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
——聚評·第16期——
1962年,周星馳出生于香港九龍窮人區,上面有一個姐姐,后來又有了一個妹妹。
母親凌寶兒畢業于廣州師范大學,給周星馳取名時,參照了《滕王閣序》中的句子:“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周星馳的父親平日酗酒賭博,維持生計很是勉強。一家五口擠在一間木板房里,睡的是“上下鋪”的架子床。周星馳后來回憶起童年,多次在媒體前提及:“那個時候能吃頓豉油撈飯,都覺得是天下美味。”
后來婚姻不睦的父母離了婚,周星馳跟著母親凌寶兒生活,性格自卑內向。在外人面前吃飯,他都會用害羞得用菜單擋住臉,“我害怕別人看著我,看著我講話”。
如此內向害羞的周星馳長大后卻想做一名演員。
中學畢業后苦拼兩年,才考進TVB演藝訓練班。
從訓練班出來后,卻被臺里安排去做兒童節目主持人,這一做,就是六年。
做兒童主持期間,一有空,他就會尋找機會去跑龍套。
在1983版《射雕英雄傳》中,他飾演一名士兵,要被梅超風一掌打死。
演出前,他主動跟導演商量,“可以讓我接一招再被打死嗎?這比較合理,哪有人不反抗?”
導演眼睛一瞪:“浪費時間。”
“雖然小,但也是表演啊。”他說。
就這樣每個月拿著兩千塊的薪水,從20歲到26歲,周星馳默默無聞地跑著龍套。
不過,努力的人終有出頭之日。
1988年,他憑借《霹靂先鋒》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
1990年,主演的《賭圣》打破香港地區票房紀錄而獲得關注。
1992年,周星馳出演了七部電影,七部全進香港票房前十,前五都是他。
自此之后,便如同開了掛一樣,整個九十年代香港電影都有他濃墨重彩的一筆。
《賭俠》《審死官》《鹿鼎記》《蘇乞兒》《唐伯虎點秋香》《破壞之王》《九品芝麻官》《國產007》《大話西游》《喜劇之王》等時至今日仍耳熟能詳的電影,周星馳一路高歌猛進,走上神壇,并從此再也沒有下來過。
6度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獲得8個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至今他仍是香港電影票房冠軍保持者。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這樣的評價不算夸張。
除去無厘頭的成份再看他的電影,其實充滿小人物的悲涼,周星馳電影講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
《喜劇之王》里龍套演員尹天仇就有他自己的影子,小人物卻有理想有強烈的尊嚴感。
其中一句臺詞“就算你一定要叫我跑龍套的,也不要加個‘死’字在前面吧”——
閑暇之余,還苦苦鉆研專業——
《喜劇之王》中小人物尹天仇的辛酸生活,卻成為讓人爆笑的喜劇。
或許是因為,旁觀者看上去的笑料,身在其中只覺得辛酸。
這也是周星馳電影能讓人發笑,但也能觸動人心讓人流淚的原因。
以喜劇的方式表達悲劇,讓電影變得更深刻。
選取小人物做主角,消解偉光正的光環,卻讓人物變得可愛可親起來。
《國產凌凌漆》中,周星馳扮演猥瑣無賴的特工,追女生比家國情懷更重要——
“我正在談兒女私情,國家這種小事改天再說啦!”
《九品芝麻官》里,他是個不被人放在眼里的小小縣令,卻堅持匡扶正義——
“貪官,奸;清官,要更奸!要不然怎么斗得過他。”
《少林足球》中,他是一個撿垃圾的,窮苦潦倒卻心懷功夫夢,要創建一支少林足球隊——
“做人如果沒夢想,那跟咸魚有什么分別?”
《大話西游》中,就算最后他從小人物成為蓋世英雄,還免不了被嘲笑——
“他好像一條狗唉!”
《功夫》里,他是夢想著出人頭地的街頭混混,視維護世界和平為己任
“本來我要用這10塊錢念書,當個律師、醫生,但為了世界和平......唉”
從不起眼的龍套演員,到星光熠熠的大導演,周星馳一路走來,承受了很多質疑。
從90年代開始,就不斷有人說他江郎才盡;
還有他不斷被媒體渲染的壞脾氣、人緣差——
但不管外界的聲音如何,有一點沒人可以忽略:
周星馳在華語影壇,長盛不衰三十年,且在不斷超越自我。
這樣的導演、演員,放眼全球有幾個呢?
他靠一身近乎偏執的執著和勇氣,堅持著自己少年時的電影夢。
最近,他接受采訪時說:
“這些年我的電影越來越少,只想跟大家說一句,對不起,我老了。”
這句話真是讓人心疼。他51時就已滿頭華發。
電影成就他,也在消耗他。
其實,不管多老,我們都不會忘記他。
這世上,影帝有太多,但周星馳只有一個。
聚好看電影頻道“影視大咖”專欄推出周星馳作品集錦。打開【聚好看影視】,選擇左側導航欄“電影”頻道進入,即可觀看。
精彩盡在聚好看,更多好看等你發現。
“在我的電影里,不存在角色大小,每一位角色都必須發光發熱,只有每一位角色都做到完美,才能共同組成一部經典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