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供血不足,是指人腦中某一部位的血液因供應不足而引起腦功能出現障礙。目前,腦供血不足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多發于老年人。腦供血不足若是治療不及時的話,可引起腦梗死等嚴重后果,因此要早發現早治療。那么,腦供血不足的癥狀有哪些?
1、精神意識異常:表現為在沒有進行過多的活動與勞動的前提下,卻經常出現精神倦怠、昏昏欲睡的癥狀,并且同時可伴有夜晚失眠、多夢等睡眠質量差的癥狀。較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短暫性的意識喪失和記憶喪失。
2、身體協調能力變差:身體協調能力出現問題是最常見的一種癥狀,表現為突然出現嘴部歪斜、流口水、說話困難等癥狀。嚴重的患者,還可出現肢體受控制、走路跌跤、肢體痙攣等癥狀。
3、感官、視覺、聽覺出現異常:由于腦供血不足會對人體的精神系統產生影響,所以首先會出現腦補發麻的癥狀。繼而面部也會出現發麻、知覺變差的癥狀。并且,視覺會出現異常,比如視力下降、視野模糊等,聽覺也會受到影響,比如出現耳鳴、耳聾等癥狀。
4、性格轉變明顯:如曾經性格十分開朗的人,會突然變得少言、孤僻等,就算是平常性格普通的人,也會變得比平時更加容易焦慮、急躁、容易生氣等。
5、出現偏癱、共濟失調:當腦供血不足的情況惡化時,就有可能會出現偏癱的癥狀,這種癥狀持續的時間較短,通常為數分鐘或幾小時即可緩解。當發生椎基底動脈的腦供血不足時,就會出現共濟失調的癥狀,這種癥狀比較嚴重。
腦供血不足對于身體各方面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要在平時就注意好預防,才能盡量避免出現腦供血不足的情況。對于腦供血不足的預防,可多注意腦血管方面的問題,有異常的及時處理,以及做到保證合理的飲食、適當的戶外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