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
120.【債權人能否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第三人撤銷之訴中的第三人僅局限于《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的有獨立請求權及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而且一般不包括債權人。但是,設立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目的在于,救濟第三人享有的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因生效裁判文書內容錯誤受到損害的民事權益,因此,債權人在下列情況下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
(1)該債權是法律明確給予特殊保護的債權,如《合同法》第286條規定的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海商法》第22條規定的船舶優先權;
(2)因債務人與他人的權利義務被生效裁判文書確定,導致債權人本來可以對《合同法》第74條和《企業破產法》第31條規定的債務人的行為享有撤銷權而不能行使的;
?。?)債權人有證據證明,裁判文書主文確定的債權內容部分或者全部虛假的。
債權人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還要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的其他條件。對于除此之外的其他債權,債權人原則上不得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
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民申3330號
本院經審查認為,原審裁定認定郭潤海不具備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資格并駁回其起訴,適用法律并無不當。理由如下:
原審是基于郭潤海對(2017)黔民初75號民事案件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進行審理,因此,審理的基礎是郭潤海是否具有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主體資格。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前兩款規定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規定可知,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具有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資格。首先,郭潤海不是(2017)黔民初75號案件的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2017)黔民初75號案件的訴訟標的是吳亦波等十人與吳時君、林小芳、林豐公司之間的民間借貸法律關系。郭潤海不是該法律關系主體,在該法律關系中,郭潤海不享有法律權利,也不承擔法律義務,其亦無充分證據證明吳亦波等十人與吳時君、林小芳、林豐公司之間的訴訟是惡意進行的虛假訴訟。其不是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不享有對(2017)黔民初75號民事調解案件提出獨立請求的資格。故原審裁定認定郭潤海對吳亦波等十人與吳時君、林小芳、林豐公司之間的民間借貸法律關系沒有獨立請求權,并無不當。其次,郭潤海亦不是(2017)黔民初75號案件的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貴州省湄譚縣人民法院受理了對林豐公司的破產清算申請后,林豐公司實有資產數額79499691.45元。林豐公司債權人申報債權總額約327525480.74元,遠超出了(2017)黔民初75號民事調解書中確認的吳亦波等十人對林豐公司享有的債權金額34880000元。可見吳亦波等十人作為林豐公司的眾多債權人之一,取得調解書后向法院申請林豐公司破產清算,僅能說明其欲實現該34880000元債權數額,不能看作是對郭潤海合法權益的損害。郭潤海與(2017)黔民初75號案件的訴訟標的沒有法律上的關聯性。(2017)黔民初75號案件的處理結果,也未導致郭潤海承擔法律義務或責任。郭潤海和林豐公司的其他債權人對林豐公司平等地享有債權。故原審裁定認定“雖(2017)黔民初75號案件的處理結果對郭潤海債權的實現可能會有一定影響,但這僅僅表明郭潤海與(2017)黔民初75號案件的處理結果存在事實上的利害關系,而非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故郭潤海不是(2017)黔民初75號案件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正確。因此,原審裁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認定郭潤海不享有(2017)黔民初75號案件的第三人主體資格并駁回其起訴,適用法律并無不當。
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民終362號
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是對訴訟標的有獨立請求權或者對訴訟標的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與其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第三人。本案李桂平與羅志鋪間系民間借貸法律關系,屬普通債權,2013閩民初字第107號案件系長業公司、旭興公司、林國棟與羅志鋪、羅立根、羅志忠、羅淑珠、鄭永勝之間的股權轉讓合同關系,李桂平對該案訴訟標的并無獨立請求權,該案處理結果與李桂平也并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李桂平認為被上訴人間惡意串通、逃避債務,但并未舉示證據證明。一審法院認定李桂平無權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因而駁回其起訴并無不當。
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終216號
(一)關于贛縣農商銀行是否具備提起本案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資格。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第三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據此,第三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是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起訴條件。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百九十五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是指沒有被列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當事人,且無過錯或者無明顯過錯的情形。包括:(一)不知道訴訟而未參加的;(二)申請參加未獲準許的;(三)知道訴訟,但因客觀原因無法參加的;(四)因其他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贛縣農商銀行并非江西高院17號民事案件的當事人,其在該案審理過程中于2014年6月17日向江西高院提交保全異議,明確表示請江西高院在處理該案時,保障贛縣農商銀行對案涉5559.02噸甜葉菊干葉的優先受償權,并于2014年7月16日以菊隆高科公司、謝洪瑞、孫景文、藍躍紅、張墨為被告向江西高院提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對包含江西高院17號民事案件所涉的5559.02噸甜葉菊干葉在內的甜葉菊干葉主張優先受償權,并申請追加建行贛縣支行為第三人。由此,在贛縣農商銀行已向江西高院另案提起訴訟,對江西高院17號民事案件所涉的5559.02噸甜葉菊干葉主張優先受償權,以此排除建行贛縣支行對上述甜葉菊干葉優先受償的權利要求的情形下,贛縣農商銀行未參加17號民事案件的訴訟程序并無明顯過錯,其具備提起本案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起訴條件。此外,本院在224號民事案件中并未將江西高院17號民事判決采信證據是否正確、相關物權認定是否正確、該判決應否撤銷等納入審理范圍,贛縣農商銀行在224號民事判決生效后提起本案訴訟不構成重復起訴。贛縣農商銀行主張其提出本案第三人撤銷之訴符合法律規定,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一審判決認定贛縣農商銀行不符合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條件,適用法律錯誤,本院予以糾正。
順予指出,人民法院在受理第三人撤銷之訴后發現第三人的起訴不符合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裁定駁回第三人的起訴;反之,應對第三人提起的撤銷之訴繼續審理并作出實體判決。一審判決認定贛縣農商銀行不符合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起訴條件,又判決駁回贛縣農商銀行的訴訟請求,亦屬適用法律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