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機構如何提升團隊領導力?
編者:基層機構要想在保險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獲得持續健康的發展,打造卓越的領導力是關鍵。
培育卓越的領導力:
首先要求基層機構必須構筑一個強有力的團隊并使它高效運轉。
其次,作為機構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運用各種領導方式。
機構文化和領導力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要想打造卓越的領導力,機構還要必須塑造自己的價值觀并始終以這一價值觀來指導行動。
成功的機構負責人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呢?
優秀機構負責人應具備的五大能力
1、溝通能力。為了了解團隊內部員工互動的狀況,傾聽員工心聲,一個機構負責人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其中又以“善于傾聽”最為重要。惟有如此,才不至于讓下屬離心離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設性的提議與需求,而負責人也可借由下屬的認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鳴,得知自己的溝通技巧是否成功。
2、協調能力。機構負責人應該要能敏銳地覺察部屬的情緒,并且建立疏通、宣泄的管道,切勿等到對立加深、矛盾擴大后,才急于著手處理與排解。此外,負責人對于情節嚴重的沖突,或者可能會擴大對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決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狀況不明、是非不清的時候,也應即時采取降溫、冷卻的手段,并且在了解情況后,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沖突。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發權和主動權,任何形式的對立都能迎刃而解。
3、 規劃與統整能力。機構負責人的規劃能力,并非著眼于短期的策略規劃,而是長期計劃的制定。換言之,卓越的機構負責人必須深謀遠慮、有遠見,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見現在而看不到未來,而且要適時讓員工了解機構的遠景,才不會讓員工迷失方向。特別是進行決策規劃時,更要能妥善運用統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屬的智慧與既有的資源,避免人力浪費。
4、培訓能力。機構負責人必然渴望擁有一個實力堅強的工作團隊,因此,培養優秀人才,也就成為機構負責人的重要任務。
5、統馭能力。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領袖不會去建立一個企業,但是他會建立一個組織來建立企業?!备鶕@種說法,當一個機構負責人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能力建立團隊,才能進一步建構優秀團隊。但無論機構負責人的角色再怎么復雜多變,贏得員工的信任都是首要的條件。
那么基層機構該如何提升團隊領導力?
機構要發展,需要一個穩定、可靠的核心團隊,這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搭班子”。作為機構負責人,搭建一個優秀的核心團隊是第一要務,也是領導力的一個重要體現,一個強有力的核心團隊能夠促使機構領導力的提升。
正確選擇團隊成員是團隊建設的基礎,要保證這些團隊成員能夠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真正形成一個高績效的團隊,建立信任關系是最為重要的。如果團隊成員之間貌合神離、互相猜疑,怎么可能形成一個高效率的團隊呢?
營造互信的氛圍需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考慮。在橫向方面,團隊成員之間可以通過加強溝通、增進了解、相互支持對方的正確觀點等來建立彼此間的信任。在縱向方面,作為機構負責人,除了可以使用上述方法來增進與核心成員之間的信任外,授權也是建立與下屬之間信任關系的有效方式。
從機構負責人方面來說,有效授權一方面能夠讓團隊成員得到鍛煉的機會,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的領導能力;另一方面,能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注于戰略決策等重大事情上來。這兩個方面都是直接關系到機構負責人長期發展的大事。從團隊成員方面來說,獲得授權能讓他們確實感受到領導對自己的信任,能夠進一步激發靈感和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質量。授權需要講究一些方法,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僅達不到增進信任的目的,反而會引出不必要的誤會。
授權時要有明確的、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如果目標不明確或沒有挑戰性,不僅起不到對團隊成員的激勵作用,不能讓團隊成員感受到被充分的信任,而且還會使他們無所適從,甚至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同時千萬不要重復授權,授權時也千萬不能猶豫不決、反復無常,否則會摧毀團隊之間的信任關系。
隨著領導學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領導實踐的深入研究,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歸納出諸多領導方式與領導風格。例如,丹尼爾。戈爾曼以全球2萬個職業經理人數據庫為樣本,總結了當今全球企業普遍存在的6種領導方式,即強制型領導、權威型領導、聯盟型領導、民主型領導、帶頭型領導和教練型領導。
就領導方式和領導風格本身而言,并無好壞之分。作為機構負責人,若能夠了解這些不同的領導方式和領導風格的優點與不足,將有助于形成自己獨有的領導方式與領導風格,進而可以影響員工潛力的發揮,影響整個機構的績效。從國內外眾多領導者的實踐來看,成功的機構負責人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運用各種領導方式去指導員工、教育員工、激勵員工,并在各種方式之間自由地進行轉換,以充分發揮卓越的領導力。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應根據機構發展的不同階段、規模管理員工,隨時調整自己的領導風格和方法。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說:“當我的員工有l00名時,我要站在員工最前面指揮部屬;當員工增加到1000人時,我必須站在員工的中間,懇求員工鼎力相助;當員工達萬人時,我只要站在員工后面,心存感激即可?!?/span>
文化和領導力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兩者不可分開來理解。一方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機構文化是機構負責人的文化,他們的認可和支持是機構文化建設成功的關鍵。因此,負責人要有獨特的能力來創造、融合、管理文化。另一方面,機構文化的形成,機構價值觀得到成員的廣泛認同,使機構中的每一位成員產生使命感,又會進一步提升機構的領導力。
機構文化集中體現了機構的整體精神、共同價值標準、追求發展的文化素質,決定著機構的執行能力,決定著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塑造績效導向的機構文化,對進一步提升機構整體素質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01
調整機構機制,鼓勵和支持想要培養的機構文化
許多機構經常犯的錯誤是,在解釋機構文化時一個樣,等到實際對待員工時又是另一個樣,這種文化脫節體現在團隊架構設置、監管和獎勵的方式上,或者選擇和培訓招聘對象的做法中。員工很快就會發現文化脫節,而那些不希望按照新的文化規范操作的人會利用這種現象逃避,這將導致機構文化形同虛設。
02
將機構文化融入決策標準
文化不是可以隨意拼接的實踐。光寫在墻上和嘴里喊幾句口號是不能實現文化構建的。其關鍵在于業務目標,并且必須體現在業務決策中。如果沒有,那么這樣的文化就不能令人信服。而成功的機構會在日常業務工作中將文化因素納入戰略和運營決策。
03
激活機構文化在機構內的影響力
機構需要團隊內有影響力的人參與到文化構建的項目中來,并對他們進行放權,讓他們成為文化執行的代表。同時提醒機構負責人,確保他的行動能夠傳遞出正確的信號。一旦員工開始看到他們的領導者和具有影響力的其他員工參與執行,再加上通過正式機制對文化執行的解讀,他們就會開始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順應標準。這種變化會在機構內部以幾何級數的速度擴散開來。到那個時候,對機構文化的構建才算真正到位。
總的來說,基層機構要提高團隊領導力,機構負責人必須具備勝任管理職位的工作能力,必須培育履行職權的人格魅力,必須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通過正確履行職權和人格影響,吸引員工主動跟隨效仿,有效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帶動下屬完成機構和總公司分派的各項工作目標,推動機構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