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必須有聰明機智的本寶寶)
那么問題來了
↓↓
—拿到消費券,如何玩轉秀山麗水—
麗水不遠,偏偏安置在浙江的深處,如果閑暇時,可以一個人躲在青山綠水邊上靜靜浣紗,或是逛逛隨著云海起落的梯田和老村,安然如一曲悠揚的音樂。
古堰畫鄉 || 走多少遍都不會厭的水鄉
若要選一處代表山水氣質的景觀,麗水蓮都的古堰畫鄉相信可以名列其中。走多少遍也不會厭倦的古堰畫鄉是蓮都最負盛名的景區。
這有是八百里甌江最瑰麗的河段。在這里,有的是帆影重重、船槳聲聲的悠閑時光。許多美術院校選擇這里作為寫生基地,一年四季,隨處可見手執畫筆、分散在各個角落的畫家。
龍泉山 || 江浙第一高峰
在麗水這個山城之中,如果定要選擇一座高山來攀爬,那必須是龍泉山!步行龍泉山綿延千仞峭壁上的棧道,處處都是迎客松,伸著長長的手臂擁抱你。山間的霧氣在眼前不斷地組合升騰,變成云海,浮于山腰。
云和梯田 || 霧中的七彩梯田讓人沉醉
綺麗多姿的茫茫云海,時而靜臥山川,山峰、樹木、房舍點綴其間,如同蓬萊仙境;時而象狂暴的潮,洶涌澎湃。那種寧靜、那種和諧、那種天人合一的境界、變幻莫測的云霧,霧中的七彩梯田讓人沉醉,美得難以形容。
縉云仙都 || 秀美如一幅畫卷
縉云,原本只是處在浙江西南部的小縣城,只是因為暑假熱播的2部影視劇而聲名鵲起。這里有九曲練溪、十里畫廊……秀美如畫卷。
鼎湖峰算是縉云仙都的標志,在到達景區的時候,就可以遠遠的看到一根石柱崛地而起。因為形狀像春筍一樣,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一筍”。白居易曾用“黃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的詩句來描繪這個人間仙境。
青田石門洞 || 文人墨客的留詩勝地
青田的石門洞,一直都是被當地人當做避暑勝地。但殊不知,除卻了避暑這個功能之后,石門洞用自己低調的美景,自古以來吸引著文人墨客。
相傳是晉永嘉太守謝靈運躡屐來游,始開此洞?!耙慌蓮奶煜拢浝畎卓础?,此天然洞府令人十分神馳。古來墨客詩家每一臨游,常以詩文詠頌,贊美不止。
慶元百山祖 || 遠離塵世的喧囂
慶元縣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以“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中國香菇第一城、中國廊橋第一鄉”聲名遠播。除了這些,更多的是在這里生活的自在,沒有喧囂的世事,只有日常的生活小事,似乎所有的壓力都與這里無關。
百山祖4A級景區,雙苗尖景區,這里盛夏無暑,莽林翠松,飛瀑碧潭,鳥語花香,環境幽雅,堪稱人間仙境。這里空氣中滿滿的都是負氧離子,遠離“霧霾”,遠離城市的喧囂,周末來這里做一次深呼吸,平靜一下忙碌的心情。
遂昌千佛山 || 大自然的寵兒,避暑圣地
千佛山景區內峽谷清幽,林木茂密,清澈的山泉穿行其間,造就了迷人的瀑、池、湖、潭、澗等水域景觀。原始森林,奇峰異石,景色秀麗,被譽為“江南小九寨”。
松陽大木山茶園 || 茶香四溢,與自然對話
閉上眼睛做個深呼吸,耳邊聆聽著茶園內小橋流水、鳥兒鳴叫,想起當年朱麗葉羅伯茨在巴厘島的烏布梯田騎行,尋找心靈的出口,與自然親近對話。
景寧云中大漈 || 云中桃源,看的見的清涼
景區境內丘巒多姿,田園村落景致宜人,四周群山環繞,煙霧彌漫,被喻為“云中桃源”。
“漈”在畬語中是瀑布的意思,雪花漈的瀑布很漂亮,水霧在光影下顯得夢幻迷離,一個深呼吸,清涼透徹,清肺,好一個天然氧吧。清涼透徹的溪水,淳樸的民風,熱鬧的篝火晚會,都是吸引我們前去的理由。
除了這些景區,麗水還有那些古老村莊也歡迎著您的到來。
古村落的爛漫田野、古屋舊祠,還有說不完的古老故事,這就是麗水的古村落的生活。在這些古村中線段,感覺青石板、古墻的縫隙……都深藏了歲月的滄桑和古樸的風情。
遂昌·車前村 || 車到山前必有路
第一次聽到車前村的名字,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句“車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地人告訴我,這句話就是為了這個村而寫的。
車前村,坐落在平均海拔900米的高山上,因為隱藏的太好,有些遂昌本地人都不知道這個地兒。 自“2013車前國際攝影大賽”后,這個隱匿于山中的村落,才漸漸為人所知。如今隨意走在村中,你可以瞧見幾乎每幢房子前,都有拿著單反創作的攝影師們。
遂昌·大柯村 || 梯田上的小村莊
在遂昌,梯田已經算不上哪個村莊的“土特產”,因為哪兒哪兒都一樣。在高坪,你可以看萬畝杜鵑,在南尖巖,可以看云海,而在大柯,就是看民居了。
從遠處看大柯村,就仿佛云上的村落,黃墻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梯田層層,古樹如蓋。保存了明末清初浙南山區古村落風貌。因為是遂昌有名的攝影創作基地,走在村里的路上,偶然遇見老人家,見我們這樣帶著相機前來的,會熟門熟路地告訴我們哪兒拍最好看。
松陽·楊家堂村 ||深閨待人識
從松陽縣城驅車沿著迂回輾轉的山路一直前行,卻始終見不著村落的影子。直到停車移步,爬上村口的山坳,眼前景象才讓你從失望中回過神來,被外人譽為小布達拉宮的階梯式建筑格局。
楊家堂古民居建筑比較樸素,老宅中沒有大量雕刻精美的牛腿,也鮮有花格窗,最大的亮點是每幢老屋的院墻上都有毛筆書寫的《詩經》、《論語》等經典詞句及古訓,字跡雋永飄逸,落筆生風,仿佛書家剛剛落筆,還帶著清香的墨汁。
縉云·河陽古民居|| 活著的千年古村
在縉云縣新建鎮,有個鮮為人知的河陽元代古民居。古民居的建筑很有特色,有的古宅弟大門前筑有“園洞門”,門像園形像現代的園林建筑。古民居外墻建筑最有特色的是答樵路,在這條路上有32個馬頭狀的墻頭,遠遠望去似32個馬頭在仰頭長嘯,氣勢非凡。
看河陽村,朱氏博物館和古董工藝品陳列館不能不去。朱氏博物館內陳列著河陽人歷代用過的生成工具、生活用品、十里紅稼妝等。當你看到古代男人的牛皮長靴、小腳女人的“三寸金蓮”牛皮鞋,以及一應俱全,不得不想起當地民間有一句話:“有女嫁河陽,賽過做娘娘。”
景寧·小佐村 || 梯田之上的古建遺珍
距離景寧的大漈7公里左右的樣子,隱藏著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莊——小佐村。巨大的梯田之上,古木環繞,古屋層疊,這就是小佐村的第一眼印象。
小佐村的山地古民居也很有特色,用最原始的木石材料建造,兩層樓屋,清一色的懸山大屋頂,建筑之間依地勢自由組合,完全不同于平地上同時期的合院式民居。
很難想象如此封閉的小山村在歷史上卻是名人輩出的臥虎藏龍之地,村中清乾隆年間建造的嚴氏宗祠里懸掛著“序倫堂”、明朝的“耆德壽跡”、清朝“選元”、“貢元”等古匾,門外還立著四對旗桿石,是明清時期小佐村的“四貢”所留。
龍泉·下樟村 || 云塢里的千年桃源
下樟村距龍泉城區6公里,是一個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村落。村中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建筑,雕梁畫棟,錯落有致,至今保存完整,形成一定規模的古代建筑群。
“滿屋白云耕不盡,一潭明月釣無痕。”這是宋代名士管師復描述下樟村的詩句。據說當年,管師復隱居于下樟村所在的白云巖山上,終日于山林間讀書,一個人吟詩練字。一天,他從白云巖上來到半山腰的一處峽谷,見這里地勢開闊,樹林蒼翠。峽谷中間還有山溪流過,并有一處瀑布傾瀉,有山有水有地,是一個居住的好地方。
很多人卻向往云塢,因為一想起這個詞,仿佛滿眼都是云霧繚繞的青山,而在霧氣間又能隱隱約約見到村莊的一角,仿若仙境。若是在雨后入山尋訪下樟,很可能有幸見到這樣的美景。
云和·坑根石寨 ||梯田上的愜意生活
坑根石寨是云和梯田腳下的一個古村落,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如果當初不是愛拍梯田大片的攝影師們深究的話,可能這個村子到現在也還在靜靜等待著。但真正讓這個村火起來的是,一檔明星家庭真人秀。
走在石寨的小巷,一堵堵石墻撲面而來,讓人猝不及防。卵石砌成的村道,彎彎曲曲消失在小巷深處。石寨有一條地下暗河,并在地表上形成了兩口泉井,泉水清澈,常年不竭,掬水而飲,如嚼冰雪。
隨意在村子里晃悠,孩子們三五成群地嬉鬧著,堂前屋后都是自家種的南瓜、玉米。走累了,就到村里的老茶坊喝碗土茶,天井中陽光流瀉,照在布滿歲月痕跡的紅豆杉木梁柱上。坐在清涼的正堂里,喝一口甘醇解渴的“大碗茶”,對于城市里的人們而言這是記憶里的桃花源,夢想中的享受人生,讓時間慢下來,和斑駁的老墻根一起坐看透過樹梢投射在泥土地上的光影轉換,這里是桃源?這里是云和坑根!
青田·伯溫村 || 名人之后的風水寶地
現說青田,大家對它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華僑之鄉。殊不知,在這個華僑之鄉,還藏著一個名人之后的風水寶地——伯溫村。伯溫村四周青山環抱,連綿起伏的朝山、案山清晰可見,村前溪流環繞,碧波蕩漾,更有養生太極灣散發著靈氣,從而形成一個山環水繞、山水交融,有著豐富的山體、山峰、河流、村落等多層次空間格局。
古村融劉伯溫傳奇與自然風光于一體的“浙西南旅游第一村”的同時,還能體驗一番農家的莊園生活。這里民風淳樸,青瓦白墻古建筑,形成一番古色古香的好風景,在滿山翠綠的青山中,真象個世外桃源。
蓮都區·堰頭村 ||前門水后屋村的詩意生活
麗水蓮都的古堰畫鄉一直被稱為“藝術之鄉”,而歷史悠久的堰頭村位于位于甌江沿岸的碧湖鎮,村域總面積5.37平方公里,因位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通濟堰的首部而得名。
堰頭村位于麗水市蓮都區西部25公里,距碧湖鎮5公里,村子因位于具有1500年歷史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通濟堰的首部,故得名堰頭。 該村依山傍水,千年古樟林立,古居成群,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