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其脾胃之氣常不足,若后天失養,飲食內傷,則造成食積內阻,化熱生痰,上蒸于肺,引起食積咳嗽。
此種咳嗽屬肺胃同病,用抗生素及一般宣肺止咳藥療效欠佳,宜消食止咳并治,健脾消食除積為本,化痰止咳為標,積消咳止,再調理脾胃,恢復脾胃功能,并注意飲食調節,預后較好。
食積咳嗽一般起病緩,病程長,正如《素問·咳論篇》所說:“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之狀,咳而腹滿,不欲飲食,此皆聚于胃,關于肺。
肺病治脾胃,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治病求本的原則。食積咳嗽常伴有伴有的食積化熱癥狀,以脘腹脹滿甚或疼痛拒按、不思飲食、噯腐酸臭、口臭、手足心熱、夜寐不安、大便干結或便秘、舌質偏紅、苔厚膩、脈滑數多見。
因肺與大腸相表里,大腸為傳導之官,屬六腑之一,“六腑以通為用,以降為順”,大便下傳,腑氣通降,有利于肺氣的肅降。下面說幾種食積期間的小兒推拿調理穴位。
補脾經
部位:拇指橈側,赤白肉際處,由指尖到指根
具體操作:從指尖推向指根
功效:熱性,能健脾胃,補氣血
適用范圍:消化不良、泄瀉、疳積、痢疾、驚厥、腹脹、便秘、咳喘等
順時針摩腹
部位:整個腹部
具體操作:術者用手掌在腹部體表做順時針環旋撫摸
功效:消食導滯通便
適用范圍:用于便秘、腹脹、厭食等
清大腸
部位:食指橈側緣,食指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線
具體操作:暴露食指橈側緣,然后用另一手指面或橈側緣著力穴位上進行直推
功效:清熱利濕通便
適用范圍:便秘、腹瀉、腹痛、腹脹、食積等癥
逆運內八卦
部位:以掌心內勞宮為圓心,掌面1/3交界處為半徑大小的圓圈
具體操作:逆時針方向,周而復始,旋轉摩擦
功效:對嚴重咳喘兒才用逆八卦,寬胸豁痰、降氣平喘
適用范圍:一切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疾病
清肺經
部位:無名指指面,指根至指尖
具體操作:無名指掌面,由指根至指尖
功效:泄熱解表,止咳化痰
適用范圍:用于一切外感證、咳嗽痰多、便秘、小便不利等
小橫紋
部位:食指至小指連掌橫紋處
具體操作:托小兒四指,掌心向上,用拇指側緣在其食指根至小指很間橫向往來搓擦
功效:調理臟腑、疏通氣機
適用范圍:疳積、瘦弱、腹脹、不思飲食、腳軟、氣促、咳痰等
揉肺俞
部位:沿背部脊柱中線左右旁開1.5寸處對稱分布
具體操作:對揉兩側肺腧,用雙手拇指指尖作揉法,右手順時針,左手逆時針,肺腧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通宣理肺,止咳化痰,順氣定喘
適用范圍:一切呼吸系統疾病
咱們同時注重后天脾胃的調護,因此要常囑咐患兒家長給孩子多食水果蔬菜,飲食以容易消化、清淡為宜,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尤其避免吃巧克力等脂肪過高食品,以免傷肺敗胃。
此正如明代萬全所說:“調理脾胃者,醫中之王道也,節戒飲食者,卻病之良方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