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2017年4月4日(星期二),農歷2017年三月初八,即為清明時。
清明時期大地逐漸清氣上升,同時也是人體陽氣升發的難得時段。此時體內肝氣隨著春日逐漸加深,而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黃帝內經》有云:“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故此期內不宜過多補肝,而應以調理脾胃兼顧肺腎、調和陰陽、扶助正氣為養生重點。
清明節氣灸肝氣愈盛而護脾胃清明節氣灸節氣灸:是根據二十四節氣,選擇與各節氣對人體臟腑功能有影響的腧穴進行艾灸,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根據節氣的不同,對應治療和預防的疾病也不同,節氣灸最好能在節氣當天或前后15天內進行艾灸
從立春開始,人體內的肝氣會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中醫認為肝屬木,木生火,火為心,在此節氣中心臟會過于旺盛,所以這一階段也是高血壓的易發期。其次,旺木更易克土,土屬脾,所以還要保護好我們的后天之本——脾胃。
清明艾灸最佳穴位——
至陽穴: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間,在第二掌骨的中點,橈側邊緣邊。也可以用另一只手的每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
關元穴:臍下三寸處(四指橫放即為3寸)
清明之時,艾灸神闕、關元、氣海、涌泉可以預防高血壓。建議艾灸儀和腳灸儀一同使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