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是世界的本來面目,人們只是不斷地在認識它、發現它。
在自然界面前,人類永遠是孩子,在她的作品里驚嘆,觀察、模仿。而觀察者自身的條件,例如思維、視角,決定了他觀察到的世界是什么樣,有多大。前人經驗的指引,就像開創了一條條游覽路線,搭建了一座座觀景平臺,不同的認識角度和不同的解說形成諸多學派。然而,無論我們怎樣認識,自然還是那個自然。你轉換的角度越多,獲得的認知越全面。
針灸, 中國古人留下了經典觀景臺和古語解說詞。雖然大部分人(包括西方科學界)不懂他的解說詞,但是它指向的是經驗事實,是一個個真實的景觀。借助當今的知識交流和視野拓展,我們有責任在充分理解、分析古典文獻和充分研究、觀察臨床現象的基礎上給古人的經驗事實提供一套邏輯明確、指向清晰、包容度大、前瞻性強的新的解說詞,讓現代人能聽懂、能理解、能使用。這就是結構針灸的初衷。
令我們感到欣喜的是,從結構看針灸,不僅使先賢妙法的原理內涵在我們的眼中變得更加扎實具體,而且使我們更加嘆服于古圣大醫的聰明才智,也為我們臨床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助力。
《黃帝內經》中有明確的結構學思想,古典針灸依結構取穴者比比皆是。所以“結構針灸”不是新發明,它只是一條幾乎被遺忘的路。雖然有時若隱若現,有時又蹤跡難尋,某處也許荊棘叢生, 但是,相信我們的努力會讓它更清晰、更堅實、更穩定、更便捷。感謝有此共識的一批針灸專家,在微信平臺上朝夕討論,奉獻智慧,為結構針灸提供了一個個臺階,鋪就了最初的一小段路。今結集出版,以期對讀者有所幫助。內容很多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