出了口:“你倆平時在家,會經常聊天嗎?”
“聊呀,不過都是我說,她聽,很多時候說完之后都不帶回應的。”說完孫先生干笑了兩下,轉過頭伸出手摸了摸小花的頭說“是不是,傻妞?”眼底盡是溫柔,和滿臉的幸福。
而旁邊的小花,聽他說完,沖他笑了笑,接著低下頭繼續玩起了手機,同樣是一臉抑制不住的幸福。
那一刻,沒有感覺被虐到,反而是一種莫名的被感動到了。
我們都曾經歷過刻骨銘心的愛情,從一開始無話不談的兩個人,到最后的沉默都變成了一種錯。
也曾口口聲聲說著,要去追求屬于自己的那份真正的幸福,可幸福真的是有標準的嗎?你是否會在獨處或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渴望能有一個可以說說話、聊聊天的人?你是否也曾渴望能有一個除了油鹽醬醋茶,也能琴棋書畫、把酒話桑麻的人?
常會聽到身邊那些戀愛中亦或是已步入婚姻生活的朋友抱怨:他整天都好忙,一回來就倒頭便睡,我們都好久沒有好好的坐下來說說話了,你說他是不是不愛我了?
諸如此類的問題,真的是無從作答,也不便過多的說什么。
但如果兩個人的感情生活,忙到連坐下來說說話的時間都沒有,那這份感情是真的應該需要改變一下相處的方式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目前的這種相處方式不是最適合彼此的。因為一份好的感情,是需要用語言溝通出來的。
記得很久之前看過王志文做客《藝術人生》的一期節目,那個時候的他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當主持人問他為何至今未婚的原因時,他說希望找一個能隨時隨地交流、聆聽的人,哪怕是半夜把她推醒,她不會敷衍著說:“困死了,明天再說吧。”而是會立刻趕走睡意,和他聊到天明。
是呀,看似簡單的要求,可真正能做到、又愿意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在困意來襲的時候,當你提出想要交流一些話題的時候,可能會滿腹牢騷的說:“哎呀,都幾點了,別折騰了,趕快睡吧。”然后翻個身,繼續睡去。
而凡能做到的,一定是這輩子難能可貴的愛你的人,一定是把你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的人,一定是最在乎你、最疼你的那一個人,你的喜怒哀樂、開心與煩惱,她都希望你能與她分享、也愿意用心去傾聽。
就像有首歌里唱的:到了某個年紀,你就會知道,徹夜陪你聊天的越來越少。
是呀,我們已過了只要愛情的年紀,也不僅僅是需要一個搭伙過日子的人,而是希望能遇到一個有心靈交流和默契的人。隨時隨地可以說說話,聊聊天,關于思想,關于成長,關于靈魂,關于愛……
如果有幸能碰到一個隨時隨地可以交流,能坐下來說說話的人,與你分擔痛苦,與你分享快樂,那么請你一定要好好珍惜,因為只有足夠幸運的人才會遇到一個這樣的人。
也希望你最終牽手的人,是那個隨時隨地愿意坐下來陪你說說話的人,笑談人間浮世繁華,靜享人間愛意濃濃。
-End-
文案 | 宋茜
錄制 | 良生
圖片 | 來源網絡
音樂 | 徐薇--我以為
(本篇文章歸“她的三兩事”所有 | 盜用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