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欺騙和謊言是常有的事情。但沒有人希望成為那個“被騙”的人。如何才能識破他人的謊言呢?
語言可以編造,可以虛構。但行為,動作和表情往往難以作假。從心理層面來看,當他人出現(xiàn)了下面這4種表現(xiàn),對方很有可能是在欺騙你。
1.你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被調動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的情緒上涌了以后,就會失去理智。所以別人想要去欺騙你,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調動你的情緒。
為什么很多看似弱智的“套路”,還會有很多人上當呢?仔細研究一下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是用了上面這個技巧。
2.欲望的大餅
人是欲望的傀儡,是最容易被欲望裹挾,做出一些后來看你會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有個朋友會在不知不覺中展示自己的風光面,打造自己光輝的成功人士的形象,用來給你心里暗示,在等你慢慢中毒上身的時候,他會假裝不經意的給你說一個好項目或者賺錢的事大家一起干,然后告訴你可以給你多少額度,這個額度一般人拿不到,要不是不經意間被你聽到了是不可能告訴你的。這個時候你就要千萬小心了,這一切的一切可能都是他提前設計好的,等著你上鉤的套路而已。
當你跟這個人談論做此事的細節(jié)時,他開始不斷地畫大餅而避開細節(jié)落地,這個時候請你務必小心,他正在想方設法的欺騙你。
3.總是不接你的電話,說話支支吾吾
古有飛鴿傳書,今有手機電腦。手機已經成為我們交流的必備工具。現(xiàn)代人都是手機24個小時不離身的,交流起來也是非常方便,基本不存在看不到,聽不見,沒注意的情況,所以如果一個人總是不接你的電話,偶爾接了也是支支吾吾的說不清楚,那你就要小心了。
他可能早就背著你不知道干了什么事情,不敢讓你知道,所以一定要留心,以免造成傷害。
4.總覺得莫名地不安,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要發(fā)生
這種感覺源于潛意識,是潛意識中的防御機制。這種防御機制讓你躲避危險,屬于人的本能。這不是什么“第六感”,而是確確實實你最近接觸了,或者做了某些危險的事,但你又不希望這種危險結果發(fā)生,從而采取僥幸心理進行回避,故意忽略。比如,犯罪分子犯罪后逃亡的心理,比如你身體疼痛,卻沒顧得上去醫(y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