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投票的數據看,小馬宋完敗給了他的助理。所以說,當今這個時代有趣很重要,否則老金也不會天天喊著找有趣的人了。
當然小馬宋的文章失敗的地方還在于排版和風格,因為這是一個越來越看形式不看內容的時代,深夜發媸幾行文字配一張逗比GIF圖就打敗了很多作者辛辛苦苦的千字文。
所謂有趣,也不是假正經的做個逗比廣告人家就覺得你有趣了,有趣是體現在骨子里的。一個貴族和一個暴發戶在一起,不是看誰穿得貴,而是看他的言談舉止。
想要有趣,就要從小事做起。
比如前幾天看朋友圈里王丫米他們公司(也就是做菠蘿科學獎那個公司),發了一個面試通知,還挺有趣的。
你看,這家公司的風格躍然紙上,而僅僅是因為我看了他們家一個面試通知而已。這就像有些傳統公司或者傳統行業的搞互聯網轉型,搞社群,你從他們的形象上看,就知道這家公司是不是真的有互聯網思維。
比如同樣是開年會,互聯網公司能開成這樣
而喊著要轉型互聯網傳統公司的年會是這樣的
當我去拜訪一家公司,一直叫我王總的,八成就是傳統公司,而直接喊我小馬宋的,就有天然的互聯網精神。如果一家公司員工在叫自己老板的時候喊王總,那這就幾乎可以確定是一家傳統思維的公司。
互聯網公司怎么喊自己老板?比如鵝廠人士都叫英文,阿里系則是叫花名,比如陸兆禧花名鐵木真,馬云花名風清揚,倪行軍花名苗人鳳,小米的人喊黎萬強阿黎(可能叫雷軍是叫雷總,我錯了)。
而同樣例行公事的事情,一家有趣的公司會把他做的有意思。比如當年奧美IBM組一個資深的account離職了,IBM組的人給他正兒八經的搞了一個“追悼會”,他橫躺在會議桌上跟同事一一告別。而我們只會領了離職通知書然后正兒八經的吃個離別飯。
當然了,說到微信內容創作,盡管創作有趣內容的人本身是有內涵的,但是有趣的內容卻往往沒有知識含量,這跟所有的娛樂節目一樣,看著別人出丑,自己瞎樂,以及五分鐘就忍不住刷一次的朋友圈,都是一樣徒耗青春而已。看看程苓峰、闌夕、魏武揮等幾位老師的公號閱讀量也就如此,我就放心了,原來有料的文章是很難十萬+的。
今天在深圳,還有事做,瞎聊到此,各位晚安。
然而,我為什么還要用下面這個公號口號呢?我這人真的有趣嗎?
中國文聯第一件紀念T恤
作為一個文案請原諒我設計上的不完美
周一開始陸續發貨
點擊閱讀原文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