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的中國電視劇市場最核心的變化是網絡開始搶占用戶,通過付費形成用戶群,從而形成除貼片廣告外的盈利模式,“電視劇在網絡上的售賣價格會飆升,網絡的話語權也會越來越大,電視臺之類的傳統平臺走向勢弱不可避免。”
《權力的游戲》的電視劇拍攝速度目前已經超過了原著圖書的出版速度,實現了劇作對文學的反向影響。期待有一天,國產劇也能發展出更科學、更完善的授權和售賣模式,而不是單純拍戲賣給平臺:“我們目前還是一次性打包售賣的模式,賣出后就沒人管,在版權延伸開發方面,與國外的差距真的很大。”
一般來說,美劇第一季基本不掙錢,但要憑借精良的制作在觀眾和廣告商中形成良好印象,打下口碑基礎。如果第二、第三季還能保持水準,就會吸引更多資本關注。一旦形成品牌,衍生品市場就能打開了。“能拍到八九季的美劇,一定是有巨大的利潤。比如《權利的游戲》到了第六季,單集成本可以達到2000萬美元,但帶來的商業利益更是驚人。《歡樂頌》就是想嘗試這種模式,現在來看這條路走得對。”
“《瑯琊榜2》很快就要播出了,如果效果不錯,希望能在全商業流程上向前走一步,不僅是為了賺錢。探索產業的多種可能,是我最愿意為之付出努力的事情。”也許在不遠的日子里,《瑯琊榜》的粉絲能在影院里看到《瑯琊榜》大電影,買到梅長蘇和靖王的公仔,甚至去“瑯琊主題公園”里親身體驗劇中的場景。在侯鴻亮今后的布局中,這一切皆有可能。