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摘錄其中三句,對于修身養性,大有裨益。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俠,指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素心,素本來是指未經染色的純白細絹,引申為純潔,也就是通常說的赤子之心。
跟朋友相處時必須抱著患難與共、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而做人要有一顆天真善良的赤子之心。
這就是古人的智慧,有義氣,懂得幫助別人,必然會收獲更多的朋友,而朋友是成功路上最好的助力。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處世,度過世間,即一個人生活在茫茫人海中的基本做人態度。張本,前提,準備。
為人處世遇事都要有退讓一步的態度才算高明,因為退一步就是為日后的進一步做好準備。而待人接物以抱著寬厚態度為最快樂,因為給人家方便實際上是日后給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礎。
“處世不必邀功,大公俱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邀,求取。與人,幫助別人,施恩與人。感德,感恩別人的恩德。
人生在世不必想方設法去強取功勞,其實做任何事情處于公心就算是有功勞;救助他人不求別人感恩戴德,只要對方不怨恨自己就算是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