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遇到一些糖友,患病時間不長,3-5年,藥沒少吃,但血糖很不好,還出現了多種并發癥的相關癥狀,如乏力、泡沫尿、皮膚癢、視力模糊等。而有的糖友,患病十年甚至二十年,平時只吃很少的藥甚至不吃藥,血糖卻能保持平穩,而且沒有并發癥,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糖友案例
87歲的王大爺,20年前確診的糖尿病,如今空腹血糖5.9,餐后血糖7以下,定期篩查并發癥指標,3年前發現微量白蛋白超標,診斷為早期腎病,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很快康復了,至今沒有再出現其他并發癥,目前精神狀態和身體情況良好,連一些常見的老年病都沒得過。
王大爺的養生方法并不復雜,除了科學用藥,堅持鍛煉,飲食上也十分講究,特別是主食的選擇,有他自己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主食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來源。主食量如果不控制,血糖指標自然難以保障,并發癥風險也會增加;攝入不足又會影響細胞功能,導致營養缺乏,引發其他健康問題。選擇主食時,最好選擇升糖指數低、營養均衡的食物,兼顧血糖和營養。
王大爺的主食包括5種糧食:薏米、黑米、藜麥、燕麥、蕎麥。
1.薏米(熱量:1494千焦/100克)
中醫認為,薏米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等功效。對于濕氣大,大便粘膩、水腫、腳氣、關節不利等癥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薏米營養豐富,包括多種維生素、薏米酯、谷固醇、膳食纖維等,對于控制血糖很有好處。其中豐富的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防衰老,保護細胞的作用。
2.黑米(熱量:1393千焦/100克)
中醫認為,黑米健脾開胃、補肝明目、滋陰補腎、益氣強身,適合脾胃虛弱、體虛乏力、貧血、陰虛、腹瀉、脫發、白發增多、肝腎疾病的糖友,還可改善心肌營養,降低冠心病危險。黑米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延緩升糖,維持血糖平衡;含有的B族維生素營養神經,預防神經病變。
3.藜麥(熱量:1563千焦/100克)
藜麥是一種低果糖低葡萄糖的食物,能夠促進糖脂代謝。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多酚、類黃酮類、皂苷和植物甾醇類物質,具有多種健康功效。藜麥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占83%,對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也有一定效果。
4.燕麥(熱量:1536千焦/100克)
中醫認為,燕麥健脾、益氣、補虛、止汗、養胃、潤腸通便,適合便秘、水腫、體弱、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糖友。燕麥中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不僅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還能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同時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幫助控制血脂,保護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含有的各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還能預防貧血、骨質疏松,舒緩神經。
5.蕎麥(熱量:1356千焦/100克)
中醫認為,蕎麥健胃、消積、止汗,適合胃痛胃脹、消化不良、慢性泄瀉、高血壓、高脂血癥的糖友。蕎麥富含膳食纖維、黃酮、鎂、煙酸,可以幫助穩定血糖,保護胰島,富含的維生素P,有保護血管、預防動脈硬化、調節血脂的作用,
提醒糖友:雖然上面的食材升糖指數相對較低,但也要控制總量,每餐控制在100-150g為宜,可以粗細搭配(細糧和雜糧的比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