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痛風,很多人第一印象是膝蓋、腳后跟、腳大拇指等地方疼痛,到醫院一查,尿酸高了!
在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被稱作高尿酸血癥,也就是“尿酸高了”。
通常,人體尿酸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
(1)人體細胞內蛋白質分解代謝產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類化合物,經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內源性尿酸。
(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類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經過消化與吸收后,經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
現實生活中,因為各種因素影響,比如過多食用高嘌呤食物。正常情況下,嘌呤經細胞代謝形成尿酸。尿酸經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尿酸過高腎臟排出量不夠,導致滯留在體內。時間一長,就使得尿酸值升高。
高尿酸容易引發的疾病:
痛風性關節炎。發病時患者常常出現四肢膝蓋關節處紅腫疼痛,程度劇烈難以忍受。這些可能是因為飲酒、暴飲暴食、手術、創傷、感染及用利尿藥物等不良因素。而且痛風患者多有痛風石出現,引起皮膚潰爛,難以治療。
2、腎結石。尿酸鹽沉淀在腎臟,引起腎結石,發作時常出現腰部絞痛、尿血。
3、腎功能損害。又稱為“痛風性腎病”。時間久了甚至可引起腎功能衰竭。
尿酸過高逐漸會使人體內的酸堿平衡失調,影響健康,尿酸長期居高又會形成尿酸鹽結晶,析出沉積在四肢關節處,導致痛風的發生,痛風初期會出現關節疼痛或腫脹的情況,嚴重者患痛風石,不能行動等連鎖反應。總言之,高尿酸會對人體功能造成損害,也會引起痛風的發作,所以如何控制尿酸至關重要。
1、從飲食方面
限制高嘌呤食物,如肝臟、腎、胰、腦等動物臟器以及濃肉湯、雞湯、肉浸膏、沙丁魚、魚子等。或者采用去嘌呤的烹飪方式。比如對含嘌呤高的食品,。植物性食物中,全谷、干豆、菜花、菠菜等也含一定量嘌呤,也要適當限制。此外,還要禁煙禁酒。還有雖然動物脂肪和動物蛋白用其他的食品是不可代替的,作為人體所需要的物質,在攝入的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量。尿酸過高的患者每日脂肪攝入總量在50克左右為宜,還要以植物油為主,少吃動物脂肪。
2、多喝水,或喝馬齒莧葛根茶
馬齒莧葛根茶可以降尿酸,出自著名醫書《太平圣惠方》。
方法:取馬齒莧、葛根、茯苓、菊苣、百合各5g。煎水一小時服用,每日2次,也可以沖飲袋泡茶,開水燜泡5分鐘即可飲用。
少數痛風患者在飲用馬齒莧葛根茶治療痛風期間,也可能出現疼痛或痛風發作的現象,這是因為原已沉積在關節腔內的尿酸鹽結晶溶于血中引發的現象,屬正常反應,除應及時對癥消炎止痛外,不應中斷飲用,隨著服用的時間延長,痛風發作會越來越輕,間隔時間也會越來越長,最后停止復發,尿酸也會恢復正常。
3、蒼術百合茶
高尿酸一般伴隨著痛風,而且糖尿病,風濕病等等是痛風的并發癥, 早晚泡一杯蒼術百合茶可以減緩痛風的疼痛,而且有一定的降低體內尿酸的水平效果哦。
4、砂仁蜂蜜湯
用料:砂仁30克,雞內金9克,蜂蜜15克、平貝母10克。
制法:砂仁、雞內金、平貝母水煎取汁,調入蜂蜜,攪勻。日1劑,分兩次溫服。
功用:健脾利尿。用于高尿酸患者,促進尿酸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