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種地有這樣一種現象,從來不會重復只種植一種農作物。如今年地里種了瓜,來年絕對不會在同一塊地里種瓜。一定會等幾年之后才能再種,有一句話說的好,“瓜茬種瓜,種了白搭”。一定是有順序在季節間和年度間輪換不同作物或復種組合的種植方式,這被人們稱為“輪作”。
輪作的方式很常見,只要種過地對此都非常的了解。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如北方一年一熟的大豆、小麥、玉米輪流種植,這是在一年多熟條件既有年間輪作;而南方綠肥、水稻、油菜,在到小麥、水稻,這種不同的復種方式組成,也稱為復種輪作。當然這里面有著各種各樣的種植組合,這就不一一的列舉了。
早在西漢時期人們就已經意識到輪作的必要性了,北魏的《齊民要術》中就有“谷甜必須歲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等各種源于農作輪作的記載。在農村也有著各種關于輪作的俗語,“種種甘薯種種稻,產量年年高”,“麥連十年沒幾顆,棉連十年無花朵”,“輪作倒茬不用問,強如年年鋪底糞”,“谷茬種棉花,氣死兩鄰家”等等,這些是人們長期勞作過程中積累的經驗。
農作物輪作有這個許多的好處,許多農作物都有著各自的“病、蟲、草害”,如果每年都重復種植的話會通過土壤侵染,像西瓜蔓割病、蠶豆的根腐病、甜菜的褐斑病等等,并且一年比一年嚴重,通過輪作的方式就可以減少這種病菌在土壤的數量,從而減輕病害。對于危害農作物根部的線蟲的,種植不感染的農作物后,可以減少蟲卵的數量。
合理的輪作也是防除雜草的有效途徑,每種農作物生長習性不同,采用的農業措施也不一樣,秘制的谷類作為,封壟后對雜草有抑制作用,玉米、棉花中耕農作物也會起到滅早的作用。像那些寄生雜草,如小麥添加的燕麥草,黃豆地里的菟絲子,通過輪作失去了伴生農作物,就能消滅或者抑制。
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不同,地里面只種一種農作物,會導致地力下降,時間越長減產越嚴重。就如瓜類農作物,在老家里每塊地如果要種瓜的話會隔數年甚至十年。明年再種瓜基本不長,并且病蟲還會增加,因此有才有了“瓜茬種瓜,種了白搭”的說法。
農作物輪作也有著許多的講究,分為“瘦茬和肥茬”。經常老人們說,“茬口不換,豐年變歉”,許多農作物如谷類,小麥,玉米吸收的養分比較多,非常消耗地力,屬于瘦茬。這時候應該換茬種植一些,綠肥作物或者豆類,豆類農作物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素,還可以吸水利用土壤里面難溶解的磷素和鉀素,這樣的叫做肥茬,有利于增加地力。
當然現在化肥的使用,已經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類情況。
根據農作物的生長狀況和習性,也有著“冷茬和熱茬”之說,像一些遮陰的農作物如紅薯、蔬菜、水稻、瓜類等,土地被農作物遮蓋基本見曬不到太陽,土壤冷涼,并且瓷實這叫冷茬。輪作的時候應該換一些熱茬,像麥類、谷類、土洞等,這種農作物會使得土壤溫暖發萱。冷熱輪作,更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不過也有一點,有許多的農作物不能夠進行輪作,兩種農作物相互影響,這樣反而會影響產量,如“蔥韭蒜,不見面”,“豆茬不種棉,種棉收僵瓣”等等。
好的輪作方式種植,更有利于保護地力,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其中也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