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支普通的低壓驗電筆,可隨身攜帶,只要掌握驗電筆的原理,結合熟知的電工原理,靈活運用技巧其實有很多,下面電工之家就一起來學習一下“低壓驗電筆”的巧用方法口訣,低壓驗電筆是電工常用的一種輔助安全用具。用于檢查500V以下導體或各種用電設備的外殼是否帶電。
判斷直流電正負極口訣:
電筆判斷正負極,觀察氖管要心細,
前端明亮是負極,后端明亮為正極。
說明:氖管的前端指驗電筆筆尖一端,氖管后端指手握的一端,前端明亮為負極,反之為正極。測試時要注意:電源電壓為110V及以上;若人與大地絕緣,一只手摸電源任一極,另一只手持測民筆,電筆金屬頭觸及被測電源另一極,氖管前端極發亮,所測觸的電源是負極;若是氖管的后端極發亮,所測觸的電源是正極,這是根據直流單向流動和電子由負極向正極流動的原理。
判斷同相與異相口訣
判斷兩線相同異,兩手各持一支筆,
兩腳與地相絕緣,兩筆各觸一要線,
用眼觀看一支筆,不亮同相亮為異。
說明:此項測試時,切記兩腳與地必須絕緣。因為我國大部分是380/220V供電,且變壓器普遍采用中性點直接接地,所以做測試時,人體與大地之間一定要絕緣,避免構成回路,以免誤判斷;測試時,兩筆亮與不亮顯示一樣,故只看一支則可。
判斷交流電與直流電口訣:
電筆判斷交直流,交流明亮直流暗,
交流氖管通身亮,直流氖管亮一端。
說明:首先告知讀者一點,使用低壓驗電筆之前,必須在已確認的帶電體上驗測;在未確認驗電筆正常之前,不得使用。判別交、直流電時,最好在“兩電”之間作比較,這樣就很明顯。測交流電時氖管兩端同時發亮,測直流電時氖管里只有一端極發亮。
判斷380/220V三相三線制供電線路相線接地故障口訣
星形接法三相線,電筆觸及兩根亮,
剩余一根亮度弱,該相導線已接地,
若是幾乎不見亮,金屬接地的故障。
說明:電力變壓器的二次側一般都接成Y形,在中性點不接地的三相三線制系統中,用驗電筆觸及三根相線時,有兩根比通常稍亮,而另一根上的亮度要弱一些,則表示這根亮度弱的相線有接地現象,但還不太嚴重;如果兩根很亮,而剩余一根幾乎看不見亮,則是這根相線有金屬接地故障。
判斷直流電源有無接地,正負極接地的區別口訣
變電所直流系數,電筆觸及不發亮,
若亮靠近筆尖端,正極有接地故障,
若亮靠近手指端,接地故障在負極。
說明:發電廠和變電所的直流系數,是對地絕緣的,人站在地上,用驗電筆去觸及正極或負極,氖管是不應當發亮的,如果發亮,則說明直流系統有接地現象;如果發亮在靠近筆尖的一端,則是正極接地;如果發亮在靠近手指的一端,則是負極接地。
高低壓驗電筆的使用方法
使用低壓驗電筆的安全注意事項
使用電筆來驗電,防止觸電保安全。
手觸筆尾金屬點,千萬別挨接電端。
筆身破裂莫使用,電阻不可隨意換。
保持干燥常清潔,不可接觸高壓電。
說明:
低壓驗電筆只適用于檢驗500V以下的低壓電,所以絕對不可用它去接觸高壓,否則將很危險。在使用低壓驗電筆檢驗某部位是否有電時,手應接觸筆尾的金屬點,千萬不要去接觸前端與電路相接觸的金屬部分,如圖1c所示。若筆身出現了裂紋,其絕緣性能將降低,不可再使用。若筆中的電阻丟失,不可隨意用另一個其他的電阻更換,否則有可能因阻值小而加大通過使用者身體的電流(低壓驗電筆的電阻一般在1~2MΩ之間),造成傷害。要經常保持筆身的清潔和干燥,目的是防止其外皮污染后降低絕緣性能,另外,為了確保安全,握筆的手應保持干燥。
低壓驗電筆的結構和手拿方法
用低壓驗電筆區分交流電同相或異相的方法
兩筆尾端用線連,手拿筆的絕緣桿。
筆尖各觸一條線,兩筆都亮是異相。
若是不亮同相連。
說明:
當人站在地上,用低壓驗電筆接觸交流電源的相線時,驗電筆的氖泡之所以能發亮,是因為在相線與大地之間存在著較高的電壓(例如220V),通過驗電筆的電阻和人體電阻(一般為幾十kΩ)兩部分降壓后,加載氖泡兩端的電壓足以使其發光。之所以人手拿驗電筆驗電時沒有通電的感覺,是因為加在人手到腳底的電壓較低,一般只有10V左右,電流很小(不足1mA),所以沒有感覺(通過人體的電流,直流15mA、交流20mA以上時,將有明顯感覺,并具有一定的危險)。
用導線將兩只驗電筆手觸極連起來。兩只手各握一只驗電筆(要注意握筆的絕緣部位),當兩支筆同時接觸兩根帶電導線時,若這兩根導線屬于同一相,則電位相等,即沒有電壓,所以即使有通路也不會有電流,所以驗電筆不會發光,即口訣中所說的“若是不亮同相連”。若這兩根導線各屬一相(即異相),則電位不相等,存在一定的電壓(例如380V),所以在兩支驗電筆和串聯的通路中會有電流通過,使兩支驗電筆將同時發光,即口訣中所說的“兩筆都亮是異相”。上述方法和現象如圖所示。
用低壓驗電筆區分交流電同相或異相的方法
用低壓驗電筆區分交直流和判斷直流電正負極的方法
電筆能分交直流,亮為交流暗直流。
交流兩極全都亮,直流亮點在一頭。
檢測直流可分極,要看亮點在哪里。
前端亮者極為正,后端亮者為負極。
說明:
下述操作方法和現象如圖所示。
用低壓驗電筆區分交直流和判斷直流電的正負極
(1)檢驗直流電路是否帶電的方法
用普通低壓驗電筆檢驗直流電路是否帶電時,一般要將驗電筆兩端各與電路的正負極直接相接或間接相接(可通過一段絕緣導線,端接驗電筆手接觸電極,另一端接另一條電源線)。在某些直流電路中,若將驗電筆的手握端直接或通過一定的電阻接地,在電路帶一定數值的電壓下,驗電筆的氖泡也可發光。
應當指出的是,在用導線去接觸另一條電源線之前,應用檢驗交流電的方法檢驗該線是否帶電(指交流電),以防止誤將交流電的相線當成直流電源線而造成嚴重的觸點事故。
(2)口訣的解釋
用低壓驗電筆檢驗電路有無電時,若有兩個電源端,一個是交流電的相線,另一個是直流電的任一極性的線端,則驗電筆接觸交流電時的亮度要比接觸直流電時亮一些。應注意的是,兩者的電壓應基本相同并且在100V以上。另外,接觸交流電時,驗電筆氖泡的發光部位在其兩個電極的正中央;而接觸直流電時,驗電筆氖泡的發光部位將靠近其兩個電極之中的一個電極,并且靠近后端(手握端)的電極時,接觸的是負極,靠近前端(接觸帶電體的一端)的電極時,接觸的是正極。這也是區分交流電和直流電的一個方法。這就是口訣前4句“電筆能分交直流,亮為交流暗直流。交流兩極全都亮,直流亮點在一頭”所表達的意思。
在這里應當特別說明的是,檢驗交流電時,檢驗人員站在地面上就可以,這是由于在常用的交流輸電線路中,大地是與三相四線之中的中性線(零線)相通的,所以其相線與大地之間存在一定的電位差(即相電壓,例如220V)。而在直流供電系統中,其兩條輸電線(正極線和負極線)一般是不接地的,所以它們與大地之間不存在電位差,即沒有電壓。因此,用檢驗交流電的方法不一定能檢驗其是否帶電,這就引出了一個用普通低壓驗電筆怎樣檢驗直流電路帶電的問題。
驗電筆接交流電和接直流電發光的原因和區別
(1)驗電筆中氖泡的結構和發光原理
氖泡的結構如上圖所示的圖形,其外殼由一段透明的塑料管或玻璃管和與管內兩個電極相連的金屬端部密封組成,管內充滿由氖氣和少量(1%左右)氬氣(氖氣和氬氣均為惰性氣體),兩個電極由金屬鎢為基體,外層涂金屬銫(啟輝電壓較低,在交流50V左右)或稀土金屬元素(啟輝電壓較高,在交流80V左右)。當兩個電極之間存在電位差(即電壓)并且達到其啟輝值時,兩個電極之間的氣體則會被“擊穿”,即有電子從一個電極射向另一個電極,接受電子的電極在電子的“沖擊”下,產生較高的溫度并使其周圍的氣體電離發光。電壓越高,發光越強烈。另外,管內氣體壓力的大小也與最小啟輝電壓和發光強弱有關,壓力越大,最小啟輝電壓越低、發光越強。
(2)接交流電和接直流電發光的區別
接觸交流電時,兩電極之間的電子流流動方向是隨著電壓方向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所以兩個電極將輪流發射電子和接收電子,由于變換速度較快,所以我們看到兩個電極接觸部位的周圍都在發光。
但在接觸直流電時,由于電壓方向不變,電流方向也就不會變化。兩個電極之間的電子流動方向為負極到正極,所以始終只有一個電極周圍的氣體發光,即與正極端接觸的電極發光。也就是說,當驗電筆的前端(與電路接觸的一端)與直流電路的正極接觸時,氖泡靠近該端的電極發亮;當驗電筆的前端與直流電路的負極接觸時,氖泡遠離該端的電極(即與人手接觸的一端,稱其為后端)發亮。這就是口訣中所說的“檢測直流可分極,要看亮點在哪里。前端亮者極為正,后端亮者為負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