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就是頸項疼痛,伴隨有相應的如頭暈、頭痛或者是上肢的疼痛麻木,還有下肢軟弱無力等癥狀;它的主癥是頸項疼痛;這一類我們都統歸為頸椎病。頸椎病在臨床當中分為七大證型,第一,頸型;第二,椎動脈型;第三,神經根型;第四,交感神經型;第五,脊髓型;第六,食管型;第七,混合型。頸椎病,按現代醫學劃分為這七大證型。
頸型也就是頸部的肌筋膜炎,是由于長期伏案工作而出現以頸背部的疼痛為主的癥狀。這種情況和我們之前講的落枕有點類似,但是落枕出現以晨起突然發現疼痛為主,而頸型的疼痛是逐漸性的。比如最開始感覺頸肩不適,就是頸部不舒服,進行性加重為頸部的疼痛與活動受限。頸型也是頸椎病的一個早期癥狀,如在后期它逐漸加重,就演變為神經根型,還有就是其它的一些型。這個頸型的頸椎病,我們按癥狀處理就可以了。頸型疼痛,如果按我們循經撥點療法的上肢三線處理,多以上肢中線和后線為主,重點處理外關區域,還有就是腕關節尺側作為重點;手腕區域作為重點是欲治上而先松下,下松則頸部松,這也是我們循筋撥點療法治療要點之一,病在上者下取之。
椎動脈型多是由于頸椎的小關節錯縫而導致椎動脈受到牽拉、壓迫、扭曲等刺激,應激性反射性引起顱內基底動脈輸送功能異常,而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輕者有頭暈、耳鳴、眼花、惡心、嗜睡等癥狀,嚴重的會發生一過性的暈厥,或者跌倒。臨床常常會遇到患者走路走著走著突然就倒了,有的患者突然短暫的幾秒鐘感覺大腦一片空白。這種情況實際上都是椎動脈型頸椎病,而此類情況最典型的癥狀是體位性眩暈。就是患者在坐位感覺頭暈的時候,頭部左右稍稍一旋,眩暈會明顯加重;或者是在睡覺平躺起床這一體位性改變的時候,眩暈是非常明顯的。臨床當中有的患者嚴重的時候,平躺起床時,會用上半個小時才能慢慢的起來,體位稍稍一動就會暈得天旋地轉的,患者要非常緩慢的改變體位,才能逐漸起床,這在臨床很多見。此類情況以寰樞椎錯縫最為多見,因為寰樞椎錯縫過后,椎動脈會扭曲。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治療,第一是糾正寰樞椎的錯縫作為重點。第二,可以處理關元。關元我用于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最先來源于椎動脈型頸椎病當中一過性的暈厥癥狀,給了我一個啟發。在《傷寒論》當中有一個關于厥的描述。厥者,就是陰陽之氣不相順接為厥。這暈厥,實際上也是厥證當中的一個。而厥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冷結關元。這一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后面遇到頸椎病椎動脈型有眩暈癥狀的,我就去重點檢查關元區域,就發現這一類患者在關元這個地方都有明顯的筋結,特別是眩暈越典型的,癥狀越嚴重,而我們去處理這個關元的這個結,就是用手法去揉按以后,患者眩暈的癥狀馬上就改善了; 在頸椎病當中暈眩的患者,后面我都用這個關元,效果都非常好。我們點按關元以后還可以重灸一下關元。重灸就是用粗一點的艾條,或者是小的用幾根綁在一起,然后來灸這個地方。因為剛才我講過,厥是由于冷結關元,就是這個寒結,關元被寒氣凝聚了,所以用灸的方法祛除關元區域的寒,通過扶陽散寒來加強治療效果。
第三個情況就是中脘也有結。這類患者有的中脘有結,有的不一定有結,但是一般眩暈的患者,我在臨床發現中脘有僵緊的地方,逐漸發現這一類患者基本上都會胃寒;而臨床發現凡是胃寒的患者,中脘區域基本都會有筋結,對于這種情況我們也可以用手法揉按中脘,揉按以后再重灸中脘。中脘的手法力量不要太大,我們先要輕輕的揉按中脘的皮膚,然后再逐漸逐漸的用力到深沉。 這也是我們循經撥點療法治療要點之一,就是以皮帶筋,逐層松解。
這一類患者如果用方藥,可以用苓桂術甘湯和澤瀉湯來利水濕,如果是嚴重的,也可以用苓桂、澤瀉、真武這三個方子合在一起,我叫做玄武苓澤湯。就是在用手法治療以后,再用方藥配合去鞏固這個療效。
頸椎病的第三種證型是神經根型頸椎病,這種證型是頸部疼痛,伴隨頸部神經受壓而引起上肢疼痛或者麻木為主要癥狀。這種情況我們主要運用循筋撥點療法的上肢三線,患者的疼痛麻木在上肢路線的那一條路線上,我們就循行這路線去處理就可以了。這在我們之前講三線的時候就講過,這里我就不再過多的去描述。這里重點給大家講一下,神經根型頸椎錯縫在臨床比較多見,那么神經受壓的,如果是由于錯縫引起的,我們重點注意幾個問題。第一,如果是頸五錯縫,疼痛表現在頸部連到肩部這個區域。 如果頸六有偏移錯縫,疼痛一般是頸部疼痛牽扯到肘部。如果是到手腕以下,基本上頸七有錯縫。神經根型頸椎病,我們注重兩個,一個是錯縫,另外一個我們就按循筋撥點的上肢三線去處理就可以了。
第四個型交感神經型。交感神經型是由于頸部的關節錯縫導致肌筋膜的攣縮,刺激頸部交感神經而引起的交感神經的一些癥狀。這種癥狀多以頸背部疼痛,特別是背部僵緊發冷多見。其主癥就是心慌、胸悶、心悸,還有陣發性的出汗,潮熱。這一系列的交感神經癥狀,當你在細問患者的時候,容易發現一個細節,有的人表現為背部有巴掌大一塊,它是僵的,有的感覺那塊是冷的,在肩胛骨之間。這在中醫講就是“心下有痰飲,背寒如手掌大”。我在從醫早期的時候,覺得頸椎病交感神經型是最難治的。當我后面在學習《金匱要略》,里面提到的“心下有痰飲,背寒如手掌大”,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當時我就想到交感神經癥狀在中醫來講就是痰飲啊。對于痰飲方藥我們可以用苓桂術甘湯類去治療;這背寒如手掌大,讓我感悟到了我們循經撥點療法的一個直絡理路,就是衛氣從頭部向下敷布,經過肩胛的時候,如果這個地方出現痹堵,衛氣它要內入去溫煦心肺,如果這個地方被堵住了,那么陽氣就不能正常的向內去溫煦我們的心臟,就會出現心悸胸悶這一系列的癥狀。 所以,有的人心悸非常嚴重的時候,我們就在背部肩胛間區去找最敏感的點彈撥,心悸胸悶馬上就改善了。這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當然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我們處理還是以頸部錯縫為多見。那么我們做寰樞椎錯縫的調理。所以第二個就是以背部肩胛間區作為重點,當然這也是我們循筋撥點療法的直絡理路。心悸胸悶就是前面的問題,我們可以找背部,這就是我們的直絡理路。而這一類患者中脘是絕對有筋結的。 而這個中脘有結的,我們還要注意,有的患者,如果中脘這個結偏于上腕區域的話,那么這個患者他一般來說比較小氣。小氣之人常常遇到一些小問題就很傷心,這個也就是我們說的傷心結。這就是我們可以通過這一個點,發現患者的一些秉性,然后可以給患者適當的一些心理疏導。我們在處理中脘這個結用手去揉按松解以后,還是可以用重灸的方法。我們用手法用灸這一類的方法去處理以后,因為這個交感神經型在頸椎病當中治療是比較難治的,我們還是要從痰飲入手,用苓桂術甘湯,或者是用真武湯配合去治療,重點是化胃脘的痰飲。 這個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食管型是最近才提出來的,就是說有一種頸椎病的證型叫食管型,以前我們讀書的時候都沒食管型。因為食管型是以咽喉癥狀為主,吞咽困難,有的說食噎。這個雖然現代醫學說的是頸部的增生,就是椎體前緣的增生來刺激咽喉所致,但是我們在臨床當中發現,此類情況有的有咽喉癥狀,但是我們用手法處理以后癥狀消失了,如果說是真正的增生刺激,用手法效果是沒那么好的。而這類情況最常見于頸三頸四的錯縫。因為咽部的神經是從頸三四出來的,當我們糾正頸三頸四的錯縫以后神經的刺激得到緩解,其神經支配區域的一些癥狀,一樣的會得到改善。除了吞咽的癥狀,還有突然失音這類的情況,都可以歸納于食管型頸椎病,我們在處理的時候需要注意這個問題。我們臨床會遇到,患者本來說話說得很好的,其在演唱、演說的時候,本來說的正開心,突然說不出話了,這就是突然性失音。你看這一類說話的人,他情緒比較高昂,邊說邊還比劃,那實際上就是在說的時候,某一個動作導致頸部小關節錯縫進而刺激咽部神經而突發失音,對于這類情況我們就去處理頸三頸四就可以了。
第六個叫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是由于頸部的椎管變窄,有的說是椎管增生,頸椎椎體向內增生,或者后縱韌帶肥厚而壓迫脊髓或者是脊髓前動脈,而使脊髓前角的細胞缺血缺氧變性引起的。但是在臨床當中還有一部分是由于頸椎錯縫而導致椎管的扭曲而形成的管腔的相對性的變窄,這在臨床當中還比較多見。這些情況就會發生下肢進行性的一些功能障礙。比如走路出現慢步,比平時要慢,有的倉促,走路步態不穩,有的是表現為醉態,也有出現擦地走路等步態,也就是異常步態。這一類主要的感覺就是足踩棉花狀,好像足踩在棉花上,比較松軟的地方,步態就不一樣。因為下肢軟弱無力,所以這類患者經常容易跌倒,當然嚴重的也會出現高位的截癱。因為頸部壓迫脊髓,而有的患者因為脊髓前角的受壓損害,會出現上肢的抽搐癥狀。 比如說手象雞爪一樣,雞爪風。這個在臨床上很多見。也就是說出現這一類癥狀的時候,我們不要單純去想這個患者可能是癲癇,也要考慮到這類患者可能是頸椎引起的。當然此類情況我們叫做頸源性癲癇。
在臨床上我們遇到過幾例。有一個患者,他頸椎痛,來我處看頸椎,他候診時坐的位置剛好對著我們的窗子,那天天氣比較冷,冷風一吹,他這個手馬上就強制性攣縮呈雞爪狀,我們把頸椎處理以后,他的手馬上就緩解了。 這患者的雞爪風實際上就是一個頸源性的。另外有一個,他本身是頸椎有問題,突然四肢抽搐,而且還口吐白沫。這個患者就不能讓他繼續坐著,讓其平躺。我首先摸了一下他頸椎,發現其寰樞椎位置有一點錯位,予以糾正寰樞椎的錯縫,調整以后患者立馬四肢就沒有抽搐,口也不吐白沫了。這個患者的癲癇叫頸源性癲癇。當然癲癇不一定頸椎有問題,我們遇到有類似癥狀的可以考慮它的一些相關因素,有可能是頸椎的問題。
在臨床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患者,就在我們醫院對面小區,有一對夫婦,兩個本身是嬉戲打鬧,女的給那個男的一巴掌,男的就坐在那里,然后就嘿嘿直笑,兩個小時一直不停。最開始他們家人還以為他是在裝笑,但是后面就發現不對,發現患者是面部沒表情的傻笑。其岳母發現不對,到醫院要我過去看看。我就到他家里,看見患者的頭偏著、歪著,看著一邊,就在那里呵呵地笑,不停的傻笑,其面色都已經像豬肝一樣了;他除了呵呵笑,手還有一點微微的抽搐。當即分析這是由于外力導致了寰樞椎的錯縫而引起的。我檢查發現其寰樞椎真的有錯縫,于是我就糾正他的寰樞椎,當寰樞椎的錯縫糾正后,患者立馬就清醒了,語言對答也沒問題,只記得背老婆打了一巴掌。實際上這個患者就是頸椎錯縫,頸部的扭曲而導致椎管官腔變窄,而刺激到延髓這個區域,引起的癔癥。
脊髓型頸椎病,大家在臨床當中遇到類似的問題,不要只去思考顱腦,也要考慮是不是頸椎的錯縫,或者是其它因素引起的。
混合型頸椎病,這個在臨床當中,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這六種型混合出現,患者這種情況是很多的。 患者常常有頸部的疼痛,如果沒有伴隨頭痛頭暈,那么就是頸型頸椎病。但是伴隨有頭痛頭暈就是椎動脈型,而椎動脈型頸椎病再伴隨心悸胸悶,時而汗出,那就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所以很多患者既有頭暈、頭痛,又有心慌、胸悶,或者是陣發性汗出等等情況,那么這一類情況我們叫混合型頸椎病。而混合型頸椎病,我們治療就按相應的癥狀去處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