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呆癥,目前已經是世界上很常見的一種精神性疾病了。尤其是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中,發病率已經達到了13%。癡呆癥分變性病性癡呆和非變形病癡呆兩種,前者主要指的是中樞神經系統類的變形疾病,其中以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癥)為例;而非變性病癡呆又分為很多種,血管性的、占位性的等等。
一、癡呆有什么前兆
癡呆前期征兆主要有以下幾點:
1、記憶力下降。記憶力下降是癡呆前期的核心癥狀之一,癡呆早期先是記不清最近發生的事,或者找不到路;發展到后期,病情嚴重的時候,再早以前的記憶也會受到影響而明顯下降。
2、理解能力下降,是癡呆早期的第二個癥狀。我們再接觸新事物、學習新知識時需要用到的主要是我們的抽象思維以及該概括分析的能力。當進入癡呆早期之后,這些能力都會下降,直接出現晝夜不分、認不清人等等現象。
3、情緒不穩定。在癡呆早期,患者對自己本身情緒的控制能力下降,容易情緒不受控制,情緒多變,難以理性的應對情緒變化。這時,情緒抑郁、多愁善感都是常有的。
4、人格改變。所謂的人格改變通常表現為個人的興趣愛好減少、很少主動去做事、適應社會的能力下降,除此之外還會表現為脫抑制行為,如沖動、幼稚行為等。這一前兆發展到后期,就會演變成患者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他人精心照顧。
二、如何有效的預防癡呆
1、多用腦,讓大腦活躍起來,可以練習練習太極、廣場舞等集體活動,在陶冶情操的過程中活躍思維能力。
2、放松神經,避免過度緊張,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生活態度,不需要過分擔心和太焦慮的心態。
3、多喝水,常運動,戒酒戒煙,多吃一些清淡和低鹽的食品,多吃堅果粗糧。
由上可見,在記憶力出現衰退,學習能力下降,以及情緒不受控制時,要格外警惕,必要時去醫院去做一些血常規之類的檢查,看看是否是癡呆前兆。而平常的話,要注意多喝水多運動,還有多思考琢磨,以預防癡呆癥的出現。
覺得本文有用,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并關注【醫聯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