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結構之復雜精妙,簡直不可思議!各個器官和組織之間,不僅有血管和神經構建的“交通網絡”和“通信網絡”,而且內分泌腺分泌的各種激素,如同無數遙控指令,維持著整個機體的和諧穩定。
盡管如此,骨骼和大腦之間好像也是“雞犬之聲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但是,最近科學家發現它們竟然真的扯上了牽連!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骨細胞分泌的LCN2蛋白,不僅能夠誘導胰島素分泌,而且可以穿過血腦屏障,作用于下丘腦并抑制食欲!這一發現不僅證明了骨骼的內分泌功能,而且揭示了一種此前未知的食欲調節機制。相關成果發表于今年三月份的《自然》雜志[1]。
一直以來,骨骼都被視為是一種具有支持、保護和運動等功能的惰性器官,從生到死,骨骼默默無聞地承受著“生命的重量”,直到身體變成一堆白骨時它才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最近幾年,研究人員逐漸發現,骨骼其實還是一個多功能的內分泌器官。由成骨細胞(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細胞)分泌的骨鈣素,通過循環系統到達胰腺后,能夠影響小鼠β細胞增生和促進胰島素分泌,并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2]。研究人員甚至發現,骨鈣素能夠刺激睪丸中睪酮的釋放,對于生殖和骨質密度產生重要影響[3]!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骨組織分泌的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FGF23),能夠通過循環系統,作用于腎臟以調節磷酸鹽代謝。在腎功能衰竭、癌癥和一些遺傳性疾病(包括遺傳型佝僂病,又稱為X-連鎖低磷酸鹽血癥)的患者中,FGF23水平飆升導致機體磷酸鹽水平急劇下降,最終導致骨骼畸形的發生[4]。
這些對于骨鈣素和FGF23的研究,也為科學家們發現更多有關骨骼的內分泌功能提供了思路和線索。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生理學家Stavroula Kousteni博士說:“我們認為還有其它的骨激素參與代謝調節,因為通常其他內分泌器官影響代謝都需要多種激素。”
Kousteni博士之前通過實驗發現[5],成骨細胞FoxO1(負調控脂肪形成的轉錄因子)基因缺陷的小鼠會表現出吃得更少,體重下降,并且發現這種情況下成骨細胞表達出高量的脂質運載蛋白(LCN2)。LCN2以前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脂肪因子(脂肪組織分泌的小信號分子)。現在來看,骨骼也可能與LCN2的產生有關。
為了確定LCN2的主要起源,這次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實驗,分別敲除小鼠成骨細胞和脂肪細胞中的LCN2基因,結果發現,小鼠血液中LCN2水平分別降低了67%和27%。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所有組織中的LCN2表達,最終確定骨骼為LCN2表達的主要器官,并且骨骼中的表達水平至少高于脂肪組織十倍。
野生型小鼠指定組織中LCN2表達水平的實時PCR分析
果然,骨骼通過分泌LCN2,使其扮演激素的作用,參與了調控機體的能量代謝。但是,LCN2的作用靶點又是哪里呢?
研究人員發現,敲除了成骨細胞LCN2基因的小鼠,葡萄糖耐量(機體對血糖濃度的調節能力)和胰島素敏感性大幅降低,與野生型小鼠相比,給予葡萄糖后小鼠胰島素分泌水平降低了50%,β細胞數量也出現了減少。而敲除了脂肪組織LCN2基因的小鼠并未出現類似的變化。
另外,缺乏LCN2的小鼠在飲食方面也出現了變化。3周齡的小鼠食物攝入量增加了23.7%,3個月大的小鼠食物攝入量增加了16.4%,小鼠整體表現出性腺肥大(16.5%),總脂肪量(19.6%)和體重(5%)增加。
與對照組想比,成骨細胞缺乏LCN2基因小鼠脂肪和體重的增加情況
在野生型小鼠實驗中,發現進食后1-3小時后,小鼠血液中的LCN2含量升高了3倍,并且不再“積極”進食。而缺乏LCN2的小鼠,在喂食2小時后,仍具有2倍高的食物攝取速率。
也就是說,正常的小鼠在飽餐一頓后,吸收的營養會被成骨細胞感知,然后成骨細胞分泌了大量的LCN2做出應答,告訴你“不要再吃了”!而如果成骨細胞不能分泌LCN2,機體則將一直有食欲。
難不成,成骨細胞分泌的LCN2,還影響了大腦產生食欲?
沒錯,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LCN2能夠穿過血腦屏障,作用于位于下丘腦的黑皮質素4受體(MC4R),并激活MC4R依賴性的厭食(食欲抑制)通路。
成骨細胞分泌的LCN2激素,通過循環系統作用于大腦中的受體,抑制食欲
MC4R能夠調節嚙齒動物和人類的食物攝入、能量代謝和體重。據以往研究,人類MC4R突變占到兒童肥胖的5%,占成年肥胖的0.5%-2.5%,而小鼠中MC4R的缺失則會導致嗜食性肥胖癥[6]。
至于骨骼為何“操心”能量代謝,并“出手”干預食欲,研究人員表示還不得而知。但這一結果已經擴大了人們對食欲控制以及骨骼內分泌作用的理解,并將LCN2鑒定為作用于MC4R抑制食欲的骨源激素,也為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和其它代謝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線索。
大家也許會說,調節機體血糖和能量代謝的因素那么多,骨鈣素和LCN2能算老幾?誠然,目前對于骨骼分泌的LCN2及其它激素作出任何明確的表態還為時過早,更不用說醫療影響。
但是正如美國緬因州斯卡伯勒分子醫學中心骨骼內分泌學專家Clifford Rosen所說[6],“研究發現了我們之前忽視的東西,有一點很清楚,骨骼作為一個沉默旁觀者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參考資料:
[1]Mosialou I, Shikhel S, Liu J M, et al. MC4R-dependent suppression of appetite by bone-derived lipocalin 2[J]. Nature, 2017, 543(7645): 385-390.
[2] Lee N K, Sowa H, Hinoi E, et al. Endocrine regulation of energy metabolism by the skeleton[J]. Cell, 2007, 130(3): 456-469.
[3] Oury F, Khrimian L, Denny C A, et al. Maternal and offspring pools of osteocalcin influence brain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s[J]. Cell, 2013, 155(1): 228-241.
[4] Liu S, Zhou J, Tang W, et al. Pathogenic role of Fgf23 in Hyp mice[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2006, 291(1): E38-E49.
[5] Rached M T, Kode A, Silva B C, et al. FoxO1 expression in osteoblasts regulates glucose homeostasis through regulation of osteocalcin in mice[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10, 120(1): 357.
[6]Larsen L H, Echwald S M, S?rensen T I A, et al. Prevalence of mutations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of melanocortin 4 receptor variants identified among 750 men with juvenile-onset obesity[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05, 90(1): 219-224.
[7]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bones-make-hormones-communicate-brain-and-other-organs?mode=topic&context=87&tgt=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