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面神經炎)如果病情較輕、早期治療得當,一般在2周左右即可恢復。如果是面神經管外的損害即使不治療也會自愈。所以病情輕的面癱很好治療,有時一種療法既可治愈,如口服中西藥物、針灸……。最難以治療的就是頑固性面癱。
頑固性面癱的名稱很難界定,報道的文獻很多但缺乏病程的定義。根據我的觀察一個月面肌未見恢復,治療起來就非常棘手。所以,我把患病一個月治療無效的面癱定義為頑固性面癱。
面癱(面神經炎)如果病情較輕、早期治療得當,一般在2周左右即可恢復。如果是面神經管外的損害即使不治療也會自愈。所以病情輕的面癱很好治療,有時一種療法既可治愈,如口服中西藥物、針灸……。最難以治療的就是頑固性面癱。 頑固性面癱的名稱很難界定,報道的文獻很多但缺乏病程的定義。根據我的觀察一個月面肌未見恢復,治療起來就非常棘手。所以,我把患病一個月治療無效的面癱定義為頑固性面癱。
現代醫學認為這樣的患者能有部分恢復就不錯了,治愈是不可能。同時會有部分患者產生更為棘手的并發癥:面肌痙攣、面肌倒錯、鱷魚淚……。所以,尋求有效的方法治療頑固性面癱是中西醫臨床都迫切的需要。根據我多年的臨床經驗對于頑固性面癱預防大于治療,一旦形成頑固性面癱治療就比較困難。
急性期病情的判定
急性期的病情的判定直接決定著早期的治療方案,這一點很重要!主要根據患病前的病毒感染情況以及損害部位決定。發病一周內有感冒史,出現病變側乳突部疼痛,癥狀越重標志感染越重,神經損害越重。面神經損害部位依據伴有耳鳴、耳廓皰疹、聽覺過敏而定位在內聽道、膝狀神經節、鼓室支。越往里損害越重,預后越差。
治療時機越早越好
面神經炎早期治療直接影響著后續的康復及預后。因為面癱一周內是面神經損害的高峰期,主要表現面神經的水腫和髓鞘脫失,神經髓鞘一旦脫失恢復就很慢。如果早期病情越重面神經水腫越重,因為面神經在面神經管的骨性官腔內,從而加重神經髓鞘的脫失或變性,導致面癱恢復很慢甚至遺留不可治愈的后遺癥及并發癥(面肌痙攣、面肌倒錯、鱷魚淚)。所以面癱能否治愈急性期的治療起決定作用,后續的治療只是起促進作用。急性期的治療如救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及早就醫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
臨床上,經常見到許多面癱患者急性期采用單純的針灸治療,或許是看到朋友用針灸治好了面癱的緣故,但不了解針灸治療的最佳時機。如果急性期病情較輕不治也可自愈,單一療法(針灸)是可以的,病情較重就會導致失治或誤治而遺憾終生。所以,患面癱后一定及時到正規的醫院找專科醫生進行判定病情,針對病情及時采取科學的治療方案,而不是偏信或迷信某一種療法或偏方,這些均是產生頑固性面癱的常見原因。
急性期正確的治療方案
以上談到的面癱急性期失治易導致頑固性面癱。另,急性期誤治也是導致頑固性面癱的根源。其原因是兩方面:患者和醫生。患者方面就是未能及時就醫,偏信或迷信某一種療法或偏方而導致誤治。醫生方面往往對急性期病情缺乏準確判定未能做到針對病情的合理用藥。甚至某些醫生存在偏見,如某些中醫師固執己見,認為中醫完全能夠治愈面癱,又缺乏對該病的現代醫學認識,加之患者是首診患者,若遇著病情很重的面神經炎患者,單純的應用中醫療法極有可能延誤病情而形成頑固性面癱。所以,急性期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很重要。我個人認為急性期中西醫配合比單純的中西醫臨床療效要穩定。主要原則如下:
⑴足量的激素:激素仍是面神經炎急性期首選的藥物。要足量但不可濫用,根據患者的病情合理應用。尤其面神經位置較深的炎癥如內聽道、膝狀神經節部位,大劑量的激素沖擊是能夠有效地減輕損害神經的水腫,避免進一步的脫髓鞘發生從而控制病情。
⑵抗病毒治療;
⑶改善微循環;
⑷營養神經;
⑸中藥:辨證施治;
⑹對癥處置:眼部護理、耳廓皰疹護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