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小關節在哪兒呢?
圖片來源:骨關節功能解剖學:第三卷脊柱、骨盆及頭部
腰椎小關節又被稱為椎間關節、關節突關節,它與相鄰椎間盤構成的三關節復合體是脊柱功能和生物力學的基本解剖單位。簡單來說,腰椎小關節就是位于椎間盤后方,腰椎椎體之間,由上一椎體的下關節突和下一椎體的上關節突構成的關節,周圍包繞著關節囊,該關節囊是脊柱最富有神經支配的結構之一。
腰椎小關節與椎間盤、韌帶、關節囊一起維持著腰椎的穩定,三者的穩定作用隨負荷類型而改變,當其中一者受到永久損傷之后,最終也會影響到其它組織。拿發生退行性改變最早的椎間盤來說,椎間盤的退變致使椎間隙狹窄, 腰椎失穩,關節突關節承受的載荷增加,關節突關節活動范圍增加,造成相應的關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損傷,導致損傷性滑膜炎, 并引起“小關節綜合癥”,反復的損傷性刺激還會致使關節突關節增生,以及骨關節炎的發生。
腰椎小關節為什么會發生退行性病變呢?
1、 隨著年齡的增加,機體出現生理性老化,加之腰椎負擔較重,出現連續性勞損,導致腰椎小關節出現退行性病變。
2、 跌倒等意外傷害會造成關節突之間不能相對正常活動,從而改變了關節受力,造成刺激和炎癥,造成腰椎小關節損傷。
3、 正常的脊柱活動會刺激關節突關節軟骨分泌滑液,使關節突之間可以彼此滑動,但是長期保持不良姿勢或久坐,使關節突關節的壓力不斷增加,使軟骨無法重獲水分,出現滑液流失現象,不能起到很好的關節潤滑作用,導致關節損傷的發生。
腰椎小關節退行性病變會帶來哪些問題?
如何預防腰椎小關節發生退變?
1、 避免腰椎過度勞累和運動損傷,如避免長期反復彎腰,運動時做好防護,避免腰部受傷;
2、 注意用腰的正確姿勢,如搬重物時要將身體向重物盡量靠攏,雙腿下蹲降低重心,保持后背直立,同時收緊腰腹部,使用下肢的力量抬起中部,減輕腰背肌肉負擔,避免損傷。
3、 避免久坐,不要長時間固定保持一個姿勢不變;
4、 增強腰背肌訓練,你可以這樣做:
動作要領:俯臥位,在腹部墊一個枕頭,將頭、腿抬到和腰椎在一條直線上,注意保持正常呼吸,頭和腿并不是抬的越高越好,稍微抬起即可,以不痛為前提。
四點跪式
動作要領:四點跪姿,保持臂、腿垂直地面,軀干平行地面,抬起的臂、腿與軀干在同一水平面,控制身體平衡穩定,保持5~10s,還原,換另一側進行。
四足游泳
動作要領:身體呈俯臥姿勢,雙臂伸直舉過頭頂,雙腿伸直與肩同寬。核心收緊,抬起一側手臂與對側下肢,雙側交替進行。
臀橋
動作要領:仰臥在瑜伽墊上,雙腿屈曲略寬于肩,腳跟踩地發力將臀部抬起至大腿與身體呈一條直線,臀部抬起時上背部支撐地面,下落時下背部貼地,但臀部懸空。抬起時呼氣,下落吸氣。臀部有收縮擠壓感。
【本文參考文獻】
托馬斯·亨德里克森;張志杰,劉春龍,王學強主譯.骨科疾病:評估與手法治療[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2019:96.
李翔宇,孫祥耀,孔超,孫思遠,郭馬超,丁浚哲,魯世保.退行性腰椎不穩發病相關的結構因素及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骨與關節雜志,2019,8(6):440
張宏軍,范順武,方向前,趙鳳東,劉葉,馬江濤.腰椎退變與不穩的影像學研究[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6,24(3):282
編輯:申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