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媽媽問我:包媽,我養(yǎng)一個兒子都快瘋了,三歲的家伙皮的和猴一樣,你是如何做到每天面對兩兄弟還保持這么好狀態(tài)?”
其實,哪個男孩不是“專業(yè)坑媽”呢,人傲嬌的喬治小王子都和咱普通人家的男娃們一樣是個“熊孩子”呢。只要是男孩,就會上躥下跳把家里弄得烏煙瘴氣,時不時拆支你的限量版口紅玩玩,又或者讓他往西他偏偏往東還朝你做幾個鬼臉,媳婦都還沒娶呢,你的肺都能氣炸好幾回??傊詺猓虉?zhí),皮猴這些詞就是天生為男孩而設!
不過,親愛的媽媽們,其實恰恰因為他們是男孩,才天賜了這旺盛的活力!因為男孩身上那種使人情緒平靜的血清素,比女孩要低得多。因此,男孩天生就比女孩好沖動,喜歡冒險,更具有攻擊性。尤其過了三歲,這些性格特征會表現(xiàn)的更加明顯,所以與其當你還苦口婆心的追著他們苦苦哭求:“這不可以,那不行的”的時候,不妨大膽的丟給孩他爸管吧。別猶豫,種種科學驗證:養(yǎng)男孩,三歲之后媽媽要“退位”!
● ● ●
三歲是個分水嶺
為什么很多書上都說三歲之后的男孩要交由爸爸帶。很簡單,要想一個男孩成為男人,3—6歲是關(guān)鍵期。
3歲前,無論男孩女孩,首先需要依賴的就是媽媽。在這段時間,我們可以無條件的去親密自己的孩子。一旦進入3歲,孩子有了性別意識,會越來越渴望與異性父母親密,在約5歲的時候,這一愿望達到頂峰。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論,3—6歲是“俄狄浦斯期”。通俗的說法就是,男孩會出現(xiàn)戀母傾向。
如果此時家長有意無意順應了孩子這一想法,兒子與媽媽保持了無比親密的關(guān)系并且媽媽一再和兒子強調(diào):自己愛他勝過愛孩子爸爸。那么,孩子就會發(fā)展出“俄狄浦斯情結(jié)”,一方面,過于依賴媽媽,另一方面,對爸爸敬而遠之。長期以往,這樣的男孩表現(xiàn)的比較“娘”,性格軟糯、猶豫,缺乏明確的判斷力和執(zhí)行力。
所以,這時候,爸爸的介入,不光是角色,還有教育引導、陪伴傾聽,這是唯一能夠幫助孩子脫離媽媽,走向獨立的因素。
● ● ●
爸爸帶男孩優(yōu)勢更大
有些媽媽會抱怨:我真的受不了男人帶孩子,給孩子衣服亂搭,完全鄉(xiāng)村style風;早餐路邊隨便解決,衛(wèi)生營養(yǎng)保障呢;出門一趟全身臟兮兮,完全受不了啊!親愛的,這些我都懂!但是!爸爸的作用真的很!重!要!正因為男人和女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也意味著爸爸有很多媽媽自身不具備的行為優(yōu)點,帶給孩子的會是一筆看不見的心靈財富。
科學證明:爸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這是因為男性在很多領(lǐng)域的知識層面高于女性,尤其是歷史、地理、哲學。在媽媽和兒子講童話故事的時候,爸爸可能和兒子聊歷史典故、英雄人物、民情風俗,因此爸爸在拓寬孩子視野、豐富孩子知識方面上略勝一籌。
雖然深知男孩天生好動,但哪怕帶兒子去個翻斗樂玩耍,媽媽也會不停的跟在后面說上一萬遍“當心!”。爸爸們盡可能采用放開的方式讓孩子盡情玩耍,甚至在看著稍有挑戰(zhàn)性的項目前,他們多半在底下給兒子打氣:加油,你可以的!他們自信自己的能力足以應對突發(fā)狀況時對孩子的保護。
男孩本來就是愛冒險的,媽媽們別用你過度的呵護磨滅了他們的勇氣,太過的保護只會抑制人體本能應急機制的反應。所以,對孩子勇敢的嘗試加以鼓勵,這些都交給爸爸們多做。
有沒有覺得會打籃球的男生更帥氣呢?嗯,這就是運動的魅力。它讓男生更陽光。
男人的運動和協(xié)調(diào)能力相對女人好一些,所以作為孩子的第一任體育老師,當爸爸帶著兒子跑步、游泳、攀巖、打球、騎車時,不僅對孩子的健康有益,而且無形中也鍛煉了孩子的意志力。
生活中,只要孩子出門,媽媽事無巨細的準備好,而爸爸由于粗枝大葉,才不會對孩子的事情包辦代替呢。多數(shù)男性帶孩子采取的是“能偷懶就偷懶”的模式,比如孩子要什么東西,爸爸會讓他們自己動手取得;吃東西,哪怕弄得滿身都是,爸爸依舊笑嘻嘻;孩子想去嘗試,爸爸不像媽媽后顧太多“碎碎念”。所以,爸爸的放手,讓孩子多了一絲“原來,我可以嘗試這么多事”的喜悅,讓孩子的“主見”受到了肯定,從而更獨立。
如果媽媽們能想到當男孩長大成人幫家里換燈泡、修電器,你可能不會在他還小的時候,把車子零件拆的粉碎時而埋怨他了。對啊,男性天生就愛探索。相比跟著媽媽掃地、擦桌子,男孩們肯定更愛用錘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東西,制作玩具。在爸爸的鼓勵下,他們能一起拆玩具裝玩具。不僅滿足好奇心,也激發(fā)男孩對新事物的研究興趣。
媽媽通常比較溫柔,也容易對事物采取妥協(xié),而爸爸一般代表威嚴、制度、禁忌、權(quán)威等。如果說母子關(guān)系讓孩子感受到溫暖、知性、從容;那么,在跟爸爸的關(guān)系里,孩子體會到的是規(guī)則、秩序、原則。爸爸教育下的男孩,多半果斷、言出必行、并且勇于擔責并解決問題。
以上這些品德習性在孩子3歲之后顯得格外重要。正所謂“三歲看老”,這個年齡的孩子開始入園了,這是他們踏入社會的第一步。孩子的性格、品德、行為方式直接影響著他們是否能很好的順應這個社會,這個時候爸爸的出現(xiàn)尤為重要。
● ● ●
媽媽請適當”退位”
現(xiàn)如今,爸爸缺席男孩的教育:一方面是由于繁忙的工作,二來也是因為家庭里媽媽的強勢,讓爸爸顯得唯唯諾諾,這其實是一種病態(tài)的親子關(guān)系。
家有男孩的媽媽們請務必記?。?span>“松手”和“放權(quán)”。男人帶孩子,不怕不靠譜,就怕不參與。
當我是男人,我的妻子無數(shù)次的說“我一點也不放心我老公帶孩子!”、“我老公根本不懂,他根本就做不好,哪怕給孩子穿衣服”......久而久之,我也真的不愿意帶了。
其實,你要認識到男孩長到三歲,尤其需要爸爸這個精神上的標桿和領(lǐng)袖。媽媽們應該高興都來不及,辛苦了三年,終于可以放個小假了。所以,讓老公心甘情愿的帶孩子,兩字:信任。
允許身上的臟亂,或許他們剛玩過一場泥巴仗。
允許他們興奮時大聲尖叫,這是作為男人的一種表達方式。
在安全掌握范圍之內(nèi),讓他們多多嘗試冒險也不錯。
收起你的碎碎念,一句“可以”勝似一切。
周末玩?zhèn)€失蹤,刻意給他們制造單獨相處的機會。
別吝嗇對老公和孩子的表揚,表揚,再表揚!
不用擔心你不在的家會翻天覆地,這個世界缺少誰地球都照樣轉(zhuǎn),更何況家里翻了天會怎樣?說不定翻了天的日子會更好玩兒!
● ● ●
精彩繼續(xù)
親愛的,你好,我是小小包麻麻,很高興能通過文字結(jié)識你。
我有兩個可愛的寶寶,我喜歡看書碼字,海淘購物,打扮孩子。我對育兒產(chǎn)品極度挑剔,偏執(zhí)地滿世界給孩子尋找最靠譜的。
帶娃之余我喜歡分享一些育兒方面的心得,有經(jīng)驗分享、產(chǎn)品評測、親子游記,當然也有心路歷程。
兩年來,不知不覺我已經(jīng)寫了300多篇文章,其中超過10萬閱讀的就有將近100篇,下面我精選了部分閱讀超過30萬的原創(chuàng)文章并分享之,妞關(guān)注后就可以直接閱讀了。
● ● ●
精選原創(chuàng)文章列表
● ● ●
下面還有一些專題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