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供應商,就上生意匯APP
專業尋源工具
三分鐘建微官網,在線驗廠
本文是姜巖教授參加師董會活動的現場訪談實錄。由深圳微訪談整理。
姜巖教授簡介
偉大的企業都需要“引狼入室”!---姜巖 教授
(小編補充:此處的狼特指狼性人才。)
1
究竟什么是“以奮斗者為本”
的人力資源體系?
姜巖:華為早期:靠營銷,中期:靠研發,現在:靠管理,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資源,我自己總結:用好身邊的人,做好利益分配,把你的下級用好,把你的平級用好,把你的上級用好,把公司內的人用好,把公司外的人用好,用好身邊的人,后六個字是什么呢?做好利益分配。
所以人力資源最核心的價值是這12個字:用好身邊的人,做好利益分配。
2
如何塑造“以奮斗者為本”
的干部管理文化?
姜巖:干部管理培訓體系首先要有傾斜和導向。我們說火車跑得快,全靠火車頭帶,首先要給火車頭加滿油,讓貢獻決定回報作為公司的價值導向。
管理的管字,上面是竹子頭,就像一根毛竹,削的尖尖的,你工作沒做好,挫一下,工作沒做好,再挫一下。毛竹下面是什么?是官,是你的上級,你的領導,在你工作沒做好的時候,用到毛竹挫一下,這叫管理。
其實我們還有一個詞叫治理,治理的治左邊是三點水,上善若水,右邊是個臺,要抬一下。什么時候用治理?比如一個員工在簽了一個很大的單,他跟老板說我這個單我跟了一年了,今天終于我簽了5000萬,簽了!這時候老板應該做什么?他應該親自下樓給員工開車門,然后說一聲“你辛苦了”。
用毛竹挫一下在管理學上叫X理論,老板給員工開車門說“你辛苦了”在管理學里面叫Y理論,什么時候用X理論,什么時候用Y管理,這是管理的藝術。
3
如何為企業培養和管理
一批能打勝仗的將領?
姜巖:首先要有一整套的選拔和培養機制。干部的之字型成長,也就是你在總部干一段時間,還得到海外去一下再回來。關鍵崗位的AB制角色,干部的任命的考核是要以能不能多打糧食,或者能不能提高效率為標準。
管理的核心就是將個人能力提升為組織能力,將個人績效提升為組織績效。
用最優秀的人來培養更優秀的人,用優秀批量的優秀團隊的集體奮斗,來達到公司創始人所不能及的高度!
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就是說用已經成功的一些管理層去培訓一些新來的管理儲備生。
4
華為干部和后備干部培養體系、
干部任命與考察機制是什么?
姜巖:首先要有一套完整的體系,要有推薦權,決策權和否決權,三權分立,這樣就保證了選拔的干部比較公正,而不會因為某一個人對某個領導關系特別好,可以提上去,要有完整的任職資格體系,過一兩年都要重新評一下,任職資格體系,什么崗位需要什么什么樣的能力,在華為是每個兩年都要評一次。
在選人、育人、用人、留人和放人要有一整套的體系建設。首先選人要選對人,選錯人,你再培養是沒用的,人才是選出來的,而不是培養出來的。
首先選人,然后再把他培養,然后怎么去用?用人以后再怎么留人,最后那就要有策略地放人,放出去,還可以做合作伙伴,要有這完整的一整套的體系建設,體系建設平臺建設要很全。
5
如何合理地把創造的價值分配給“奮斗者”
并讓獲得分配的奮斗者繼續“長期奮斗?
姜巖:激勵是很重要的,就是能夠持續激勵奮斗者。激勵分為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也分長期激勵和短期激勵。
所以講華為做的比較好的方面:
第一是分錢,把錢分的很到位,分錢,因為它工資比一般的企業比平均水平要高,96年的時候,深圳市的企業平均水平是一千塊錢,華為已經發6000元。現在深圳市應屆畢業生可能是五六千元,華為是一萬以上,
第二是分權,像華為的輪值董事長是分權。
第三是分名,這三個如果一般的企業做不到,還有些企業的辦法是分辦公室,把最大的辦公室分給空降的高管,老板自己坐小辦公室,讓他有一種榮譽感。
那么對于公司,工資是給能力,有多少能力拿多少工資,獎金是給貢獻,你多大貢獻,給多大的獎金,股票是給價值,機會給火車頭,大家都知道華為的人均收入是60萬,網上都有數據,還有一個數據,很多人不知道,華為人均貢獻的純利潤是多少?華為每年的純利潤網上都有,去年是475億,你把它除以18萬,實際上華為的人均貢獻的純利潤是26萬,也就是86萬里面股東分的26萬都是少的,員工分的60萬才是多的,我不知道現在中國的企業有多少是這么分錢的,應該是沒有。一般是這86萬股東要分到60萬,員工分26萬,是反過來的,華為是這樣的,員工分得很多,這樣的華為才越做越大,越來越成功,越來越能夠從優秀走向卓越。以上就是我剛剛五個問題和大家的分享。
除了這五個問題以外,我再給再給大家分享一點其他的東西。這個世界上最難做的是什么事情?大家知道嗎?最難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放到別人腦袋里去。
所以我今天另外推薦大家一本書,《科學管理原理》這是1911年出版的書,一百多年前出版的,陳春花老師把這本書至少讀了三遍以上。
泰勒在1878年進入了米德維爾鋼鐵公司,他從學徒工做起,做拉長,做車間主任到做總監,最后做到總工程師,一共花了多少時間?花了五年,他業余還讀了一個機械學院的一個本科,獲得學士學位。
他這五年奠定了科學管理的理論基礎,他把管理分成六個原則:
第一個是動作標準化,
第二是環境標準化,
第三是計件工資,
第四是老板和員工的平衡,
第五是制造計劃跟執行計劃分開,
第六是例外原則。
這六個原則到一直到一百年以后的今天還是非常有用的。然后從1883年以后,他到處推行他自己創立的科學管理理論,他是科學管理理論的奠基者,在1911年他終于出版了這本劃時代的里程碑之作《科學管理原理》,從這里開始的,全世界所有管理理論都從這本書上去發展的,1914年他在紐約做他的“科學管理原理”演講,有差不多7萬人去聽講,他1915年去世,享年59歲,他的墓碑上寫著“科學管理之父”,師董會是幫助中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所以我建議大家多讀讀這本經典《科學管理原理》,所有的以后的管理書籍都是都是以這本書為基礎,所以可以說這本書是跨時代的科學管理經典。
原文題目:“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訪談錄。
生意匯商學院略有修改。
十
2018年度峰會火熱報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