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菊科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
秋季花盛開時采割,除去老莖,陰干。
本品莖呈圓柱形,上部多分枝,長30~80cm,直徑0.2~0.6cm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具縱棱線;質(zhì)略硬,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暗綠色或棕綠色,卷縮易碎,完整者展平后為三回羽狀深裂,裂片和小裂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兩面被短毛。氣香特異,味微苦。
苦、辛,寒。歸 肝、膽、腎經(jīng)。
本品苦寒清泄,辛香透散,主入肝、膽,兼入腎經(jīng)。既退虛熱、清肝熱、涼血熱、除瘧熱、解暑熱,又透陰分伏熱、透營熱、透表熱。虛熱、實熱兩清,兼表也可投用。
退虛熱,涼血,解暑,截瘧。
(1)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虛熱兼表。
(2)熱病后期之夜熱早涼,或低熱不退。
(3)血熱疹癢、吐血、衄血。
(4)瘧疾寒熱。
(5)暑熱外感,暑熱煩渴。
青嵩配白薇
青嵩苦寒辛香,功能退虛熱、涼血熱、透邪氣;白薇苦咸而寒,功能退虛熱、涼血熱、透邪氣、兼益陰。二者相合,既善退虛熱、涼血熱,又兼透散,既治陰虛發(fā)熱、小兒疳熱(兼表邪尤宜),又治營血分有熱及陰分伏熱等證。
青嵩配鱉甲
青嵩苦寒辛香,功能退虛熱、涼血熱;鱉甲咸寒質(zhì)重,功能滋陰、退熱、潛陽。二者相合,既善清退虛熱,又能滋陰涼血,治陰虛發(fā)熱每用。
內(nèi)服:煎湯,6-12g, 不宜久煎;或鮮品絞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品煎湯洗。
本品苦辛而寒,故脾虛腸滑者不宜服。
本品有抗菌、抗病毒、抗癥原蟲、抗炎、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解熱、鎮(zhèn)痛、抗腫瘤、祛痰、鎮(zhèn)咳、平喘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