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種植西瓜時,常常會遇到西瓜雄花無粉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西瓜的品質和產量。西瓜雄花無粉主要表現為雄花發育不良,花小且畸形,在雄花開放時花粉很少,甚至一點也沒有,造成授粉難度大,坐果率下降,畸形瓜率上升。那么,西瓜雄花無粉是什么原因呢?西瓜雄花無粉該如何防治處理呢?
1、水肥原因
在西瓜開花坐瓜前,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可以少用肥水,以控為主。如果澆水過多或偏施氮肥,容易引起植株徒長,造成營養分配不平衡,導致花芽分化不良,引起雄花粉少或無粉現象。
防治措施:坐瓜前控制水肥,預防植株徒長。如果底肥不足,建議用800倍液嘉美紅利淋根或灌根,及時補充花期營養,促進花器官發育。
2、光照原因
在西瓜生育前期,由于溫度較低,考慮保溫,經常使用多層膜覆蓋,這樣降低了光照強度,在弱光環境條件下,花芽分化差,花粉發育不良,造成花粉少或無粉。若遇連續陰天,光照差,雄花開放時更是無粉。
防治措施:在溫度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早揭覆蓋物,增加光照強度,提高花芽分化質量,促進花粉數量。
3、根系原因
在日常管理中,由于根系受到傷害,如土壤過于干旱或在澆水時大水漫灌,造成田間積水等原因,使根系受到傷害,導致營養供應不良,引起花芽分化差,花粉發育不良而少粉或無粉。
防治措施:不要讓土壤過于干旱或田間積水,引起傷根。建議選擇沙質壤土,起壟栽培,多施底肥,涵養養分。在生長期用嘉美紅利、贏利來調理土壤,促進養分轉化和吸收,花多果多。
4、營養原因
有些中微量元素,直接參與花芽分化及花粉發育,如硼、鈣等營養元素,一旦缺乏,花芽分化受到影響,花粉發育不良。
防治措施:在現蕾前要及時補充各中微量營養元素,預防因缺素而引起花粉數量少或無粉現象。
5、溫度原因
西瓜正常生長發育適宜溫度白天為28-32攝氏度,夜間14-18攝氏度。若低于10攝氏度,植株容易受到寒害,造成花芽分化不良,引起雄花粉少或無粉現象。
防治措施:拱棚培養西瓜,在定植期間溫度還較低,故在定植后保溫工作是防治西瓜花芽分化差,雄花少粉或無粉的重要工作。
要解決花粉少的問題,首先要從棚內的實際情況入手,分析是何種原因導致了花粉的發育不良,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預防。
通過合理澆水、施足基肥、提高早春棚內溫度、開花前噴施嘉美金硼、腦白金、金點等日常管理措施,培育壯棵,創造適宜花粉發育的條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花小、花粉少的問題。
下面咱們詳細說說西瓜授粉吧!
1、坐瓜節位的選擇
正確選擇坐瓜節位,對于提高西瓜的品質和產量都有重要意義。選擇坐瓜節位的一般原則是:保護地栽培的西瓜,坐瓜節位可低些;春季露地栽培的,坐瓜節位高些;夏季西瓜,坐瓜節位可低些;早熟品種坐瓜節位低;晚熟品種坐瓜節位應高些。
適宜的留瓜節位,因品種和氣候條件而定。一般早熟品種在主蔓第12-15節留瓜為好,也就是第2雌花。中晚熟品種留瓜在主蔓第20-25節,一般為第2或第3雌花。在低溫、營養不足、光照較弱、植株生長勢較差的情況下,可適當推遲留瓜。反之,留瓜節位可提前。
2、雌花的選擇
雌花開放時子房的大小與坐果有密切關系。實踐證明,坐瓜節位的雌花子房大,茸毛多,果柄長而粗,容易坐果,并且果實大,產量高。相反,花瓣小、子房小而圓、花柄細短、茸毛稀疏的雌花不易坐果,即使坐住果,果實個頭小,品質差,產量低。
3、雄花的選擇
雄花開放時,花粉已成熟,具有授粉能力。用于授粉的雄花應選擇當天開放的、并且顏色鮮艷、花冠直徑較大。
4、確定最佳授粉時間和授粉完成時間
(1)最佳投粉時間 在晴天條件下,通常在凌晨5點左右花冠開始松動,6點左右花粉開始裂開,撒出花粉,花冠全部展開。至12點時,花冠顏色變淡,開始閉合。上午8-10時是雌花柱頭和雄花花粉生理活動最旺盛的時機,因此此時也是人工授粉的最佳時間。
(2)授粉完成時間 通常西瓜人工授粉完成時間以7d為宜,最長不超過10d。如果7-10d內授完粉,則坐果期集中,管理方便,采收期集中,并且果實大小均勻,產量高。若授粉完成時間超過10d,則坐瓜不整齊,有的瓜已長到雞蛋大小,需馬上澆水,而有的瓜剛剛坐住,生長緩慢,不宜澆水,造成管理上不方便,并且果實大小參差不齊,采收期不集中,產量也減少10%-15%。
5、人工授粉關鍵技術
西瓜常用的人工授粉方法有花對花法和毛筆蘸粉法。
(1)花對花法 授粉時,輕輕托起雌花花柄,使其露出柱頭,然后選擇當日開放的雄花,連同花柄摘下,將花瓣外翻,露出雄蕊,將花粉在坐瓜節位雌花的柱頭上輕輕涂抹,使花粉均勻地散落在柱頭上,一般1朵雄花可以授2-4朵雌花。
(2)毛筆蘸粉法 摘下當天開放的雄花,將花粉集中到一個干凈的器皿(如培養皿、碗)中混合,然后用軟毛筆或小毛刷蘸取花粉,對準雌花的柱頭,輕輕涂抹幾下,看到柱頭有明顯的黃色花粉即可。
(3)陰雨天授粉注意要點 如果西瓜開花期間明雨天氣多,影響正常的傳粉,可于雨前提前1d將雌花和雄花戴紙帽(或小塑料袋)防雨,授粉時取下紙帽(或小塑料袋)進行,授粉后雌花仍戴紙帽(或小塑料袋)防護,3d后取下紙帽(或小塑料袋)。開花授粉時遇有陣雨,雨后2h進行授粉。授粉應于3h內完成,授粉后3h內無雨,則能正常管理;3h內有小雨,應補授1次。
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授粉后都要在授粉瓜節位掛上不同顏色的紙牌進行標記。這樣不僅能確認已經授粉,防止重復授粉,而且便于確定西瓜的成熟期,做到適時采收。
6、檢查人工輔助授粉的效果
授粉后次日下午,如果雌花果柄彎曲下垂生長,子房前端開始觸地,表明授粉成功。如果雌花果柄仍然向上或仍然向前伸直,一般來說是沒有授上粉的表現。此時注意清理該植株上標記牌,重新選擇雌花進行授粉。
在開花期遇到陰雨天氣,造成花粉敗育,而雌花發育良好時,可用氯吡脲、坐果靈噴花,促進坐果。
7、實例分享
山東昌樂縣王師傅認為:想要高產,整蔓和授粉最為關鍵,因此要抓住這兩個關鍵點。
王師傅說:“可采取留2條結瓜蔓和1-2條輔蔓的辦法。結瓜蔓主要留主蔓以及主蔓基部一條健壯的側蔓。當西瓜蔓長至30-50厘米時,開始進行結瓜蔓和輔養蔓的第一次調整。高溫棚中西瓜種植密度較大,蔓葉無法在地面匍匐生長,瓜農應及時將瓜蔓吊起。另外,西瓜伸蔓期側芽的萌發能力比較強,應及早打杈。建議瓜農隨時關注植株長勢,尤其是瓜蔓超過一米以后,側芽要抓緊時間摘除,以免側芽生長消耗過多營養。整蔓時可先將主蔓圍繞莖基部一圈,讓主蔓回縮,保證第二朵雌花在合適的位置,利于授粉。”
“授粉時建議采用人工輔助授粉和噴花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授粉質量。因為西瓜花粉萌發最適宜的溫度為23-27℃,相對空氣濕度為70%-80%,因此授粉最好在晴天上午9點到10點,此時是雌花柱頭和花粉生理活動最旺盛的時候,也是人工授粉的最好時間。到中午時,花冠顏色變淡,開始閉合,花粉的活性很低,不易坐住瓜,所以菜農一定要注意授粉工作,自己完不成時可雇人授粉,切不可為省錢一直授粉到下午,否則會造成坐果質量差、畸形果多、生長慢等問題。具體做法為:選用發育良好的雄花將花粉均勻涂抹在雌花的三瓣柱頭上,操作時,手不能直接觸及果柄和子房,更不能觸及柱頭,做到不偏不漏,涂抹全面,從而減少偏頭瓜。為保證西瓜坐瓜整齊,集中采收,授粉時間應在7天之內完成。授粉后3小時內不要噴花,以免沖刷掉雌花柱頭上的花粉,使其受精不良。使用坐瓜靈噴花時,要根據棚內溫度適時調整坐瓜靈的濃度,每袋0.1%氯吡脲10克,當溫度在25℃以下時兌0.75-1公斤水;當溫度為26-30℃時兌1-1.5公斤水;30℃以上兌2公斤水(噴藥手法因人而異,噴霧量差別很大,因此適宜各個菜農的濃度也不一樣,瓜農最好提前做好實驗)。”王師傅囑咐說。
(老刀網絡編輯:張亞楠;西瓜技術交流學習請加農管家小編微信號:fmfc111)
聲明:本平臺原創內容,其他平臺或媒體轉載請注明出處。本平臺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系本平臺并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