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美國】微信公號:MIGUO-1——我們是一群生活在美國的男男女女,正在用親歷親悟,告訴您一個真實的美國!
作者Coco,定居紐約的中國媳婦。
我婆婆K祖籍愛爾蘭,常言婆媳關系不好處,可我們家的“中美婆媳關系”反倒融洽和諧。
K的父母早年從愛爾蘭移民紐約,定居曼哈頓。她生長在曼哈頓,年輕時學護理專業,畢業后在紐約一家醫院當護士,遇上我當醫生的公公,兩人喜結連理近55個春秋,育有一兒三女。
我和老公訂婚后,K偕三個女兒喜氣洋洋請我出去吃飯,幾個女人天南地北地東拉西扯聊了許多事。這期間婆婆說的一些話,聽似不經意隨口說說,我悄悄記在心里。1、尤其是這句話:'a wife should always have some walk-away money' (字面翻為:作太太的得有私房錢,到時想上哪兒就能上哪兒)?;丶液笪胰鐚嵎A告未婚夫,他聞后大驚,“她是我媽嗎?立場站到哪去了?”我心中竊喜,看來我未來的婆婆和我是一個戰壕的戰友,今后可以共同對敵。
婚后我還一直琢磨K的那句話。和她相處多了,我才漸漸理解婆婆的用心。婆婆是提醒我,女人結婚后仍然要保持經濟和人格的獨立,不要成為爬墻虎依附于男人。
2、K送我的第二句話是,女人要善待自己。她說當太太每天做飯很辛苦,要學會“投機取巧”。她把我老公最喜歡吃的幾樣飯菜的菜譜打印出來交給我,說這些足以把他“打發”。這些菜譜果然簡單,我每每如法炮制,既省時間,先生也吃得開心。
我們家時常要招待客人,少則4、5人,多則10多人。開始我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準備滿滿一桌飯菜招待客人,總怕客人吃不飽,面子上過不去,于是把自己累得筋疲力竭。K給我支招:首先請客別把自己累著。美國人請客吃什么吃多少不重要,關鍵是氛圍,其次酒要好,配上高檔得體的餐具,盡量讓客人之間交流得融洽和開心。
我茅塞頓開,這不就是糊弄嗎?以后請客我就“偷懶兒”,去店里買些芝士,水果,香腸,擺出幾瓶上好的酒和礦泉水,讓客人入座前小吃小酌先聊著。正餐上道色拉或湯,主菜就一樣,預先做好,吃時微波爐打熱,甜點也是外面買的。再配上鮮花和蠟燭營造氣氛。客人走后,把用過的餐具往洗碗機里一扔(這也是K教我的秘訣,不管多高檔的餐具,如果不能進洗碗機,盡量不買),宴會便大功告成。
3、K告訴我的第三句話是,不要怕和老公拍桌子瞪眼,但火氣絕對不能隔夜。這也許是她和老公白頭偕老的秘密之一吧。我親眼目睹K和我公公時不時吹胡子瞪眼,“交火密集”,不過,一會兒就雨過天晴,兩人又和好如初。我有事會憋在肚子里,不喜歡正面交鋒。我婆婆鼓勵我,如果有氣要發出來,否則對自己身體不好,老公也不知道我為什么生氣。我很感謝婆婆贈給我一門“機關槍”,時不時可以拿出來威懾一下老公。
4、K教會我一個女人不論在什么年齡段,都要時刻努力去做個快樂美麗的女人。她每幾周就去理發店作頭發,保持最佳發型,好象隨時準備去參加大型宴會。偶爾幾次發型師沒剪好,她會象個小姑娘很不開心。每逢家庭聚會,她總是花很長時間梳妝打扮,挑選好看的衣裳、鞋子和配套的首飾。任何唱歌跳舞的機會她都不會放過,不是和我公公共舞溫文爾雅的慢三,就是和兒孫們又蹦又跳,不顧自己80多歲的高齡。
K還是卡拉ok高手,尤其擅長靡靡之音,時不時還配上妖嬈的動作與表情,無比陶醉。每到這時,我公公忙用兩手把臉蓋住,一副無臉見人的樣子,然后放下手,看著大家說:“50多年前我哪會想到娶了這么個女人……”話雖這么說,但他對老婆的欣賞和愛意溢于言表。
我這個“土”媳婦和“洋”婆婆的婆媳關系是怎樣呢?每次回國,幾個女友在一起免不了聊起各自的婆婆,她們想像不出土洋婆媳在一起是怎樣一種情景。
中國的婆婆在兒子娶媳婦后,有的仍然自己住。如果遇上孝敬的兒媳婦,周末會過去幫婆婆做家務,陪他們吃飯;有的婆婆則搬到兒子家住,幫著料理家務。有個女友過門后,喪偶的婆婆過來一起住,里里外外的事都幫著張羅,不管兒媳婦愿意不愿意,把兒子家當自己家。婆媳摩擦時有發生,例如婆婆經常不敲門就進到小兩口的臥室,婆婆還常常占著廚房,不給兒媳婦絲毫施展的空間。女友有時向老公發牢騷,老公就勸她說,媽老了,一旦剝奪了她這些自由,她會感覺被兒女嫌棄。在中國,婆婆的地位至高無上不容質疑,媳婦孝敬婆婆理所應當。
相比之下,我的美國婆婆的地位和權力大大遜色,我更是個不稱職的兒媳婦。
我平時隨她的女兒們直呼她“K”。我們和公公婆婆不住在一個城市,開車單程需要2、3小時,逢年過節才去看望她和公公。除了感恩節、圣誕節和我老公的生日,全家人一定要聚在一起,其它場合她不強求,甚至讓我們別來,說來來去去挺辛苦。在婆婆家,她的兩塊領地不容任何人侵犯——廚房和洗衣房。所以,做飯洗衣都輪不上我,就連把碗筷放進洗碗機的事,也得先征得她同意。孝敬婆婆的機會少得可憐,長此以往我淪為“懶媳婦”。
公公婆婆偶爾也來我們紐約家小住幾天。在我們家,我婆婆也得尊重我的“領土主權”,對我的家事和廚房要地不干預不越界。知道她其實很想幫著做點什么,當“懶婆婆”的滋味不好受,我就時不時找些借口向她求援,為她創造些干活的機會,但不很多。這叫一報還一報,誰叫她把我整成個“懶媳婦”呢。
我婆婆和我之間最激烈的“權力斗爭”要屬誰給我先生過生日。我婆婆就這一個兒子,盡管她在別人面前說對4個兒女一樣疼,我知道她心里最疼愛兒子。結婚前,兒子的每次生日派對都由她一手操辦。我進門后,誰來操辦生日排隊擺上家庭議題,她的女兒和老公投票表決,讓她“讓權”給我。這讓婆婆黯然神傷,不過最終還是勉強同意了。我間接聽說了此事,和老公商量后決定每年還是讓老母親來操辦。婆婆開心極了,她調皮地問我,“你要等10多年才能收回這個權力,別后悔啊?”
一年前,婆婆突然宣布“退休”。她說不想再天天伺候丈夫給他做飯洗衣了,看上一個風景優美的養老社區并報名排隊了。我聽說后感到很不安,畢竟我還是有些中國人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覺得婆婆公公老了需要照顧時應該和兒子一起住。有天趁沒有其他人在場,我問她愿不愿意來紐約和我們住。她是紐約人,一直喜歡那里的熱鬧。婆婆笑了,說,“你的好意我領了,我們希望有自己的空間,你們還年輕,要有自己的生活,別被我們拖累?!彼€說,那個養老社區有游泳池,圖書館,畫廊,戲院,各種雞尾酒會,她這只沉睡了多年的“社交花蝴蝶”有望再展風采。
K是個非同一般的婆婆,從她那里我學到怎樣做個快樂美麗獨立的女人,愛惜自己,尊重自己。
灶臺、老公、孩子、公婆等等都是構成一個女人美好生活的元素,任我們盡情支配享受,而不應成為負擔。K沒有絲毫的婆婆架子,我們之間更像兩個平等獨立的女王,擁有各自的領地和空間,公平地對話,尊重彼此的領土主權。如果越界不可避免,我們本著為對方著想、隨時做出讓步的原則友好協商達成共識。婆媳矛盾的根源是“權力之爭”和“控制與反控制”。一旦婆媳處于平等的地位,互不干涉,相互尊重,很多矛盾將迎刃而解。更何況是K這樣一個多姿多彩、通情達理的女王婆婆,即便拱手讓出半壁江山,我想我也會心甘情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