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有過一個噴嚏之后,腰腿部傳來一陣過電般的刺痛的經歷?您是否體驗過在別扭的睡了一夜起床之后,腰酸的像是“斷”了一樣?您是否在跟家人散步時因為腰腿酸痛而不得不經常停下來休息?如果您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很可能是您的椎間盤太過“突出”了。
首先請來認識下我們的罪魁禍首“椎間盤”同志,了解下它是如何做到如此突出的?
椎間盤是由纖維環包裹著髓核組成的近圓盤狀組織,在年輕的時候,里面飽含著水分,有充足的彈性,在我們的脊柱中充當著“彈簧”、“緩沖墊”的作用。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長期的負重、勞損,甚至是外傷,都會導致椎間盤老化退變,主要表現就是椎間盤的含水量明顯減少,可以將年輕的椎間盤想象成一個豐潤飽滿的柿子,老化脫水變成了柿餅,保持不住自己的身形,在體重的壓力下向后突出。
側面圖
背面圖
其實椎間盤本身是“無辜”的,它只是“累”“老化”了,保持不住“身材”了,開始走形了,突出了,但是這一突出不要緊,它的鄰居神經根不答應了,神經根就住在椎間盤的后方的一個小空間里,椎間盤往它身上一擠,本來空間也就不寬敞,這下就被擠的沒法“喘氣”了。
而我們的神經根并不是圖中的鋼鐵戰士,在受到長時間的壓迫后會發生缺血、變性、壞死等一系列病理改變,產生相應的癥狀。
那是不是只要我腰痛、腿痛就都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呢?那也未必。腰椎間盤突出癥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大約有95%的人會有慢性的(>3個月)持續性,反復發作的腰背痛,平躺休息能夠減輕,久坐久站、負重后加重。
2. 常有偏一側的腿痛,由腰部沿著大腿、小腿甚至直達足部呈一條線樣的疼痛。輕者呈刺痛或麻木感,重者呈電擊樣劇痛。常呈跛行步態。
3. 肢體發冷;腿上力氣減弱;會陰部麻木、刺痛、大小便障礙。
如果您已經有了上述的部分癥狀,那不妨在家人的配合下自己做兩個小試驗,我們叫做直腿抬高及加強試驗,股神經牽拉試驗。
01、直腿抬高及加強試驗
患者仰臥,檢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腳踝部,另一手置于膝關節上方,使膝關節保持伸直位,抬高到一定角度,患者感到下肢出現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原有的疼痛或麻木加重時為陽性。
加強試驗為在引發患者疼痛時,緩慢降低患肢高度至不再出現患肢放射痛時,將患肢腳背壓向患者,若疼痛再次出現,即為加強試驗陽性。
02、股神經牽拉試驗
患者俯臥,健側下肢自然伸直,患側膝關節伸直呈180°,檢査者一手固定患者骨盆,另一手握住患者小腿下端上提,使髖關節處于過伸位,出現大腿前方疼痛為陽性。
若您上述試驗出現了陽性,說明您的神經根很可能已經被擠壓的很緊了,它的“居住面積”可能小的都挪不開身了,建議您可以去醫院找專業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如腰部的磁共振等。
三、如何預防腰突癥?
如果您的腰椎椎間盤狀態尚佳,沒有上述問題,那么您這時可能會問了,我要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呢?或者您的癥狀尚且不重,您可能要關心,如何防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呢?請您繼續往下看。
首先我們要糾正一個觀念,很多人走路走累了會坐下來歇歇,這時候您歇的是您的腿腳,而在不正確的坐姿時,腰椎卻要承受比站立時更大的壓力,所以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首先就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坐姿才行。
正確的坐姿:
1.身體向后傾;
2.手臂自然下垂;
3.手與鍵盤平行;
4.膝蓋微高于座椅,血液順暢運行;
5.屏幕略低于視平線。
僅僅學會了“坐”可不能滿足哦,正確的坐姿可以讓您在白天坐位時保護自己的腰椎間盤,但是晚上睡覺時呢?
可能您會驚訝“怎么?我躺著睡覺也能傷著我的腰椎間盤了?”那可還真不一定,不知道您是否有過在不舒適的床上睡了一夜,起床后腰酸背痛的體驗?如果有,那很可能是因為您沒能睡在一張合適的床上,從而對您的腰椎產生了過多的壓力。
有的人喜歡睡硬床,有人喜歡睡軟床,那究竟哪一個才是合適的呢?其實太硬或太軟的床都不合適!那如何選擇合適的床呢?
平躺在床上,把雙手壓在腰部下面,如果雙手有被壓緊且不容易抽出的感覺,就說明硬度合適了。一般在木板床上鋪墊約10厘米厚的棉墊的軟硬度為最佳。
除了坐臥之外,主動的加強鍛煉腰背部肌肉也是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重要方式,人體漂浮于水中時,既放松了全身的大小關節,又同時鍛煉腰背肌肉(蛙泳為佳)。
當然如果您實在學不會游泳,那也可以如下圖所示的在家鍛煉腰背肌: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需要去搬持一些重物,殊不知在您每一次彎腰取物時,錯誤的搬持姿勢都會給您的腰椎帶來巨大的負擔,我們應當如下圖所示般在提起重物時,先下蹲再借用自己腿部的力量,而不僅僅是腰部,搬起重物。
說一千道一萬,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最關鍵就是記住三點:
1.糾正不良姿勢(坐臥);
2.加強腰背肌肉力量;
3.防止積累性損傷。
注意到這三點,便能有效的保護我們的腰椎間盤,延緩它的老化退變,讓它繼續優秀而不“突出”的為我們健康工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