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摘類型
文摘的種類很多,不同的分類方式會有不同的結果。常見的分類方式有按編寫者分類和按內容分類兩種。按照編寫者分類,可以將文摘分為作者文摘和文摘員文摘兩種。這是專業的信息研究機構所采用的一種分類方式。
作者文摘是由文獻作者親自編寫的,通常稱為“摘要”.它與次文獻同時刊登,位于標題與正文之間。作者文摘在及時、完整地報道國內外學術成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文摘員文摘,即第三者文摘。這種文摘一般能客觀地表述文獻的主要內容,文體和結構也能統一,質量有所保證,但費用較大,而且要求文摘員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容易出現信息損失。
按文獻的內容特征,可以將文摘分為報道性文摘、指示性文摘和報道指示性文摘三種。按內容特征對文摘進行分類是最常見、最實用的分類方法,也是學術界最樂于接受的一種。
所謂報道性文摘,是通過對一次文獻進行深入的語義分析和概念綜合,最完整地概括了原文獻的所有事實信息,包括研究對象、工作目的、主要結果及研究性質、方法、條件等各種信息,是綜合反映文獻的具體內容、有可能避免查閱一次文獻的唯一的文獻縮編形式。這種文摘適用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會議報告等文獻。例如,論文《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植被碳儲量時空動態變化研究》中,作者提供的摘要如下:
利用1970年以來六次森林清查資料,結合森林生物量實測數據,采用分樹種、分齡組的生物量蓄積擬合關系,估算了中國森林植被碳儲量的動態變化。結果表明,我國六次森林資源清查中森林的植被總碳儲量分別為3.8488 PgC、3.6960 PgC、3.759 PgC、4.1138PgC、4.6563 PgC和5.5064 PgC,雖然存在一定的波動,但總體增長趨勢明顯,尤其是80年代以來,植被碳儲量凈增加1.8104 PgC,表明80年代以來我國森林植被一直起著明顯的碳匯作用。從碳密度的變化看,70年代以來我國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增長了3.001mg/ha,其中幼齡林與中齡林碳密度分別增長5.2871mg/ha和0. 6022 mg/ha,而成熟林碳密度卻降低了0.7581mg/ha,可見中國森林植被的碳匯功能主要來自于人工林的貢獻,而且隨著幼齡林、中齡林碳儲量和碳密度的增長,中國森林植被的碳匯功能將進一步增強。 我國森林植被碳儲量和碳密度空間差異顯著,森林植被碳庫主要集中于東北和西南地區,平均碳密度以西南、東北以及西北地區為大,中國森林植被碳儲量和碳密度的這種空間分布規律與人類活動對森林的干擾強度密切相關。
這篇文摘使典型的報道性文摘,完整地揭示了原始論文的研究對象是我國森林清查資料中的碳儲量數據,采用了生物量蓄積擬合的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得到自1970年以來各次清查的平均碳密度增長的情況,據此得出我國森林的碳匯功能主要來自人工林貢獻,以及我國森林平均碳密度的空間分布與人類活動干擾密切相關等兩點結論。
借助這篇文摘,可以不需要原始論文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論文研究的內容和具體的結論、數據。這樣的文摘可以獨立運用,表達原始論文中主要的實質性內容。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作者的詳細研究過程,可以再找原始論文分析。
指示性文摘是指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和內容梗概的一種簡明文摘,通常稱為“內容簡介”或“內容提要”.借助于指示性文摘,可以確定原文獻的行為狀態。指示性文摘可以定性地指出文獻所探討的對象、目的、角度、方法和主要結論,而不必定量報道其具體內容。
它主要通過對一次文獻的各級標題進行分析,并參閱前言和結束語來編寫,毋須對一次文獻作深入的語義分析。例如,論文《信息安全綜述》一文的摘要就屬于指示性文摘:本文主要介紹了密碼學、可信計算、網絡安全和信息隱藏等方面的研究和發展。對解決當前我國信息安全問題提出了建議。
指示性摘要只提示了原始論文中包含哪些內容,但沒有在摘要中具體展現出這些內容。讀者只能借助這個提示,先找到原始論文,然后從中閱讀和提取感興趣的信息。綜述、述評、書目、會議錄或論文集的綜合著錄、圖書簡訊、手冊、進展報告、數據匯編以及純理論性文章,因為涉及的主題眾多,無法區分主次,一般都采用這種文摘形式。
內容豐富,具有事實信息,有可能部分替代原文,是報道性文摘的長處。而編寫和據以進行文獻主題標引|時比較費工,則是其缺點。
指示性文摘則剛好與此相反。
所以,通常會將上述兩種文摘形式結合起來,即報道性文摘兼具指示性文摘的特征,指示性文摘卻含有報道性文摘所固有的事實情報。這種混合形式就是報道指示性文摘,也稱半報道性文摘。這時,一次文獻中信息價值高的部分按報道性文摘編寫, 而其余部分則按指示性文摘處理,既指出了論文的內容范圍,又揭示了論文核心內容的詳情。畢業論文結構要素中的內容摘要,其實就是這種報道指示性文摘。例如,畢業論文《發展低碳經濟的公共政策研究》提供的內容摘要如下:
本文回顧了關于發展低碳經濟的理論觀點,并且詳細地論述了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部分發展中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經驗和模式。雖然各發達國家支持低碳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并不相同,但多從法律規范、稅收優惠、金融投資、財政補貼、技術創新等方面出發來制定相應的政策。就中國而言,發展低碳經濟面臨三大主要挑戰,即現階段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短時期內不會改變,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與發展低碳經濟之間存在尖銳的矛盾,總體技術水平落后嚴重阻滯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所以,加強政府對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管制力度,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低息貸款、技術推動、強制配額、國際合作等具體措施支 持可再生能源企業的發展。開發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碳匯,逐步以“綠貓”模式來代替經濟發展的“黑貓”模式,挖掘低碳經濟發展的潛力,將低碳經濟推向產業化發展。
這篇文摘對原始論文中的研究回溯、國外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等相對而言屬于公共信息、但作為學位論文必須反映的部分,按指示性文摘處理;對作者自己總結的我國發展低碳經濟面臨的三大挑戰,以及由此得出的“政府應加強對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管制力度”的結論等核心內容,按報道性文摘處理;對于論文的落腳點,即如何發展低碳經濟,作者提一些具體措施,在文摘中進行了詳細描述。通過這篇文摘,讀者既知道了原始論文所包含的內容范圍,又了解了作者不同于其他論文的研究基礎、結論,更詳細了解了作者提出的具體措施。整篇文摘對原始論文的內容反映詳略得當,是一篇寫得不錯的報道指示性文摘。
2、文摘的適用范圍和特點
不同類型文獻的文摘各有其特點。綜述的文摘要指明所陳述的內容的深度和范圍,并把這個重要信息傳遞給讀者。述評的文摘應明確指出述評所限定的學科范圍和論述深度,要指明所包含的時間范圍,即在哪一段時間內的發展。綜述和述評均適宜編寫指示性文摘。
會議錄、論文集、著作集一般是單主題,但也有多主題的。對前者,可對整個會議錄、論文集、著作集編寫一篇總的指示性文摘,指明其內容范圍、包括若干篇論文等;對后者,則可按主題類型,分門別類地編寫文摘。對其中有價值的文獻,應逐篇編寫報道性文摘。
學位論文包括畢業論文,一般都是有一定獨創性的一次文獻,探討的間題比較專、深,闡述系統而詳細,篇幅較長,適宜編寫報道-指示性文摘。對于難以縮編其核心的研究成果,一般性地描述主題及其理論,而詳細描述作者所強調的技術或理論的具體方面和推論,將指示性文摘和報道性文摘結合起來,互為補充。
學術論文和技術報告都是一次文獻的重要類型,適宜編寫以記敘最新內容為核心的報道性文摘。文摘的內容應包括前提、目的、方法、結果、分析、結論等,其中目的、方法、結論要詳細,其余可根據具體情況簡化或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