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原本發生在親友、熟人之間,不會在彼此不熟悉的人員之間發生借貸關系。可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民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民間借貸關系中原本簡單的法律關系變得不再簡單,出現了以放貸為業的投資公司、高利貸經營者,借貸也不再局限于親友、熟人之間,事實認定也不再簡單,借款人就借貸事實本身的抗辯理由多樣,借貸關系在形式上或者內容上都趨于復雜化,法律關系錯綜復雜、事實認定甚至超越了一般的傳統民事案件。這也無疑導致一些善意的出借人因為借條的不規范,證據不充足導致法院無法認定,讓其“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因此,民間借款中如何寫好借條,需要注意一些法律技巧。
筆者許小軍認為,一個完整的借條應當包含以下幾項內容:
一、注意,應寫明“借條”,不是“欠條”、“收條”。
借條是借款的憑證,證明雙方的借款合同關系。欠條是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的表示尚欠某物或者某款項的憑證,一般用來證明債權債務關系;而收條是指接收人在收到財物時開具的證明,是收到財務這一事實的憑證,一般在債務人清償欠條或借條后,由債權人書寫,證明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已經終結了。許小軍還說,在司法實踐中,欠條遠比借條復雜,往往背后有交易的過程。因此,借款時應該寫借條,而不宜寫成欠條,以省去日后訴訟中解釋“欠”款原因、用途的舉證責任,更不能寫成收條,造成借款有去無回。
二、借條中要列明當事人。
借條應當寫明出借人、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千萬不能草率就寫“李總”、“老三”等用詞。
三、借條中要寫明借款金額,有約定利率的也應當寫明。
實踐中有不少債主誤解民間借款不能收取利息,所以利息只是口頭約定,而沒有明確寫入借條中。事實上,法律規定,民間借款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法律依據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6條有明確規定。《合同法》第21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四、借款的出借、還款時間一般應當寫清楚借、還款時間。
當然還款期限的明確對訴訟時效的起算至關重要。當然如果還款期限沒有約定的話,并不必然導致債主的權益不能得到保護。債主可以隨時要求其償還債務,但需要給予適當的寬限期而以。
五、借款時應當寫明借款原因、款項支付方式。
寫明借款原因及借款支付方式是為了明確出借人對其借款已經履行了義務,以避免借款人抗辯,給權利人利益的實現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六、有擔保一定要求擔保人簽字或者辦理擔保手續。
為維護借款安全,可以考慮對方提供相應的擔保。如:提供保證人、抵押或者質押。即便不提供擔保,也可以考慮有兩個無利害關系的第三人擔任見證人,在借條上簽名并寫明身份信息、聯系方式等。僅供參考(文/湖南楚章律師事務所許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