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按在中國傳統繪畫中,雪景歷來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睞,早在《詩經》《楚辭》等文學作品中,雪的形色質就被賦予了喻象的表現,雪的物理、物狀與人的性情聯系起來,具有了抒情言志的表意功能。雄渾肅穆的山體配以素潔的白雪更顯凝厚樸重,雪景也因此成為山水畫中的一個獨特的分支而傳承至今。
據說最早的冰雪畫,是西晉衛協的《毛詩北風圖》,可惜,我們看不到了,據說是隨北風去了……
唐代《貞觀公私畫史》和《名畫記》中記載,東晉顧愷之曾畫過一幅《雪霽望五老峰圖》,這是中國傳統繪畫史上著錄的第一幅表現雪景的繪畫名稱,可惜的是作品早已失傳,后人無法得知當時雪景畫的概貌。
我們現在真正能見到的,是南朝梁畫家張僧繇的《雪山紅樹圖》。這幅作品可以說是現存的最早的雪景畫作品。積雪山頭稍加薄粉暈染,前景用朱砂畫楓樹,更加突出雪的潔白。我們記住了,他是在用白粉表現“雪”的白喲。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是不是感覺很裝飾啊?
到了唐朝,出了個大畫家王維。清代“四王”之一的王原祁曾經說過:“雪景畫在唐代以前僅取形似而已,氣韻生動自唐代王維開啟。”這個王維愣生生被安排成冰雪畫的祖師爺了,我們看看他的作品:
王維《江山雪霽圖卷》 局部,很牛逼,但有人說是假的!嘿嘿
王維開始運用水墨披染來表現山的體面,即:勾、皴、染。《雪溪圖》中遠景的水和天以水墨渲染,坡石、房屋上的雪則是用“借地為雪”的留白方法,造成畫面積雪的質感,這種以水天之暗襯托雪之亮的方法,使傳統雪景山水畫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和境界,也使其成為了一千多年來全部雪景山水畫的不變之宗。
王維《雪溪圖》,白雪皚皚,江村寒樹,野水孤舟,一片寂靜空曠。。。據說這是最接近于史載王維繪畫風格的一件作品了。
到了五代時期兩宋,冰雪畫中的雪景畫技法基本完備,除了寒林雪景之外,吹云彈雪中的彈雪法出現了,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趙幹的《江行初雪圖》,這幅畫畫得如此好,以至于那位“春花秋月何時了”的著名文學皇帝李后主非常非常的喜歡,欣然在卷首親筆題字“江行初雪,畫院學生趙幹狀”。
趙幹的《江行初雪圖》局部
原畫太長了,截個局部,大家點擊放大了看吧,能看到俺這個本家在畫面上彈白粉的瀟灑痕跡哦。后來的畫家,幾百年來基本都用他們創造的技法,沒有什么大的變動。
巨然《雪景圖軸》,此圖幽處可居、平處可行、奇處可驚、險處可畏,筆法穩健、氣韻清雅、脫塵寧靜,實在是一幅難得的杰作!
荊浩 《雪景山水圖》。。。禿筆細寫,形如古隸,蒼古之甚,從古墓里扒出來的珍品哦!
范寬《雪景寒林圖》,氣勢磅礴,境界深遠,動人心魄啊!
郭熙 《早春圖軸》,瑞雪消融,云煙變幻,大地復蘇,好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李成 《群峰霽雪圖》,山高雪密,瀑布寒泉,很高冷,有木有?
許道寧《關山密雪圖》,漂釀漂釀漂釀!有人說這是王翚仿的,俺不信,王石谷沒這么高的水平!
王詵《漁村小雪圖》局部,石頭畫的好啊!風流駙馬風流畫,相當牛逼。
高克明《溪山雪意圖卷》,這畫私下認為牛逼加三級!!!
梁師閔 《蘆汀密雪圖》局部,看看,這幅畫里的雪有厚度哦!
趙佶《雪江歸棹圖》局部,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畫皇帝,雖然以花鳥畫聞名于世,山水也畫得如此出色,而且是最難的雪景!
朱銳《寒江捕魚圖》,滿紙荒寒蒼涼意。
夏圭 《雪堂客話圖》,山林房舍為皚雪覆蓋,寒氣襲人……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卷》之冬景,高松挺拔,蒼竹白頭,遠山近石,地面屋頂,都鋪滿積雪……
梁楷《雪景山水》,此人號稱瘋子,不過看這畫,一點都不瘋啊!
佚名《溪山暮雪圖》,這幅畫確實不知道誰畫的,但是,畫的實在太牛逼了。
黃公望《九峰雪霽圖》,好一個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其實這九峰其實只是九個小山丘,在畫家的筆下,高嶺、層崖、雪山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潔凈、清幽,宛如神仙居住之所。
話說,在著名的元四家中,只有黃公望留下了三幅冰雪山水傳世:《九峰雪霽圖》《雪夜訪戴圖》《快雪時晴圖》,其實,其他幾位也畫雪的,至少倪瓚畫,明代一本野史《錫金識小錄》記載,文征明的父親原本叫文梁,年青時偶然得到倪云林的《秋山雪霽圖》,從此沉迷其中,早晚把玩不忍釋手,甚至改名為林,并建造了一座樓起名叫“懷云閣”。由此可見,倪瓚不僅畫雪,而且還畫得很好很好。
曹知白 《雪山圖》,這幅畫,宮斗戲里常見哦!想不起來?提示一下,《甄環傳》里皇帝養心殿里就掛著一幅……
曹知白 《群峰雪霽圖》,這是曹知白的另一幅雪景佳作,此作雖然是描繪雪景,卻沒有給人蕭瑟荒涼的感受,相反,在這冰天雪地的景色之中,似乎還隱約能夠感受到一絲融融的春意。由此左下題“漥盈軒為懶云窩作”可知,此畫是贈送給懶云窩主人阿里木八剌的,以雪景寫孤高拔俗之意,贊美其高士人格與生活。
戴進 《雪山行旅圖》,構圖奇峭,山峰走勢怪異,樹石堅硬,房屋瓊樓掩隱于山峰后面,與遠處的云霞相接,很是俊朗動人。
鐘欽禮 《雪溪放艇圖》,層次分明,深得雪骨水韻之妙啊!
吳偉《灞橋風雪圖》,用側鋒臥筆,線條粗簡,水墨淋漓,一次皴染,頗得氣勢。
以上是古代畫冰雪畫比較牛逼的代表作品,大家看看,是不是在技法上和五代以前沒有什么發展啊?!
另外,朋友注意了,這些作品幾乎皆出自歷代非常牛逼的大畫家之手,他們為什么喜歡畫雪景呢?雪代表了人類純潔、崇高的品質和聰慧、靈透的特質以及被賦予了深刻的人文內涵。雪景恬淡寧靜、悠遠空靈、情景交融,與佛教禪境“不謀而合”,再者,雪景皓潔無瑕、一塵不染,表現了歷代文人超凡脫俗的高潔志趣,形成了美妙和諧、空靈疏淡的人生境界。我們還是聽聽畫家們自己的表白吧——
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筆作山水以自娛,然多寫雪景者,蓋欲假此寄其歲寒明 潔之意耳……——明 文徵明《關山積雪圖》卷題跋
雪霽后,寫得天寒木落,石齒出輪,以贈賞音,聊志我輩浩蕩堅潔。——清 惲壽平《南田畫跋》
再來扒一扒近現代大師們的作品,這都是近現代美術史上畫冰雪的高手哦!
謝稚柳 《江村雪霽》
吳湖帆 《峒關蒲雪圖》
傅抱石 關山月《江山如此多嬌》,這幅畫大家都熟悉吧?
當代畫雪高手,大有人在啊!但是畫冰,就要數下面這位了——冰雪畫派創始人于志學!他開創了全新的冰雪畫技法!
于先生獨特的礬墨技法,是中國畫新技法、材料學上的重大突破,他改寫了中國畫不能畫冰的歷史!看看古人怎么畫冰:
質感是不是很強?是不是看著很過癮啊?!
華麗的分割線……
首先來看古人是怎么畫雪地的:
王維的,他的雪地空無一物,除了邊緣略施渲染外,就沒有什么東西了,整個雪地是平的。
范寬(《雪景寒林圖》局部)的雪地,依然是平的,不過他畫的從雪地里露出的小草很棒哦!
李迪《雪中歸牧圖》,看清楚了,樹上的雪處理得有厚度了,雪地依然是平的。
馬遠《曉雪山行圖》,這雪地什么都沒有,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凈!
——古人的雪地都是空的,雪的厚度、雪地上的自然狀貌,古人畫不出來。而大自然中的雪地,卻是這樣的:
努力打造實用的書畫欣賞、學習、交流平臺,國畫藝術(微信號quicksnowfall)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