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老,人就老。不管從事哪個行業,尤其是IT互聯網行業,如果發現自己已面露老相,力不從心,白發叢生,身體逐漸走下坡路,就有可能是血管提前老化的標志。
中年血管疾病風險大
運動篇
下樓走樓梯:家住高層的人,上樓乘電梯,下樓時最好走樓梯,不僅增加活動量,還能鍛煉血液循環系統。
起床前抖一抖:早晨是血壓波動較大的時期,可以先躺在床上抖抖手腳,活動下末梢血管再起床。白天久坐易令血液集中于下半身,同樣可以通過抖抖手腳來促進末梢血液循環。
揉敲小腿:小腿常被稱為“第二心臟”,小腿肌肉的強弱關系到心臟泵血功能,時常揉敲小腿,能促進血液循環。
起居篇
系絲巾:人的脖子上有一條特殊的血管,起到調整體溫的“開關”作用,若受寒則會閉合,影響頭頸血液循環。因而,夏天長時待在空調房里,或冬天房間沒暖氣時,最好系一條絲巾,做好頭頸保暖。
腰圍要松些:收腰修身的服裝、腰帶、內衣會束縛小腹,久而久之會令末梢血管收縮,影響末梢血液循環,尤其是小腹肥胖的人,更忌長時間穿戴緊身服飾。
午后閉目養神:利用這段時間閉目養神或打個瞌睡,能調整血液循環,令人精神倍增。
多笑笑:醫學研究發現,笑可以令大腦分泌內啡肽,擴張末梢血管,起到降血糖、改善血壓的作用。因而,平時要有意識地多笑笑,有益血管健康。
飲食篇
焦慮時喝杯熱飲:焦慮生氣會令交感神經亢奮,影響血液循環,這時候喝杯熱茶或熱咖啡,有助于放松休息,改善毛細血管血液循環,調整自律神經功能。
食材切成大塊:體內脂肪增多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因此有必要控制飲食量。進食20分鐘后,大腦會發出“飽腹信號”,食材切成大塊有助培養慢速咀嚼習慣,延長進食時間,減少食物攝入量。
用小號餐具:使用小件餐具,如小湯匙、小盤子,也能延長用餐時間,防止吃多。
不良生活習慣,會引起血管疾病
晝夜顛倒,打亂血管生物鐘 :從養生角度來說,晚上十一時到凌晨兩點,是保證肝臟代謝血流的時間。熬夜導致體內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粘稠度增加。長期黑白顛倒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會比正常人增加一倍。
大魚大肉堵血管:常食用“高油、高鹽、高糖”和“濃油赤醬”炮制出來的菜,會導致血管里的脂肪越來越多,堵塞血管。
大量吸煙,血管易“中毒”:吸煙是導致血管發生故障的元兇之一。每天吸煙20支以上,冠心病風險會增加2~3倍。熬夜時吸煙,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升高8倍以上。
肥胖加速血管老化:肥胖易與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結緣,從而使血管的老化程度大大提高。不要將減肥只定位在求美的層次,而應從保護血管健康的高度來認識。
運動少,血管垃圾多:下肢血管很重要,但常被忽視。腦血管有問題,出現心臟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2~3倍,若下肢血管有問題,幾率就會變成4倍。長期不運動,血管內的垃圾會逐漸累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硬化斑塊被稱為“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
高血壓、糖尿病拖累心腦血管:沒有癥狀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壓,是引發諸多血管病的導火索。高血壓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幾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糖不僅累及微血管,還會導致大血管病變,血糖高的人,腦卒中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
壞心情傷血管:精神壓力可引起血管內膜收縮,加速血管老化。在悲傷的情緒中,身體從交感神經系統中分泌出大量的壓力荷爾蒙,使得心跳加速,動脈縮緊,因而出現某些心臟病的癥狀,如胸痛、氣促和休克等。在壓力狀態下,作為反應,血壓和血糖水平上升。
血管堵了,會引發哪些疾病?
大腦血管堵了——中風
中風發生后可能出現偏癱、說話不清甚至喪失活動能力,臥床不起。
心臟血管堵了——心梗
如果堵塞不嚴重,可能只是心臟泵血能力受到影響,而嚴重的心梗隨時都會要命。
腿上血管堵了——靜脈血栓
動脈堵塞嚴重時可能導致腿腳缺血壞死,甚至需要截肢。而靜脈血栓如果脫落,進入肺血管就可能導致肺栓塞。
肺部血管堵了——肺栓塞
肺栓塞的病情通常很急,當血管堵塞得多時,人就可能“窒息”而死。又到了數九寒天的時節,也進入了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期。室內外溫差大,人體從室內走到室外時,易出現血管的熱脹冷縮效應,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以上的點能助您安然過冬,一定要get!
實用健康信息定期發布,記得收藏轉發,喜歡就訂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