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門診膝關節疼痛的病人漸多,其中有不少年輕的患者。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由脛骨、股骨和髕骨借助關節周圍肌肉、韌帶和關節腔內起墊片作用的半月板構成。關節的表面有關節軟骨,關節腔內有起潤滑油作用的關節液。像軸承一樣,膝關節也是一個很精密的機械結構,也會有磨損和受外力而損壞。
專家介紹
王正,安徽省中醫院骨科專家,副主任醫師,畢業于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骨傷科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安徽省康復醫學會運動醫學與關節鏡分會委員,安徽省醫學會關節鏡學組委員,安徽省中醫藥學會骨傷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級名老中醫丁鍔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先后到廣州中山大學、上海華山醫院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進修運動醫學,擅長關節鏡診療肩、肘、膝關節相關疾??;
專家門診:周五下午;運動醫學專家門診:周三下午。
Tip1:護膝從生活細節做起
雖然膝關節疼痛多發生于中老年人,但其實不少問題是從年輕時就積攢下來了。現在很多辦公室白領,白天工作忙,晚上或周末到健身房猛練,舉重、爬樓梯、深蹲等,慢慢地就造成關節表面非常光滑的關節軟骨加速磨損。隨著年齡的增加,如果關節仍得不到休息,關節軟骨就會軟化、皸裂、剝脫,致軟骨下骨質裸露,就像墻體表面光滑的瓷磚脫落,毛坯墻外露一樣。行走時骨質與骨質相摩擦,膝關節當然會疼痛。人的壽命是有限的,關節的壽命也有限。如果有人活了80年,但關節用了60年就先“死”了,那后面的20年,就得深受其苦了。關節就像是小汽車,寶馬和夏利的壽命當然不一樣。但如果寶馬車你亂開,不愛惜,夏利你小心翼翼保養,那寶馬也用不了幾年,夏利倒沒準還比寶馬多跑幾年。膝關節的主要功能就是運動,同時膝關節還是一個負重關節,除了承受人的體重之外,在不同的姿勢下,膝關節負重也不盡相同,例如躺下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0;而站起來和走路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正常體重的1-2倍;在上下樓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大約是體重的3-4倍;值得注意的是,下蹲時膝蓋的負重則可達到體重的8倍。由此可見生活中我們盡量避免爬樓梯,少下蹲,推薦用坐便器,家務擇菜 、洗衣服時可以坐小板凳,為膝關節減輕壓力。
Tip2:做好護膝加減法
肥胖是引起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重要原因,膝關節的大小成年人都差不多,試想體重是180斤的人對膝關節的壓力肯定比體重是100斤的人大的多。就像是載重5噸的汽車,你每次讓它載10噸貨物,那這輛汽車軸承的磨損大,汽車毀得快。所以減輕體重是預防和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重要措施。關節的穩定靠骨骼、韌帶、肌肉,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也能預防、延緩關節軟骨的勞損和防止膝關節受傷。因為肌肉是重要的支撐結構,肌肉越強壯,關節越有力,膝關節也更能承受壓力。就像自行車的輪軸,如果輪軸螺絲不緊、不穩定,輪軸反而磨損大。膝關節周圍的肌肉中最重要的是股四頭肌,我們仰臥時腳尖向上翹起,膝關節伸直位把腿抬起45°高,堅持4-5秒,然后慢慢把腿放下,一抬一放為一次,可連續做十余次至數十次不等,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加強膝關節的穩定性。
Tip3:既病防變
關節就像軸承一樣,只要運動就會有磨損,輕者是關節表面的軟骨退變軟化,表現為上下樓梯膝關節疼痛,下樓梯時更明顯,甚至下蹲后站立困難。關節的墊片半月板受關節活動的長期擠壓碾磨也會出現破裂,表現為膝關節的腫痛、交鎖、打軟腿,關節內有彈響。這些情況的出現說明我們的膝關節出問題了,就要及時到醫院骨科或運動醫學科就診。常規可行膝關節正側位片及核磁共振檢查,進一步明確是關節軟骨損傷還是半月板損傷。如果是軟骨剝脫,在關節腔內則形成游離體,俗稱“關節鼠”,“關節鼠”卡在關節中間可就可以引起膝關節交鎖、打軟腿。膝關節的“關節鼠”和半月板撕裂又進一步加重關節軟骨的損傷,就像關節軸承內的一個鋼珠碎裂一樣,如果不及時把碎裂的鋼珠取出,輕者其它鋼珠被磨壞,甚至整個軸承都被毀壞。膝關節鏡是目前對保守治療效果不好的膝關節關節軟骨損傷和半月板撕裂最好的治療方法,可以將關節內損傷的軟骨修整,撕裂的半月板縫合或修整成形,恢復原半月板的形態及功能,防止或延緩膝關節的進一步損傷。膝關節鏡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費用少,住院時間短等優點。
Tip4:中醫藥治療功專力宏
祖國醫學沒有膝關節骨關節炎及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對于膝關節無明顯誘因出現的疼痛、活動受限均稱為“骨痹”或“膝痹”,認為是膝關節在長期慢性勞損的基礎上感受風寒濕邪,局部經絡氣血不通則痛。故治療上多采用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方法,運用中藥熏洗、外敷患膝,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熏洗和外敷中藥均為我院院內制劑,專病專藥,功專力宏,使大部分病人解除了痛苦,避免手術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