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甲雙胍跟消渴丸是可以一起服用的。二者的作用途徑不一。二甲雙胍主要是抑制肝臟葡萄糖的輸出。而消渴丸主要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建議患者密切監測血糖后決定怎么吃這兩個藥。
2、兩種藥物均是降血糖的藥物,消渴丸長期服用對腎臟會有所損傷,二甲雙胍長期使用會使體重下降,此外對肝腎也會有損傷。
1、二甲雙胍
1.1、既往有乳酸酸中毒史者及老年患者慎用,由于本品累積可能發生乳酸酸中毒,一旦發生,會導致生命危險,因此應監測腎功能和給予最低有效量,降低乳酸酸中毒的發生風險。
1.2、發熱、昏迷、感染等應激狀態,外科手術和使用含碘造影劑做檢查時,應暫時停止服用本品,因可能導致急性腎功能惡化。
1.3、本品與磺酰脲類藥物、胰島素合用時,可引起低血糖。服用本品時應盡量避免飲酒。易導致低血糖或乳酸酸中毒。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1.4、本品可干擾維生素B12吸收,建議監測血象。
2、消渴丸
2.1、本品服用量應根據病情從每次5丸起逐漸遞增。每次服用量不超過10丸,可逐漸減少每次服用量或減少服用次數至每日2次的維持劑量。每日服用2次時,應在早餐機午餐前各服用1次,晚餐前盡量不服用。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服量控制。
2.2、年齡超過65歲的糖尿病患者對低血糖耐受差,對此類糖尿病患者用藥時應密切注意避免低血糖反應。其血糖控制標準略寬于一般人,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200mg/dl)即可。
2.3、本品不宜與其他磺脲類藥物合用。
2.4、本品與下列藥物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發生:
2.4.1、抑制磺脲類藥物由尿中排泄,如治療痛風的丙磺舒、別嘌醇;
2.4.2、延遲磺脲類藥物的代謝,如酒精,H2受體阻滯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氯霉素、抗真菌藥咪康唑,抗凝藥。磺脲類與酒精同服可引起腹痛、惡心、嘔吐、頭痛以及面部潮紅(尤以使用氯磺丙脲時),與香豆素類抗凝劑合用時,開始二者血漿濃度皆升高,以后二者血漿濃度皆減少,故應按情況調整兩藥的用量。
2.4.3、促使與血漿白蛋白結合的磺脲類藥物分離出來,如水楊酸鹽、貝特類降血脂藥。
2.4.4、藥物本身具有致低血糖作用:酒精、水楊酸類、胍乙啶、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奎尼丁;
2.4.5、合用其他降糖藥物:胰島素、二甲雙胍、阿卡波糖、胰島素增敏劑。
2.4.6、β腎上腺受體阻滯劑可干擾低血糖時機體的升血糖反應,阻礙肝糖酵解,同時又可掩蓋低血糖的警覺癥狀。
2.5、本品與下列藥物合用,可增加高血糖的發生:糖皮質激素、雌激素、噻嗪類利尿劑、苯妥英鈉、利福平。β腎上腺受體阻滯劑可拮抗磺脲類藥物的促胰島素分泌作用,故也可致高血糖。
2.6、用藥期間應定期監測血糖、尿糖、尿酮體、尿蛋白和肝腎功能、血象,并進行眼科檢查。
2.7、體質虛弱、高熱、惡心和嘔吐、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或垂體前葉功能減退者慎用。
2.8、出現低血糖癥狀時,可采用以下措施:補充葡萄糖:輕者立即口服葡萄糖,如無葡萄糖,可予口服甜果汁、糖水;重者靜脈注射葡萄糖。要觀察到患者意識恢復。胰升糖素治療:胰升糖素皮下、肌肉或靜脈注射,由于其作用時間較短,且會再次出現低血糖,因此在注射后仍要補充葡萄糖或進食,需繼續觀察,以保證患者安全脫離危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