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語音聽聽書法好聲音
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把書法融入他的武俠小說可稱一絕,正如他晚年自言:“中國文化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有如血管中流著的血,永遠分不開的”。而把中國文化中的武術與書法融會貫通,他的武俠小說才更有味道。
金庸給少林寺題字
兩《雕》中,一燈大師門下有“漁樵耕讀”四大弟子,朱子柳就是其中之“讀”;《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麾下有“江南四友”,禿筆翁所對應的,其實就是“琴棋書畫”中的“書”。朱子柳與禿筆翁,他們的武功路數是一致的,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皆寓武功于書法,熔書法入武功。
對禿筆翁的武功,《笑傲江湖》卻是懷疑的、否定的:“那人道:‘禿頭老三善使判官筆,他這一手字寫得好像三歲小孩子一般,偏生要附庸風雅,武功之中居然自稱包含了書法名家的筆意。嘿嘿,小朋友,要知臨敵過招,那是生死系于一線的大事,全力相搏,尚恐不勝,哪里還有閑情逸致,講究甚么鐘王碑帖?
金庸先生的書法給人的感覺第一個就是硬朗,感覺不像八十高齡老人。有一種寧折不彎的傲骨,顯得有些太剛毅而不夠圓滑,用筆很瀟灑,有的筆劃很像太極拳里的招術,落筆鏗鏘有力,中宮收緊,大有寬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的氣勢,總的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但也曾有網友對金庸先生的字做尖刻的批評,大至說把屬名去掉放在網上估計沒人看的出好。
之所以說金庸先生的書法好,是因為其書法碑味很濃烈,可見金庸先生對碑很有研究。金庸先生的書法走的傳統的書法家走的路子,從魏碑中汲取營養的在近代已有很多人了,大家何紹基、康有為、于右任都是把碑之精華書于紙上,魏碑是古老的字體,康有為曾評魏碑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觀金庸先生的書法給人的第二個感覺就是拙,這個拙不是拙劣的意思,而是書從碑出,返樸歸真的樸拙,大巧若拙,如斧鑿刀刻般不修棱角,大開大闔,似有齊白石放刀直干,大刀闊斧的氣魄。
文 王小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