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TRC 的五天四夜中,大部份時間是跟著導(dǎo)游穿行在密密的雨林深處。我們這個小組應(yīng)該是三對夫婦,其中的一對參加了第一天的活動后就撤退當(dāng)了逃兵,離開營地直接回家。因而每次活動就只有我們四個人,行程按排更為機動靈活,我們也得到了導(dǎo)游更為周到和個性化的服務(wù)。基本上每天有四次外出活動,分別在早歺前、早歺后,午后和晚上,地點多數(shù)在雨林中,有時在亞馬遜河上。
營地提供長統(tǒng)雨靴,各人找到適合的雨靴后把自己的襪子掛在靴口處作為標(biāo)記,存放在營地門口的休息處,每次出征雨林前,小組人員到這里匯合,聽取導(dǎo)游簡述后,穿上雨靴,出門幾十步,就進入雨林了。
P1.雨林深深
P2.將該種樹葉擠壓揉搓后可得血紅色汁液
P3.印第安人用這種汁液在臉上劃道道杠杠,作為部落標(biāo)識號
P4.雨林深深處,寂寞開無主
P5.朽木身旁萬物春。雨林中高速的新陳代謝可以極快地把枯木落葉分解成其它動植物的營養(yǎng)
P6.
雨林外面是陽光燦爛、赤日炎炎,雨林中卻完全是另一個世界。雨林里面幾乎暗無天日,涼快濕潤,密密層層的樹葉和藤蔓交叉覆蓋在空中,難見一絲光線照射到雨林的地面。“萬類霜天競自由”,雨林中所有的植物為了生存都在爭搶著最重要的資源-太陽光。赤道地區(qū)一年四季陽光是直射的,每天日照時間有十二小時,這些強烈的太陽輻射能的大部份被熱帶雨林吸收,有效地降低了地表溫度,這是亞馬遜熱帶雨林對我們這顆星球的最大貢獻。亞馬遜熱帶雨林應(yīng)該是地球的空調(diào)機,而不是地球之肺,認為熱帶雨林能提供大量氧氣,實際一直是大眾的一個誤區(qū)【1】。
由于只有不足 2%的陽光可照射到雨林地面,環(huán)境十分險惡,所以雨林的地面上草木稀疏,沒有太多植物能生存下來。一顆種子破土而出,面對的就是長夜漫漫,何時才有出頭之日?看似平穏寧靜的雨林,實則處處喑藏殺機,為了爭奪陽光資源,必須費盡心思各顯神通。有一種無花果樹會讓小動物把種子帶上大樹的椏杈上,種子發(fā)芽后會生出根須迅速向下伸展,與地面接觸生根后吸取水份和養(yǎng)料,同時又長出藤蔓繞著枝干向上攀升,爭取上層空間的陽光。很快這種無花果樹的向下的根會越來越粗,向上的枝蔓越來越多,直到把寄生樹活活絞死,最終在雨林中獲得生存的一席之地。說到底,這個星球上的每一個生命體,無論是什么種類,無論出生在什么地方,能夠存活下來都是非常不易,所以千萬要珍惜每一個生命。
熱帶雨林資源的限制,導(dǎo)致生物種群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為了生存,生物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以特殊的技能獲取資源,變換體型和外貎?nèi)ミm應(yīng)環(huán)境,這大概就是為什么熱帶雨林成為了地球上生物物種的聚寶盆。據(jù)了解,亞馬遜盆地——從巴西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沿岸的面積達670萬平方公里的地區(qū)——生活著全世界已知10%的物種。西亞馬遜包括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的部分區(qū)域以及巴西西北部地區(qū),是世界上植物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qū)。近年來,又有一種新的理論對上述觀點提出挑戰(zhàn),新的觀點認為: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熱帶雨林可能提供了當(dāng)時全球諸多生物種群的避難所,這眾多物種擁擠到資源有限的熱帶雨林里,展開極為激烈的生存竟?fàn)帲杏烁鼮樨S富多樣的生物種群。關(guān)于熱帶雨林生物物種多樣化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2】。
熱帶雨林中植株茂盛,葉蔓勾聯(lián),看似雜亂無章,其實結(jié)構(gòu)層次分明。雨林從下向上大致可分成四層,分別是:地表草本植被層;灌木層;喬木樹冠層;和樹冠外延層(見下圖左邊)。由熱帶巨樹組成的樹冠外延層可高達七、八十米,這一層是金剛鸚鵡和南美鵰鷹的家園,而離地三十米左右的樹冠層是雨林中大多數(shù)動物活動的主舞臺,而地表草本植被層則是各類兩棲類動物、昆蟲、菌類和微生物的天下。
P7.雨林分層示意圖
![]() |
P8.
盡管 TRC 周邊雨林是眾多野生動物的天堂,但因為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生活在高高密密的喬木樹冠層里,也並非抬頭就能看見。我們的導(dǎo)游 Delford 非常機敏,真可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他的導(dǎo)引下,飛鳥走獸難以遁形,讓我們得以一觀尊容。我真有些遲鈍,有時實在難以分辨,他會接過我手中的相機,把焦距拉到最長,對好目標(biāo)讓我在取景框中觀察。導(dǎo)游有時還會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把它們引誘至身邊,讓我們看個仔細。導(dǎo)游的素質(zhì)基本上就決定了雨林游的成敗。我們的導(dǎo)游生在雨林中,又受過正規(guī)教育,畢業(yè)于 Puerto Maldonado 大學(xué)的旅游管理系,具有豐富的生物學(xué)和自然地理知識,英語聽寫一點問題也沒有,是一部活的雨林萬寶全書,他有問必答,好像從未被難倒過。跟隨導(dǎo)游在雨林中晃游了幾天后,我也摸到了一些門道,竟然也能“先敵發(fā)現(xiàn)目標(biāo)”,其關(guān)鍵是把雨林中枝葉的隨機運動的圖象存貯在腦中,在行進中把觀察到的圖像與這些模式不斷地作對比,然后把視線聚焦到異動處,十有八九可以有所收獲,如能再加上聲音模式的識別則更佳。一個好的雨林導(dǎo)游必須是圖像、聲音模式建立和識別的行家里手。
除了昆蟲、蛙類、龜、蜥蜴等動物外,我們在雨林中見得較多也是最受眾人關(guān)注的就是各種艷麗的熱帶飛鳥和猴子。亞馬遜熱帶雨林中並無大型猛獸,即使是體型稍大一點的哺乳動物,譬如水豚(Capybara)和白唇野豬(White Lipped Peccary)等,它們也只生活在河邊,出沒在雨林的邊緣地帶,這一點與非洲森林草原非常不一樣。盡管如此,亞馬遜熱帶雨林仍是眾多生物學(xué)家和動植物愛好者的圣地,其原因無外以下幾條:1. 亞馬遜雨林是這個星球上多樣化生物種群的聚寶盆,這里仍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動植物種群有待深入觀察和研究。2.由于美洲新大陸曾經(jīng)與世界其它部分長期隔離,雨林中具有許多非常獨特奇怪的動植物種群,這對生物種群比較學(xué)和進化與環(huán)境關(guān)系的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3.亞馬遜雨林地域廣闊,又遠離歐亞人口密集區(qū),因而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涉破壞最小,雨林中的生物種群基本上還保持著原始生態(tài),對它們的生活狀態(tài)和行為準(zhǔn)則的觀察是生物學(xué)研究的基礎(chǔ)。
可是今天這片動植物的樂園卻在急劇地縮小(每秒約有一個足球場面積的雨林被毀滅),如果不能有效地阻止這種環(huán)境破壞,估計還有四十年,這片真正的自然雨林會消失殆盡!請注意我這里的用詞,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消失的是真正的天然的雨林,但人工修建的假雨林一定會有,可能更大更好看。就像今天的人們照樣吃著河蟹、刀魚、鰣魚,但那是真正的中華絨螯蟹嗎?那還是真正的長江野生的刀魚和鰣魚嗎?對不起,去做夢吧!所以勸諸君,真要去雨林,事不宜遲。
我們?nèi)祟惪傋砸詾槭亲盥斆鞯奈锓N,卻一意孤行非要毀去那片曾經(jīng)有恩于我們的樂土。今天我們享用的食品種類的80%的原產(chǎn)地來自這片雨林,其中就包括了咖啡、巧克力、蕃茄、洋山芋、香蕉、黒胡椒、菠蘿和玉米。亞馬遜雨林只占了6%的地球表面,卻是全球一半以上的動植物品種賴以生存的家園。現(xiàn)代藥材的25%原產(chǎn)地就在這片雨林中。但今天當(dāng)?shù)厝藚s把七、八十米高的巨樹砍倒,僅為了換得三十美元!我們真的很聰明嗎?我們真是萬物之靈嗎?
我們跟著導(dǎo)游日夜行進在雨林之中,每天有三、四次,每次都有驚喜。看似同樣的項目,但行走的路線、時間各不相同,每次觀察研究的重點也不一樣。雨林深處和雨林在河堤邊緣地帶就不一樣,而河心島上的雨林更與上述兩處完全不同。此行結(jié)束前夜,用過晚歺后,導(dǎo)游和我們四個人圍坐在一張小桌上,把幾天來見到過的各種動物都列出來寫在紙上,竟然在筆記本上寫了整整四頁!收獲真是不小。當(dāng)然這份成績主要歸功于我們的導(dǎo)游,但中間也有我們游客的貢獻,我們沒有功勞至少也有苦勞,白天黑夜跟著導(dǎo)游一腳水一腳泥,不怕蚊子不怕雨,最終才得以交出了一份優(yōu)秀的成績單。
P10.Blue Trogon (咬鵑的一種)
P11.
P12.Blue-Throated Piping-Guan
P13.Blue-Throated Piping-Guan 也要啄食粘土
P14.白唇野豬,南美新大陸特有物種
P15..Black-Fronted Nunbird
P16.Paca
P17.毒蛙
P18.一對恩愛的 Hoatzin (麝雉)
P19.
熱帶雨林行是旅游,但更是開眼界長見識的學(xué)習(xí)之旅,亞馬遜雨林是最佳的熱帶生物的現(xiàn)場教學(xué)課堂和實驗室。我真后悔,如果時光真能夠倒流,我們一定會帶著我的女兒一起來。我的女兒從小喜愛生物,記得她在高中第一年修了生物AP課程,按老師佈置必須收集動物標(biāo)本。我倆陪著她在我家附近的小丘上找蝴蝶和昆蟲,驕陽當(dāng)空,遍地枯草,南加州的土地上能找得到什么好標(biāo)本。看著女兒一臉的沮喪,我實在是非常地?zé)o奈。當(dāng)時如果能帶她一起來亞馬遜雨林,女兒會有多高興,我們一家會有多快樂!
觀察和親近動物有許多方式,層次和目標(biāo)大不相同。最簡單的是去動物園,但長期被囚禁的動物多數(shù)已經(jīng)失去了它們的天性,那是囚物而不是動物。有些動物園讓動物解放出來,把游客裝在囚車?yán)铮榔涿弧耙吧鷦游飯@”。峨眉的猴山,日本奈良的鹿群,都是游客喂養(yǎng)的動物,離真正野生動物相去甚遠。黃石公園比起前述各處高了好幾個層次,但終究游客太多,仍只是一個放大很多倍的野生動物園。要看到真正自然狀態(tài)下野生動物,一定得去人跡稀疏人類活動極少的環(huán)境中去,阿拉斯加、青藏高原都是好地方,可惜這些地方生態(tài)環(huán)境又太惡劣,動物物種不夠豐富。說到底,觀看野生動物的樂土就是兩大塊,亞馬遜河雨林和非洲熱帶稀樹大草原,從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原始性作為評判標(biāo)準(zhǔn),亞馬遜河雨林力壓群芳,絕無對手。
寫到這里,再看看手中一張張雨林動物的靚照,真是愛不釋手。雨林中光線暗,樹木高大目標(biāo)又遠,實在非常不容易對焦取景,當(dāng)然主要還是自己技藝業(yè)余,照片的質(zhì)量實在不上檔次,但俗話說:“瘌痢頭兒子自己的好”,這些照片均為我親自攝得,有些動物還是我獨自發(fā)現(xiàn)並搶拍得手,其高興和得意非同尋常,幾乎每張照片背后均有一段小故事,張張照片我都會珍藏起來,它們是我雨林行最好的見證和紀(jì)念。下面這張照片攝于最后一天的清晨。那天起早用歺后,走出營地準(zhǔn)備踏上歸途,回首再望營地,只見那兩只鸚鵡就棲息在就近的樹枝上,專注地望著我們,它們也不去歺廳搶面包,也不到各處騷擾,只是靜靜地看著我們,似乎不捨我們的離去,我也一步九回首,實在不忍就這樣分手。我用前世五百次回眸換得今生與你的一次擦肩而過,我要再用一千次回眸換得來世能在你面前駐足停留。好多天過去了,我和妻子總會常常想起雨林中這兩只乖巧的鸚鵡,不知它們搶不到面包的日子又是如何過的?亞馬遜雨林,就是一幅最迷人的圖畫,一支聽不厭的動人的山歌,一束永遠芳香的鮮花,它也是一首寫不完的美麗詩歌,一本讀不完的萬寶全書。
P20.山人乘舟將欲行,忽聞樹上鳥鳴聲,亞馬遜水深千尺,不及鸚鵡送我情。
【1】對亞馬遜雨林一直存在誤區(qū),很多人認為亞馬遜雨林通過吐故納新,提供大量氧氣,有地球之肺的美稱。熱帶氣溫高,植物光合作用生產(chǎn)氧氣和有機物多,但有機物在熱帶很快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地上有機物很薄,這一過程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熱帶雨林放出的氧氣與吸收的差不太多,總體上并無多少富余的氧氣可以提供。
【2】科學(xué)家聚焦西亞馬遜物種大爆發(fā)之謎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1/33140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