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爆發后不久,八路軍總政治部對日軍俘虜工作作出明確指示:對于俘虜的敵軍士兵.不但不應加以殺害和侮辱,而且要加以優待,以爭取其同情,然后有計劃地派回去進行瓦解敵軍的工作。
1937年10月6日,八路軍總政治部根據平型關戰斗日軍士兵拒絕被俘的事實,再次發出指示:“對敵之俘虜應加以優待,傷兵應給以醫治.在火線堅決拒絕之敵人自應殺傷,但已被繳槍俘虜者即應多方面加以政治宜傳后,再行處理,不應因其拒絕再行加害”。
10月25日,八路軍總部發出《對日軍俘虜政策問題》的命令。其內容是:1.對于被我俘虜之日軍,不許殺掉并須優待之;2.對于自動過來者,務必確保其生命之安全;3.在火線上負傷者,應依階級友愛醫治之;4.愿歸故鄉者.應給路費。
1938年11月22日,八路軍總部鑒于“日軍士兵在作戰后失去聯絡一星期以上后歸隊者皆被槍殺”的情況,發布了關于俘虜政策的新規定:“今后凡捉到俘虜,除特種人員勸其留在我方以外,其余的不論表現如何,一律盡量優待,并發動群眾慰勞,給以很好影響,立即歡送釋放,至多不得超過3天”。
1940年八路軍總司令還發布命令,日本士兵被俘或自動來者,絕對不準傷害或侮辱。其所攜物品,除軍事上必要者外,一律不得沒收或毀壞。并須以弟兄待遇彼等。我軍如有指戰員違犯此命令者處罰之。對有違反八路軍優待日本戰俘規定的,不論有意無意,均須執行處分,從警告禁閉直到送軍事法庭。
對日軍戰俘的物質生活,我軍做了特殊優待。1941年9月,八路軍總政治部專門發布了《關于日本俘虜優待辦法的規定》,其要點是:伙食費標準比我軍官兵增加一倍;年節、紀念日,進行會餐;糧食供應機關,應盡量撥一部分白面、大米;津貼費,每人每月5元;衣、被、鞋、襪應按需優先發給。
當時,八路軍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干部戰士主要吃小米、黑豆等雜糧,有時沒有糧食只得靠野菜充饑;而對日軍戰俘盡量供應大米、白面.并想方設法弄些雞魚豬肉。在一般情況下,每天兩餐有大米、白面,有時還買些水果、白糖供給他們。就餐盡量照顧日本人的習慣,一人一份。
八路軍太岳軍區部隊在1942年抗戰最艱難歲月,平時保證日軍戰俘每天吃一餐白面、彭德懷副總司令對日軍洗澡的習慣很關照,要求各部隊積極創造條件解決日軍戰俘的洗澡問題。
歡迎訂閱愛歷史官方微信公眾號:ilishi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