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諸如冠心?。ㄐ呐K病發作)、腦血管疾病(中風)、血壓升高(高血壓)、周圍動脈血管疾病、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和心力衰竭等已經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尤其是在中國,從1990年到2017年,中國缺血性心臟病粗死亡率(未標化年齡)上升了155.4%,年齡標化死亡率上升了20.6%
而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高血壓。在我國,每3人里就有1人是高血壓患者。
血壓升高真有這么大威力引發這么多心血管疾?。?/p>
1.血管壁沉積垃圾,出現動脈粥樣硬化。
2.血液變粘稠,出現血凝塊。
3.血管壁失去彈性,出現動脈硬化。
關于“心臟病”,心臟背了鍋,其實威脅生命的關鍵是動脈血管的疾病。
正常情況下,動脈血管通過血液把氧氣和營養輸送到全身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接著血液會回到心臟,再次循環,健康狀態下這條道路暢通無阻。
但偏偏有人特別擅長花樣作死,暴飲暴食、頻繁重口味、攝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卻沒發覺動脈血管已經開始發生了變化。
血管壁悄悄出現了一些像粥一樣粘稠的沉積物,讓血管通道越來越窄,醫學上叫動脈粥樣硬化;
血液也變得粘稠,并出現凝血塊,醫學上叫血液粘稠。
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同時又遇到有血凝塊就會導致動脈血管中出現‘栓塞’,阻止血液的流動。
“栓塞”出現在一些細小的血管,都還算“幸運”。
但它可沒那么聽話。
如果發生在給心臟供血的途中,那就會導致我們所說的心肌梗塞或者心臟病。
如果栓塞出現在腦部,那就“呵呵”了,中風找上了你。
不過,腦部血管很脆弱,有時候中風并不是出現血管堵塞而是動脈血管直接破裂……
也就是“腦溢血”。
除了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液粘稠,還有一個因素導致血壓升高,那就是血管本身失去了彈性,醫學上叫動脈硬化,心臟泵血時,血管沒辦法根據實際情況自由舒張,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別把血壓高不當一回事兒,它引發的各種心血管疾病后果可是很嚴重的,一言不合就呼個120。
但同時我們也不必過分恐懼,因為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避免的。
慢性疾病的特點就是:需要長期的形成過程,所以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改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來幫助血壓降低。
1.補充礦物質并限制食鹽
動脈血管外周包裹著一層肌肉,而鈉元素過量(吃過多鹽分),或者是鈣、鎂、鉀任何一種元素缺乏都會增加肌肉的壓力。
增加鈣、鎂、鉀等礦物質的攝入,同時嚴格限制食鹽攝入,血壓會僅在1個月的時間內就有明顯下降。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的食鹽量不超過6克。
6克是多少?也就是裝滿一個啤酒蓋那么多。其中還包括像醬油、豆瓣之類的隱形鹽。
一天就吃一瓶蓋?是要回到原始社會吧?!
做不到沒關系啊,慢慢在靠近,就是一個很好的飲食習慣啦!
2.維生素E和維生素C對保護動脈血管有奇效
降低血液粘稠度也是一種方式。
人們曾經用阿司匹林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把心臟病發作的危險降低20%。
然而,通過雙向對照試驗,維生素E居然可以把心臟病發作的危險降低75%??!
這簡直就是一個驚喜!要知道,堅果和粗糧本身就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E,能夠吃食物做到的,可沒人愿意吃藥。
另外,維生素C是膠原蛋白合成的重要營養素。
對!就是讓我們變得美美的膠原蛋白!
但膠原蛋白可沒那么膚淺,在保衛血管的健康中,它是細胞之間的“粘合劑”可以使血管變得柔軟富有彈性。
3.富含DHA和EPA的脂肪酸
通過實驗證明,像深海魚、各種堅果、橄欖油、亞麻籽油、等等這些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也可以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因為歐米伽-3脂肪酸有抗炎作用,而動脈血管損傷就包括炎癥。同時它還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那么各種問題來了:
我知道這些營養好,可是他們都在什么食物里含量最豐富的呢?
能給方案就別談理論,直接告訴我一日三餐該怎么吃吧!
好是好,有沒有可以讓我堅持下去的方法???
別著急,關注芊潯,明天,我們會給大家一套食物組合拳,攻下您的心血管疾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