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仙方,覓仙果,煉金丹……”這是很多電視劇上想要長壽的人,一直在尋覓的方法。如今,現代的人面對來自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該如何才能讓自己長壽?
人們常把四十稱為不惑之年,意思40歲是走向思想成熟的一個重要分界線。而今,有的專家提出:“40歲是健康的分水嶺”。
40歲之前,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在忙著工作、照顧家庭。而40歲之后,當事業與家庭都趨于穩定之后,這時候很多人的身體已經被“摧殘”得傷痕累累,于是乎就開始為自己的身體健康擔憂了,并后悔沒有能在年輕的時候更加注重身體健康。
不過,不要過于擔心,據說40歲以后做到這7件事,都可以長壽!一起來看看:
01
戒煙
“吸煙有害健康”,煙草和煙霧中含有超過250種有害物質或致癌物質,會對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的危害極大。研究顯示,40歲戒煙能多活9年。
此外,喝酒一定要把握住量,低度白酒最多二兩,中度白酒別超一兩,烈性酒要控制在25毫升以內,啤酒一天最多一瓶。
02
減法生活
很多的人會面對“中年危機”,事業上可能處于瓶頸期,停滯不前。家庭上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負擔很重。
40歲后要學著做減法,及時清理消極情緒。調整好工作和生活的關系,多關注自己和家人。
03
做力量練習
人到中年,身體新陳代謝速度減緩,肥胖幾率增加,如果再不重視鍛煉,患慢性病的風險將翻倍增加。
40歲后,建議每周進行啞鈴、杠鈴、阻力帶等有助于“重建”肌肉群的力量練習,以每周3次,每次進行8-10組為宜。如果沒有時間,可每天散步、快走30分鐘,同樣有益于身體健康。
04
調劑婚姻
人到了40歲,少了戀愛和新婚時的甜蜜和浪漫,多了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婚姻生活開始出現危機。
夫妻可以每年安排一次旅行,找找戀愛時的感覺,用心經營婚姻生活。
05
重視體檢
40歲以后人體的五臟六腑、十二經脈開始衰落,外在表示是皮膚日漸松弛,面部光澤慢慢消失,頭發變白等,而內在變化是心腦血管變得脆弱,慢性病開始積累,因此定期體檢十分必要。
除了基本項目之外,建議40歲人群增加血管、前列腺、骨關節、腫瘤標記物、乳腺、宮頸等檢查。
06
開始健腦
一旦到了40,很多人會忽然感到自己經常忘事,做事還容易分心。
所以,專家建議每年給大腦做做“有氧運動”,比如試著改變回家路線,重新認識周圍環境;每隔一段時間調整一下家里的布置等。
07
七分飽為宜
“飲食七分飽,無病活到老”。一日三餐,以七分飽為宜。每頓飯要少吃一口,想要添飯的時候,要管住自己。這樣看似獲得掙扎,其實深的養生精髓。
另外,不要挑食,每樣食物都吃點,每樣又不多吃,達到營養均衡的健康狀態。
除了這7個養生秘訣之外,我們再來看看高齡國醫大師的長壽秘訣有哪些。
1、鄧鐵濤
長壽秘方:一是不爭名不爭利,心態上凡事順其自然。二是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三是要運動,每天早上打八段錦。他推薦,“我沖涼有個秘方,冷熱水交替,是相對的冷熱交替。這樣血管的收縮擴張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樣。”
2、路志正
長壽秘方:路老每天早上起來都會吃生姜,認為生姜配合紅棗、紅糖養生效果很好,但生姜只能早上吃切忌晚上吃。陸老習慣早上搓臉和晚上睡前沐足,晚上沐足有助于把血引下來,讓大腦容易進入睡眠狀態。
3、周仲瑛
長壽秘方:周老每周5個半天給人看病,對他來說,一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給患者看病。他生活規律,不熬夜。“有求皆苦、無欲則剛”,淡泊名利,心平氣和,很有氣度。
4、張學文
長壽秘方:張老對病人很好,許多病人到張老的家里求他看病,他來者不拒。張老倡導豁達做人,“心寬,腿勤,粗茶淡飯”。
5、李振華
長壽秘方:李老從醫60余年,注重調理脾胃,吃東西很清淡,飲食有節,不會暴飲暴食。注意運動,飯后散步,冬天在客廳里環繞走15分鐘。書法養生,調養性情。
國醫大師的養生秘訣還有很多,今后有機會再給大家一一介紹。長壽是美好的愿望,但想要長壽,就要付出行動,這樣才能有所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