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國人也真是很難伺候!以前,只許生一個孩子時,到處都是攻擊這種政策不人道、不符合家庭和倫理道德的;現在全面放開“二孩”了,又在叫嚷“生不起”?那么對于現在能生“二孩”的主力軍八零后和九零后而言,到底是生不起呢還是不想生呢?
生孩子養孩子原本是人類最原始的、最本能的活動,但現在到了高度文明社會,對一些人而言卻成了一個難以為繼的歷史使命。其實,對于時下那些總是高喊生不起的年輕人,“不想生”可能是一個最主要的問題。而“不想生”的問題又和現在一些年輕人缺乏責任感和擔當有很大關系,說的俗點就是“獨生子女”這種特殊政策帶來的一代人“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主義在作祟!
這樣說當然會遭到一些人的謾罵和攻擊,但這樣說也自然是有道理的。生孩子、養孩子在任何時代,對于任何父母都是有壓力的,都是艱難的,不關你是窮苦的底層百姓,還是不愁吃喝的中產階級,乃至你是生活優越的土豪大富,因為生孩子養孩子絕不是將一個小生命從娘胎里生下來,然后給予一些物質和金錢消費那么簡單,它還需要耐心、愛心和責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F在一些年輕人習慣說:既然無法給自己的孩子帶來“最好的生活”,就不要讓他來這個世界受苦!這原本就是一個非??尚Φ膫蚊}。請問: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最好”這個詞原本就是一個沒有標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概念。您每月收入5000元不能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您每月收入50000元就可以嗎?即使您收入每月50萬元,您和馬云們相比依然是個典型的窮鬼,何來“最好”之說?還有的年輕人喜歡曬賬單,以此表明自己實在無力養育孩子??墒牵@能是不生養的理由嗎?如果我們的父母當初也按照這樣曬賬單的考慮和方式來決定我們生存的話,也許今天至少也有數億人難以來到這個世界上!
今年夏天,我的妻子和上西北工業大學的兒子、蘭州商學院的女兒自拍合影,
我和妻子的物質生活也許因為養育兩個孩子在別人眼里不算非常好,但家庭快樂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
我現在也早已為人父,兩個孩子都已上大學。因此,非常感慨現在年輕人和父母們截然不同的計算生活成本的方式。作為父母,我們總是喜歡或是習慣將每月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優先拿出來,然后根據剩下錢的多少決定自己這個月的生活成本。錢剩下的多,就多花一點;如果剩下的少,就少花一些。而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卻不是這樣,總是在收入未拿到之前,先計算自己“必須消費”的那些費用:車是必須要有的,車貸也是必須要還的;手機是要定期更換的,套餐也是需要與時俱進的;朋友聚會和網上購物是必不可少的,凡此種種,尚有很多,剩下的才是孝敬父母的或是養育孩子的!當然,并非所有的年輕人都是這樣,但必須承認這樣計算的孩子并非少數。因此,很多人感慨剩下的錢是難以養活孩子的,更不要說養活”二孩“了!但如果按照這樣的計算方式,我們當初上大學、找工作、結婚買房父母的給予,又是怎么來的呢?
因此,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敢養孩子,生活壓力大是實情,但沒有壓力的世界和時代是根本不存在的。我們的父母盡管那時看似生活壓力小,沒有房貸、車貸之壓,但每月區區幾十元的工資也得上養老人,下育子女,焉能沒有壓力?獨生子女這項政策好處盡管多多,但最大的壞處就是讓獨生子女在相對優越的環境下度過了安逸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變得越來越不敢承擔責任,變得越來越沒有責任擔當。因此,全面放開”二孩“本身就是要從根本上糾正這個社會難題。只是,讓自己醫治自己實在有些難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