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簡介】
風雅頌,原名徐建華,男,1962年10月出生,漢族,河南省民權縣人。全球漢詩總會會員,中國國際城市文學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華文藝學會會員,中國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中華詩詞聯(lián)盟學會會員,香港詩詞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商丘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商丘市詩詞楹聯(lián)協(xié)會副會長,商丘市詩歌學會理事。作品見于《中華好詩詞》《中華文藝》《中國詩歌》《十月文學》《紅崖藝苑詩社》《荒原文學社》《晨曦詩報》《詩意人生》《文娟十八》《讀后感》《宋詞苑》《天下詩網(wǎng)絡》《當代詩人》《作家在線》《中國詩人陣線》《陜西詩詞》《江淮文學》《淮風詩刊》《西藏日報》《山西市場導報》《作家導刊》等多家報刊及微信平臺。被國際城市文學學會評為2015年度優(yōu)秀詩人。先后發(fā)表詩詞作品兩千余首(篇),出版詩集《清香頌》。
詩觀:感時復言事,為詩抒性靈。
【詩詞作品】
詠中秋(6首)
人間八月半,律乃應金商。
萬戶清輝永,千山曉影長。
盈盈心意濃,累累果蔬香。
舉酒歡娛罷,籬邊菊又芳。
青天經(jīng)朗月,如玉瀉輝光。
桂樹千蕊嫩,鄉(xiāng)愁萬里長。
寒蟬鳴高杪,秋意卷平岡。
夜半無由寐,憑欄望女墻。
清霜染蘆影,庭樹綻金英。
猶見清光月,還臨故土明。
聞簫凡幾處,下淚非三更。
但得年年里,歡欣美酒傾。
金風恰西陸,遠浦雁初驚。
曉露茅店濡,清輝玉階盈。
時鮮壓幾案,美酒斟兕觥。
所思歸途里,冰輪可寄情。
年年當此際,玉兔望玲瓏。
切切鄉(xiāng)關意,寥寥疏淡星。
天涯憐故土,夜半酹新亭。
代謝成今古,嬋娟照泰寧。
周流天道轉(zhuǎn),今歲又中秋。
玉兔行寒露,金風卷平疇。
悲歡難盡數(shù),圓缺豈能求。
祈愿光千里,一銷萬古愁。
秋雨
漫卷西風倏爾來,斜侵岸柳撲亭臺。
衡陽雁去殘荷淚,卻怨東籬冷菊開。
詠茶(2首)
春凝日月燦云霞,雨露才霑蘗嫩芽。
縱使陸公無次第,依然烹煮奉仙家。
茶中名品亦堪夸,妙趣真香裊月斜。
試就松間相啜飲,輕煙起處贊新芽。
秋月(6首)
玉兔東升錦瑟張,聲聲盡訴憶瀟湘。
蛩鳴夜色涼如水,有時芳心寄意長。
竟夜橫流萬里光,青錢暗擲計程長。
雞聲茅店思行路,勿將他鄉(xiāng)認故鄉(xiāng)。
月色如銀滿大荒,清秋萬里浴寒霜。
衰蟬岸柳西風里,更有歸愁海樣長。
露白霜寒月又黃,西樓不耐錦衾涼。
清光照影還相吊,淚下潸然洗淡妝。
孰育銀輝灑萬方,全銷暑氣始清涼。
盈虛有度同今古,一樣悲歡滿屋梁。
碧宇高秋月步驤,平疇沃野盡如霜。
清輝朗照緣何世,圍拱星辰日夜忙。
詠荷(15首)
碧水湯湯吳越地,方塘溽暑遺情思。
非凡氣度瓊瑤賦,一等芬芳莖蔓持。
不恨春風吹暖淑,猶聽夜雨壯新詩。
蓮歌唱晚幽香散,美譽何須到鳳池。
冷眼百花行閱盡,方知此物最稱奇。
瑤臺故地驚仙種,諜譜高標贊鳳池。
旦暮風來香久遠,云煙月下影參差。
空靈拒染非妖艷,好景圖將夜賦詩。
半夏清漣攢翠蓋,南塘正是賞花時。
般般倩影篩明月,種種幽香益俊姿。
越女謳歌情密密,吳娃弄水意遲遲。
精魂迥異真君子,會意濂溪賦贊辭。
沐浴晴輝團葉鮮,方塘玉立最堪憐。
高標韻致非常調(diào),迥異芬芳洽素箋。
越女回舟驚水鷺,吳娃暢意指瑤仙。
鳳池贊罷堪清供,半是空靈半是禪。
自古江南生水澤,和風曳動月光眠。
層挨翠蓋珍珠滾,遍繞金絲夢寐宣。
驟雨難移聽晝夜,清漣能洗任因緣。
浮香曲岸平明里,冷峻高標最可憐。
塞北江南滄浪里,清新冷峻欲何為。
花香不許和光散,葉碧長堪夜雨欺。
水底淤泥猶洗漉,江頭迷霧又籠滋。
陶冶本性高標舉,享譽人間供賞時。
閱盡春光未是鮮,方塘映翠遠連天。
千支潛長淤泥里,萬朵呈嬌曲岸邊。
不染囂囂塵半點,堪懷皓皓月將圓。
濂溪筆底褒揚罷,更有詩騷寫素箋。
春光暖淑潤花鮮,難較方塘萬頃蓮。
立節(jié)淤泥堪守志,浮香曲岸不思遷。
清新每與蘭茝友,雅致常和鷗鷺眠。
迥異高標人盡道,風流總在傲孤間。
清波翠影滿晴川,挺立荊蠻若許年。
冷峻嬌姿非造化,孤高本性系天然。
身心不懼狂風起,團蓋猶宜苦雨濺。
最是高標贏贊譽,浮香柳岸裊嵐煙。
蔥蔥郁郁裊晴煙,伊始清波有夙緣。
洗凈鉛華夸冷峻,隱藏粉黛示嬌嫣。
幽香遠溢思浮岸,翠蓋層疊惟擎天。
操守風標明月里,凡塵傲立勝瓊仙。
方塘翠蓋冒清淵,意味非常月上弦。
點染花苞輕粉黛,陶凝氣度效云煙。
差堪芷若和風里,較勝蘭梅冷雪前。
設使王孫歸路阻,西樓也應伴無眠。
碧水方塘手自栽,蔥蘢滿目印蒼苔。
淤泥立志云煙過,驟雨清心月夢開。
一縷幽香浮曲岸,十分俏麗去塵埃。
濂溪賦贊成高唱,不道徐郎今又來。
遍種神州水域栽,芳時不待惠風催。
清新仰仗幾蓑雨,氣度聽憑萬壑雷。
操守標格同若芷,情懷韻致比蘭梅。
非凡意味堪圖寫,曲岸傾觴仍舊醅。
碧色蒼茫曉霧開,荷花映日滿江隈。
幽香清淡隨風裊,翠蓋團圓沐月裁。
比并嬌顏同芷若,說談大節(jié)笑蒿萊。
何曾取悅東君主,陌上夭桃莫相猜。
故土瑤池左自西,移根越楚不須稽。
清新氣度隨流水,迥異風標棄穢泥。
月下幽香浮曲岸,花前倩影對長堤。
濂溪美贊今猶在,余又吟哦再品題。
詠秋5首(轆轤體)
雁叫長空今是秋,西風颯颯卷芳洲。
籬邊菊綻幽香細,戶外楓羞赤葉稠。
遠岫蒼茫林黯黯,方塘靜闃月悠悠。
寒蛩入夜鳴簾幕,淚眼迷離倚玉樓。
無邊思緒遍平疇,雁叫長空今是秋。
獵獵金風云淡淡,瑩瑩玉兔水悠悠。
胡笳起處邊聲苦,蘆影搖時醉韻流。
殘照平林飛鳥盡,高樓粉黛早凝愁。
古渡夕陽晚系舟,晴川歷歷暮云收。
荷擎枯蓋難為夏,雁叫長空今是秋。
似醉丹楓霞盡染,如癡白葦月還流。
南山望斷淵明恨,故向東籬乞解愁。
高天日暮大江流,浩淼煙波竟夜浮。
桂樹風中香細細,蘆叢月下韻悠悠。
霜染古樹情非夏,雁叫長空今是秋。
向晚砧聲猶暗恨,南塘片片起飄鷗。
佇立江邊嘆水流,山光水色映重樓。
板橋歷歷清霜曉,古木森森夜月幽。
詎忍寒蟬聽畫棟,何堪冷菊艷荒丘。
天高任爾西風爽,雁叫長空今是秋。
訴衷情·詠荷(10首)
一
芙蓉碧水裊馨香,天氣又艷陽。水村景色如畫,曲岸繞芬芳。
花色淡,遠天長,水浪浪。鷺洲目斷,夜雨瀟瀟,無限思量。
二
江南煙雨又茫茫,翠蓋滿池塘。孤高意緒孰解,更待月昏黃。
輕粉黛,拒風浪,任寒涼。畫橋臨水,越女清歌,曲岸浮香。
三
平生不恨老春光,溽暑洽驕陽。安居碧水疊影,厭棄蝶偷香。
搖翠蓋,友鴛鴦,示清芳。怨尤何有,陶寫風流,意味深長。
四
連天裊碧盡瀟湘,越女較羅裳。平湖萬頃嬌俏,玉立任斜陽。
檣櫓動,晚歌揚,臥鴛鴦。更教明月,廿四橋邊,鼓瑟浮香。
五
蘭舟初下碧荷塘,翠影耀晴光。蓮歌裊裊才起,羅褥又沾香。
香淡淡,水浪浪,性情張。夢回清曉,自是孤矜,不屑東皇。
六
江南塞北盡家鄉(xiāng),映日碧荷塘。嬌花翠影誰弄,鑒水棄梅妝。
云靄靄,霧茫茫,愈芬芳。若蘭慚愧,青帝含羞,皓月收光。
七
團圓碧葉滿滄浪,到曉盡芬芳。何曾怨恨青帝,溽暑遍三湘。
明岸柳,染羅裳,布天香。月明猶念,幾許寒涼,縞素心腸。
八
狂風驟雨過池塘,翠影裊新涼。團圓蠕動清露,意趣正高揚。
臨曲岸,憶瀟湘,夢淮揚。泛舟蓮浦,越女歌傳,淡定芬芳。
九
清新自是淡梳妝,碧水鑒晴光。丹霞裁剪如許,仙子黛方將。
朝沐浴,又臨窗,更浮香。淘空污穢,氣度高揚,品質(zhì)無雙。
十
平生浴水竟何妨,氣韻滿八荒。亭亭玉立團蓋,陶寫有天香。
驚白鷺,愧垂楊,笑滄浪。美人旁騖,不作花黃,未改衷腸。
鷓鴣天·詠荷(5首)
一
淥水清波翠影光,平湖歲歲任徜徉。風吹浪卷枝頭葉,岸裊橋分月下香。
云淡淡,霧茫茫。鉛華洗凈女兒妝。蓮歌乍起蘭舟過,白鷺驚飛浴夜涼。
二
玉立亭亭碧水塘,江南故土有行藏。淤泥盡日終難染,氣度無時不顯彰。
情裊裊,意長長。狂蜂未許任張揚。清風朗月精魂致,便是花中如意娘。
三
暗將群花細較量,芙蓉冷峻列行方。清淵蕩洗無妖艷,曲岸飄浮有異香。
別意味,另芬芳。崔生不合到南莊。西樓月上憑欄處,潑墨題詩又幾行。
四
葉舉團圓浴水涼,淤泥浸染看平常。晴川縱目接天碧,遠浦知心裊岸香。
蓮女俏,棹歌揚。疏星點點映清光。豐標俊影空靈處,享譽人間固久長。
五
籠碧蒼煙起橫塘,浴波作鑒理紅妝。和風動處方夸俏,溽暑來時又送香。
羞魚雁,愧施嬙。東君布道再思量。尋常未可垂青眼,踏勘芳華莫濫觴。
【詩家點評】
為“荷”而來,為“荷”而開
——簡評風雅頌的詠荷詩詞
張中林
歷史上寫荷詠荷的人一定不少,因此才有一陣陣悠遠清新的荷香從歲月深處撲面而來。
今天,想必荷塘也比過去少了許多,很多人已看不見荷葉田田、荷花灼灼的風景。當然,詩也會少了許多。
這不是必然的原因。問題是在這個物質(zhì)茂盛、風生水起的時代,還有多少顆純凈的詩心,留給這半畝方塘的一莖荷花。
總會有的,如我的少小伙伴、青春同窗、一生益友良師——建華。
他的筆名叫“風雅頌”,一聽就覺得他是個文人、是個詩人、是個有情懷的人。
不錯,他確實在寫詩,在他的詩苑里,百花競開,爭奇斗艷。桃花、杏花、菊花、梅花、荷花,都變成詩花詞卉,吐著芳華。這幾年,他的古風、律詩和詞作就有2000多首,蔚為壯觀。
這是一個讓人震撼而又遐想的數(shù)字。幾千首,幾萬字,而且都是詩,而且都是古風和格律詩,而且都是引經(jīng)據(jù)典、古色古香,同時又初花初心,初情初意的詩。他的不易,我們能懂。
我總說他寫“荷”上癮,一次創(chuàng)作猶如井噴,幾首、幾十首呼嘯而來,如滾滾春潮。除了思不完、寫不盡的那一刻,一定還有另外一種人與自然、心與花兒的默契與交融。這是怎樣一個詩人?究竟是詩人給了荷花,還是荷花對詩人真誠的托付。也許無人能懂,這世界上妙不可言的花心物語。
既然詩人為“荷”而來,我們也就為“荷”而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在他的筆下,碧綠的荷葉,美麗的荷花,清冽的荷香,高潔的荷魂,加上荷塘月色清澈如水,荷岸綠蔭蒲柳人家,詩入畫,畫入詩,詩畫融融,美不勝收。
這個世界不缺詩,但缺的是發(fā)現(xiàn)詩的眼睛,和萌動詩意的心靈。這該是一幅久遠的畫面,與阡陌,于農(nóng)舍,于桑麻,于茂林修竹、雞鳴狗吠的一塘荷夏。那份寧靜,那椿心事,那道景致,讓詩人留在筆下,也讓我們慢慢分享。
這就是情懷,就是奉獻,就是高尚。我相信寫荷的那支筆一直醒著,那張紙也一直等著。不信,你看:
“迥異高標人盡道,風流總在傲孤間”(七律詠荷15首);
“不恨春風吹暖淑,猶聽夜雨壯新詩”(七律詠荷15首);
“鳳池贊罷堪清供, 半是空靈半是禪”(七律詠荷15首);
“香淡淡,水浪浪,性情張。夢回清曉,自是孤矜,不屑東皇”(《訴衷情 詠荷10首》);
“玉立亭亭碧水塘,江南故土有行藏。淤泥盡日終難染,氣度無時不顯彰。情裊裊,意長長。狂蜂未許任張揚。清風朗月精魂致,便是花中如意娘。”(《鷓鴣天 詠荷5首》);
“峻拔清新格調(diào),平生不慕優(yōu)游。姿態(tài)淡定野風秋。理妝輕粉黛,猶自作嬌羞。朗月深諳心事,香浮曲岸悠悠。由來不上美人頭。嫩蕊清水里,越女暢歌喉”(《臨江仙 詠荷10首》)
自古“詩言志”,風雅頌詠荷千首,書荷百卷,他究竟要表達一種什么樣的心境呢?讀懂詩人是重要的,但讓詩人感染我們或許更重要一些。比如熱愛自然,欣賞自然,融入自然,謳歌自然,向往自然。心里荷花多了,雜草就少了,荷香多了,穢氣就少了;荷塘多了,喧鬧就少了;夏荷的詩意多了,暖意就多了,安靜就多了,美好就多了。這一多一少之間,心就變了,人也就慢慢變了。
這就是詩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它只給與詩人一樣的心懷與人生。
為“荷”而來,為“荷”而開。
作者簡介:
張中林,六零后,人民中國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林州紅旗渠國情學院院長,中林智庫研究院院長,資深媒體人,現(xiàn)代詩人,詩歌評論家。其作品見于《詩刊》、《北京文學》等媒體,并多次獲獎。
————————————
關注微信公眾號:詩評萬象
微信號:spwx6868
歡迎各位詩友踴躍投稿,投稿郵箱:hanlk@sina.com。
本號所有文章系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我們。
【老朋友】請點擊右上方朋友圈。
————————————
征稿啟事
【歲月如歌】
體現(xiàn)對生活感悟的組詩組詞。
【詩眼天下】
表現(xiàn)對當代社會現(xiàn)象有獨到見解的詩詞。
【詩詞人物】
當代詩詞創(chuàng)作作者作品展示。
照片一張,做封面用;詩人簡介;詩詞作品50首左右;有關您作品的評論文章1-3篇;如有書、畫、印等方面的作品,也可同時刊登。
【才女芳華】
女性詩詞作者作品展示。
限女性詩友;詩人簡介;作品30-50首;生活照片10張左右做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